特朗普上任就退群,美前高官:全球看向中国,相信中国会挺身而出

袁周院长 2024-11-15 10:39:54

第29届联合国气候大会11月11日于阿塞拜疆召开,中国、美国、欧盟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引领者,随着欧盟陷入乌克兰危机分身乏术,美国对气候变化议题因特朗普胜选而兴趣度大减,中国愈渐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中枢国家。

据观察者网报道,美媒认为鉴于特朗普有退出《巴黎气候协定》的前科,特朗普上任或将再次“退群”。美国国内的政治分歧,使美方已难以扮演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引领者的角色。

美国前高级气候谈判代表乔纳森·潘兴就表示,当下全球各国均将目光看向中国,美国如果再次“退群”,相信中国将以与美国不同的方式挺身而出。乔纳森反对特朗普的应对气候变化政策,认为退出巴黎协定的后果将是美国从竞争中直接出局。

以海平面上涨、极端天气频发、水汽环流改变引起全球气候变化为特征,气候变化问题对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已构成冲击。逐步上涨的海平面对太平洋岛国构成生存威胁,已引发气候难民的产生,组织全球国家协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对主要大国而言有着两重利好。

一是,主导全球公共话语权,占据道德的制高点。美国与欧洲国家在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出资问题上,态度十分消极,在节能降碳的实际行动上更是步伐缓慢,甚至不乏开倒车的情况。但即使如此,美西方在制定所谓环保目标以及推动全球舆论上可谓十分热衷。这一反差背后,美欧国家看中的是全球治理的道德制高点,方便其以此对其他国家进行约束和打压。

二是,扩张绿色产业市场,获取实际经济利益。在中国入局并反超前,美西方在绿色产业领域居于引领地位。气候变化的政治正确与绿色产业的产能扩张之间,形成了相互促进的正循环。当下气候变化这一公共事务上,中国和美国正从同行变成分道扬镳,前者持续推进产业升级进程,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后者大步后退,试图重新拾起传统工业能源,继续发展高污染产业。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自11日起,将持续召开12天,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将就中国政策及环保成果做系列发言。11日上午,刘振民在一场边会中作主旨发言。刘振民就指出,中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同比降低35%,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据本国总发电规模的半数,中国电动汽车保有量超过全球总量的半数。

中国光伏、风电、水电的系统性规模化部署,有效巩固了中国的能源安全,相关产品的对外出口,助力巴基斯坦、沙特、巴西等国增加能源供给来源,对全球碳排放量的缩减做出了实际贡献。中国规模化的工业产能,也使得光伏、电动汽车等绿色产业逐步实现平民化普及,不再是少数西方国家垄断的奢侈品。

而在市场上竞争不过中国后,美欧针对中国绿色产业纷纷动用贸易壁垒手段,将其占据产业优势时的所兜售的那套“自由市场”理论抛之脑后。甚至连投入大量资源的气候变化“政治正确”,也正在逐渐放弃。

丁仲礼院士

当下特朗普第二任期执政团队人选陆续确定,美国环保署长一职将由共和党前众议员泽尔丁担任。泽尔丁的任务是,重新确立环境政策指标,放宽限制美国企业生产的环保监管要求,调整范围涉及石油、天然气、电力、汽车尾气等方面的排放问题,美国电动汽车产业享有的补贴预计也将会被削减。特朗普还将废除限制美国新增油气开采的规定,加大化石能源勘探和开发。特朗普的做法,同美国长期宣传的环境保护、逐步淘汰化石能源的理念背道而驰。正在中国及全球各国面前,上演真实版的“现在的美国反对过去的美国”。

最后,几年前,丁仲礼院士在接受媒体专访时就曾做出预测,称西方国家就是在放空炮,你以为它们会真的会减排吗?只有中国才会这样做,咱们可以走着瞧!如今这句话可谓是一语成谶,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2 阅读:89
评论列表

袁周院长

简介:军事专家,特约军事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