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 12 月 12 日,在央视财经频道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舞台可谓是风云汇聚,雷军与董明珠这两位商界大咖,就企业的发展模式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唇枪舌战,进而引出了那场备受瞩目的 10 亿元天价赌局。
当时,雷军信心满满地提出 “请全国人民作证,五年之内,如果我们的营业额击败格力的话,董明珠董总输我一块钱就行了”,话语间尽显对自家小米发展模式的自信,认为凭借小米的互联网模式以及当时的迅猛发展势头,在未来五年内营业额超越格力并非难事。然而,董明珠当场就霸气反击,直言 “第一,我告诉你不可能,第二,要赌就不是一块钱,我跟你赌 10 个亿”,丝毫不惧这看似悬殊的较量,展现出了对格力实力的绝对信任。雷军紧接着回应称 “我们是中国创造,你们是中国制造,所以 10 亿人民币我们必胜”,还请现场来颁奖的马云做担保。
那时的情况是,小米还未上市,全年营收在百亿元左右,尚处于快速成长的阶段;而格力作为老牌上市公司,全年营收已达 1200.43 亿元,在实体经济领域已然有着深厚的根基和强大的影响力。就这样,在众人的见证下,这场关乎 10 亿的赌约正式拉开帷幕,也让外界对后续发展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赌约发展历程自 2013 年立下赌约后,在不同阶段,雷军和董明珠对此赌约都有着不同的回应与态度,二人隔空 “较量” 不断,外界的关注与看法也随之发生着变化。
2014 年,雷军在接受央视《对话》栏目专访时,进一步表示 “再过一、两年格力就输了”,言语间对小米未来超越格力充满了笃定,当时小米的发展速度确实十分亮眼,让雷军有这样的底气去做出如此预判。而董明珠也不甘示弱,就在同一年的全国两会上,她掷地有声地宣称 “5 年后,他会输给我 10 亿元,我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坚守着格力在实体经济领域的优势地位,坚信格力的发展模式经得起时间考验。
时间来到 2015 年,这一年格力正式进军手机领域,声称要 “做最好的手机”,这一举措也被外界视为董明珠为了拓展格力业务版图,增强格力在多领域竞争力,以应对和小米赌约的一种方式。而小米这边,在 2014 年底就与美的集团签署合作协议,拟通过参与定增的方式获得美的集团 1.29% 的股权,并在 2015 年 6 月,与美的合作推出 “i 青春” 智能空调,开始逐步迈入空调领域,向格力的核心业务发起挑战。
2017 年,董明珠在上交会开幕论坛上再次提起赌局,更是放言 “明年就要见分晓了,没问题,我已经认定过了,没问题!” 那种胜券在握的气势展露无遗。
到了 2018 年,这场赌约终于迎来揭晓时刻。3 月 19 日晚间公布的财报显示,小米 2018 年全年营收为 1749 亿元人民币。格力电器虽然还未出财报,但按照此前公布的业绩预告,公司在报告期内预计实现营业总收入 2000 亿元 - 2010 亿元,即便按照格力预计的营业收入下限来看,小米也没能超过格力电器。从数据上看,这一局似乎是雷军输了。不过,董明珠也曾表示,与雷军的赌局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两者不具备可比性,因为格力是做实体经济的,而小米是做互联网的,属于轻资产。
此后,在央视《新闻 1+1》节目中,雷军表示,格力也是中国制造业的代表,祝福格力在危机面前也能够加油,能够顺利度过这次危机,还喊话 “我们共同加油,看看这五年董大姐跟我的打赌是不是还要继续?” 而董明珠这次的回应则和以往不同,她说 “我跟雷军很熟悉,也是朋友了,希望以后能够互相促进,用一种更大的,更好的优质竞争心态,同时希望通过竞争拿出更好的研究水平来,我们都是一个目的,推动社会进步,这就是我们要做的”。可以看出,随着时间推移,二人对于这场赌约,心态也逐渐从最初的针锋相对,变得更为平和与理性,更看重彼此企业间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意义了。
董明珠再回应:股民利益之问抛向雷军最新回应内容12 月 16 日,# 董明珠再回应与雷军赌约 #、# 董明珠爆小米空调专利侵权赔了 50 万# 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引起网络热议。据悉,在《珍知酌见》栏目里,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再回应与雷军的 10 亿赌约,她表示,第一个 5 年雷军输了,而第二个 5 年并没有人跟他赌,成功不成功有各自的逻辑。
