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灯校长张桂梅,拿命办学40年,点亮山区孩子的求学路

素木侃聊体育 2024-10-27 21:40:33

张桂梅:燃灯校长的四十年山区教育路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总有一些人,他们默默无闻,却用自己的行动照亮了别人的人生。今天,我们要聊的这位主人公,她曾被误解,甚至遭受过非议,但她的坚持和奉献,最终让她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英雄。她,就是被称为“燃灯校长”的张桂梅。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用来形容张桂梅再贴切不过了。她的一生,就像那燃尽的蜡烛,照亮了山区孩子们前行的路。那么,这位“燃灯校长”是如何在四十年间,用她的办学理念改变了一代又一代山区孩子的命运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故事。

一、背景介绍

张桂梅,女,满族,中共党员,1957年6月出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原籍辽宁省岫岩县。她的一生,充满了艰辛与坎坷,但正是这些磨难,铸就了她坚韧不拔的性格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生平事迹1. 早年经历:从磨难中走出的坚韧女性

张桂梅的早年经历并不顺利。幼年丧母,让她早早地体会到了生活的残酷。青年时期,又遭遇丧父之痛,命运的打击接踵而至。然而,这些苦难并没有让她屈服。1974年,17岁的张桂梅跟随姐姐从黑龙江来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从此开始了她在这片土地上的奋斗历程。

在云南,张桂梅努力工作,从林业部门到学校担任教师。后来,她考入丽江市教育学院中文系,并与丈夫相识相爱。本以为幸福的生活就此开启,可命运却再次捉弄了她。结婚仅4年,丈夫患癌去世,这让张桂梅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她一度悲伤到难以自已,主动要求调到边远的丽江市华坪县中心学校。在华坪县,张桂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试图用忙碌来摆脱痛苦。她一口气接下了4个毕业班的政治课教学任务,教学成绩有目共睹。

2. 创办华坪女高:为山区女孩点亮希望之灯

然而,张桂梅的苦难并未停止。1997年,她被查出患有子宫肌瘤,肿瘤有五个月胎儿那么大。她痛苦至极,整整哭了一晚上。但为了学生们的中考,她强忍着疼痛,坚持到中考结束才去做手术。手术后,还来不及休息,她就再次回到学校,站上了讲台。

在华坪县教学期间,张桂梅目睹了贫困山区令人痛心的教育现状。班上的女孩们常常读着读着书就不见了踪影。经过家访,她了解到这些女孩辍学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家庭贫困,家长觉得读书浪费钱,不如让孩子早点干活挣钱;二是重男轻女思想严重,认为女孩迟早要嫁人,没必要读那么多书,甚至为了彩礼让女孩早早辍学嫁人。

一次家访途中,张桂梅看到一户人家为了3万元彩礼,要让女儿辍学嫁人。她气冲冲地要带女孩走,却被女孩的母亲以死相逼,最终只能无奈放弃。这件事让她痛心不已,也更加坚定了她创办一所免费高中,让大山里的女孩们都能读书的想法。

从2002年起,张桂梅就踏上了艰难的筹资建校之路。她利用寒暑假时间到外地筹款,却四处碰壁。她像乞丐一样满城乞讨,遭受了无数的冷眼和拒绝。为了筹集资金,她求过很多人,甚至到企业寻求帮助时还被保安放狗咬。尽管如此,她从未放弃。

2007年,张桂梅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在北京开会期间,她的故事被报道出来,引起了广泛关注。在省、市、县各级党委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捐助下,华坪女子高中终于在2008年8月建成。这是全国第一家全免费的高中,为山区女孩们点亮了希望之灯。

三、办学理念与经典语录1. 党建统领教学,革命传统立校,红色文化育人

张桂梅的办学理念独具特色,她提出了“党建统领教学,革命传统立校,红色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在华坪女高,学生的作息被控制在分秒,学习的时间被利用到极致。她带领师生唱红色歌曲、忆红色历史、塑红色课堂,将革命精神、爱国情操、红色基因融入孩子们的血液,代代相传。

2. 经典语录“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 这句话是华坪女高的校训,十分振奋人心,尤其是对大山里的姑娘们来说,改变自己的命运不再囹圄于深山,和张桂梅校长一样,不惧碾作尘,“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最好方式,我们要用知识改变命运。” 张桂梅深知教育对于山区孩子的重要性,她希望通过教育让孩子们走出大山,改变命运。“孩子们,你们要记住,读书不仅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更是为了国家的未来。” 张桂梅不仅关心孩子们的个人发展,更希望她们能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张桂梅认为教育的目的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而是要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点燃他们内心的火焰。

四、深入讲述办学过程1. 艰难的办学初期

华坪女高创办初期,面临着诸多困难。学校师资力量匮乏,教学条件艰苦,但张桂梅没有退缩。她亲自担任多个班级的教学任务,同时还负责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为了筹集资金改善学校条件,她亲自走上街头,向过往行人讲述学校的故事,用真诚与坚持感动了无数人。

2. 独特的教学方法

面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张桂梅采用了看似不自由的学习方法。她严格控制学生的作息时间,将学习时间利用到极致。虽然这种方法被有些人批评为灌输式教学法,但张桂梅认为只有这种严格的管理才能让孩子们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她的努力没有白费,华坪女高连续取得优异的高考成绩,成为贫困山区教育的一面旗帜。

3. 关爱学生,无私奉献

张桂梅不仅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更关心她们的生活和心理健康。她经常家访,了解孩子们的家庭情况,为她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对于贫困家庭的学生,她甚至自己垫钱让她们上学。在她的关爱下,许多孩子重拾了信心和希望。

4. 面对质疑与坚持

在办学过程中,张桂梅也遭受过不少质疑和批评。有人认为她的教学方法过于严格,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人认为她过于关注高考成绩,忽视了学生的素质教育。但张桂梅没有动摇,她坚信自己的教育理念是正确的。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教育的力量,改变了无数山区女孩的命运。

五、结果与评价1. 办学成果显著

经过多年的努力,华坪女高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果。学校的高考成绩稳居丽江市前茅,许多学生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更重要的是,这些女孩们通过教育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她们有的成为了教师、医生、警察等社会各行各业的佼佼者,为贫困山区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2. 个人荣誉与肯定

张桂梅的付出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誉。她先后荣获了“七一勋章”、“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等众多荣誉称号。她的事迹被媒体广泛报道,成为了人们心中的榜样。

3. 对张桂梅的评价

张桂梅是一位伟大的女性教育家。她用自己的坚韧和执着书写了一部感人至深的人生传奇。她不仅改变了无数山区女孩的命运,更通过她的坚持和付出改变了整个社会对于贫困教育的认知。她的教育理念和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里,我们需要更多像张桂梅这样无私奉献、坚守初心的人。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教育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就一定能够创造奇迹。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张桂梅用她的一生诠释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她像那燃尽的蜡烛一样照亮了山区孩子们的前行之路。她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心怀梦想、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人生。让我们向这位伟大的“燃灯校长”致敬愿她的精神永远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0 阅读:1

素木侃聊体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