而此次回应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董明珠提出的关于股民利益的犀利质问:“我有股民利益最大化,那你雷军跟我比,你给股民分了多少钱,拿了股民那么多钱,用完了,钱到哪去了?股民回报是什么?” 这一番话语可谓是直击要害,将关注点从单纯的企业营收较量延伸到了对股民利益回馈的层面上。
格力长期以来在空调领域深耕细作,凭借技术研发与品牌塑造,奠定了坚实的市场地位,也为股民带来了相对稳定的回报预期。董明珠一直强调要保障股民的利益,在她看来,企业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创造利润,更重要的是为股东创造价值,如果企业不能为股东带来实实在在的回报,那这样的企业是没有生命力的。所以她对雷军发出这样的质问,实际上也是在拷问小米的企业价值观,质疑其在盈利模式以及对股民回报方面是否做到了足够的重视,毕竟企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如何合理运用资金、平衡扩张与盈利、兼顾股民利益,是需要认真思考的关键问题。
此外,在访谈中,董明珠还透露了小米最近因为专利侵权赔了格力 50 万这一情况,这无疑也让她此次回应更显底气十足,也使得这场关于企业发展逻辑的博弈变得更加复杂且备受关注。
引发的热议董明珠的这一回应一经登上微博热搜,就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引发了大众的热烈讨论,各种不同的观点相互碰撞。
一部分网友对董明珠关注股民利益的立场表示支持,认为她站在了股民的角度去审视企业发展,展现出了作为企业领导者的责任感。毕竟股民作为企业的重要利益相关者之一,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自然期望通过企业的成长和发展获得相应回报,董明珠此举是在提醒企业不能忽视背后众多股民的期待与权益,值得称赞。而且格力一直以来坚守传统制造业的稳健发展模式,强调技术积累和品质保障,为股民创造了相对稳定的收益,对比之下,大家觉得董明珠的质问有其合理性。
然而,也有部分网友对董明珠这种 “呛声” 的方式有着不同的看法。他们觉得企业有各自不同的发展阶段和战略布局,小米作为一家典型的互联网企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市场拓展和产品研发,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暂时无法在股民回报方面做到像格力那样。而且,这样公开的质问,多少有点火药味太浓,商业竞争应该更多地聚焦在自身发展和良性互动上。
总之,这次董明珠的回应让外界对格力和小米这两家企业又有了新的审视角度,大家都在拭目以待,看后续雷军会如何回应,以及这两家行业巨头在今后的市场博弈中又将如何展现各自的智慧与策略,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商业故事。
企业实力比拼:格力与小米的多面较量营收数据对比企业的营收数据往往是衡量其发展态势与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指标,格力与小米在这方面的表现一直备受外界关注。回顾过往,在 2013 年格力全年营收已达 1200.43 亿元,那时的小米还未上市,全年营收在百亿元左右,差距较为明显。到了 2018 年,这一关键节点上,格力电器实现营业收入 1981.2 亿元,而小米当年的全年营收为 1749 亿元人民币,格力以营收优势在这一回合中领先,从数据层面看似乎雷军输了这一局。
再看后续发展,2023 年格力营收约 2039.79 亿元,而小米 2023 年营收 2700 多亿元,小米实现了反超。截至 2024 年前三季度,格力电器营收 1474.16 亿元,小米则凭借 2569.012 亿元人民币的营收,同比增长 29.9%,继续保持领先优势,预计其全年会超过 3500 亿元,而格力预计全年在 2000 亿元左右,差距进一步拉大。
从这些不同阶段的营收数据变化能看出,格力作为老牌的实体经济代表,在传统的空调等业务领域曾经有着深厚的根基和稳定的营收来源,不过近年来增长速度面临一定挑战;而小米作为互联网科技企业,发展速度较快,尤其在拓展业务版图后,营收实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展现出强大的增长潜力,二者在不同的发展路径上呈现出各异的经营状况与市场竞争力。
业务拓展情况在业务拓展方面,格力和小米都没有满足于现有的优势领域,而是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道路,力求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格力一直以来在空调领域是当之无愧的巨头,其空调产品线丰富且核心组件自供比例高,凭借着技术研发与品牌塑造,在国内乃至全球都占据着可观的市场份额。不过,格力也深知不能仅依赖单一业务,于是开始涉足其他领域。例如,格力曾高调进军手机行业,董明珠喊出要 “做最好的手机” 的口号,意图在智能手机领域分得一杯羹,虽然过程中遇到不少挑战,但也展现出格力跨界发展的决心。此外,格力还涉足芯片等高科技领域,旨在掌握核心技术,提升产业链话语权,同时也向工业制品、绿色能源等多元领域拓展,比如收购盾安环境、受让格力钛部分股权等举措,不断强化在相关产业的布局。
而小米在智能手机业务取得成功后,也加快了多元化的步伐。除手机之外,发力大家电、智能家电领域,推出了众多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产品,像小米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大家电产品的销量逐年攀升。在 2024 年,小米大家电业务收入同比增长显著,其中空调产品出货量超 330 万台,同比增长超过 40%;冰箱产品出货量超 60 万台,同比增长超过 25%;洗衣机产品出货量超 40 万台,同比增长超过 30%。同时,小米的 IoT 与生活消费品业务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平板、可穿戴设备、TWS 耳机等产品的市场表现亮眼。更值得一提的是,小米还积极进军汽车领域,首款车小米 SU7 上市后就备受关注,开售即火爆,从交付情况来看也在稳步推进产能爬坡,有望成为小米未来新的重要增长曲线。
总体而言,两家企业在多元化拓展道路上都有着各自的成果与挑战,都在努力突破自身边界,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专利纷争插曲:格力小米的 “战火” 蔓延格力的指责在格力与小米的商业竞争中,专利纷争成了备受瞩目的插曲。格力方面曾多次指出小米在专利方面存在问题,例如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做客《珍知酌见》栏目时,透露小米最近因为专利侵权赔了格力 50 万,还非常自信地强调 “我可以说格力是世界最好的空调,我们有十几万项的专利”。而且这并非个例,此前在 2024 年 6 月 18 日,格力电器收到最高人民法院出具的【(2023) 最高法知民终 1123 号】法律文书,认定小米米家电风扇 BPTS01DM 侵犯公司专利权,要求涉及侵权的米家小米电风扇不得再制造和销售,侵权人向格力电器支付 185 万元。
格力对专利问题如此重视,一方面是源于企业自身在技术研发上投入巨大,十几万项专利就是多年来坚持创新、深耕技术的成果体现,这些专利是格力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砝码,也是格力产品品质和技术实力的保障;另一方面,格力认为尊重知识产权是商业竞争中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对于小米涉嫌专利侵权的行为,格力觉得有必要站出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这也反映出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坚决态度。
小米的回应面对格力的指责,小米方面也迅速做出了回应。小米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在微博上回应称,经过再次核查,相关信息不实。第一,小米空调没有专利侵权行为;第二,小米没有因为专利侵权赔偿的情况。此前针对格力宣称小米官方旗舰店所售米家小米电风扇 BPTS01DM 侵犯专利权一事,小米公司发言人也曾发文称,经查,小米并未收到任何环境电器相关诉讼,其公关部总经理王化还转发该微博进一步证实。
从小米的回应可以看出,小米并不认可格力所提出的专利侵权说法,强调自身在产品研发和生产过程中遵循了知识产权相关规定。这背后其实也反映出两家企业在竞争态势上的各执一词,格力作为传统制造业的代表,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大量的专利储备,对新兴的小米在相关领域的发展较为敏感;而小米作为互联网科技企业,在拓展业务、进军家电等领域时,有着自己的创新模式和发展节奏,对于格力的指责自然要坚决反驳,双方都希望在这场专利纷争中维护自身的品牌形象,占据舆论和市场竞争的有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