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晕车

摇呀摇 2020-05-09 20:09:13

如何防治晕车

晕车会让旅途变得糟糕。晕车是晕动病的一种,有不少人在乘车时会出现晕车症状。2到12岁的孩子、孕妇、偏头痛或前庭功能障碍的患者,以及个别受某些心理因素困扰的人群特别容易晕车。晕动病由大脑所接收到矛盾信息而引起。这些信息叫做“运动信息”,通过内耳和眼睛传递至大脑。内耳感受到旋转、摇摆和移动等运动刺激,但眼睛看到身体却是静止不动的。内耳和眼睛分别向大脑传递相互矛盾的信息,从而使人产生晕眩感。

非医学手段防治晕车

佩戴穴位按摩腕带。腕带就会向腕关节掌侧两根肌腱之间的穴位施压。这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经证实能有效应对晕动病。

这类手环在药店和一些杂货店有售。

虽然坊间传闻证实压力手环能防治晕动病,但是还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

吃少量清淡食物,让肚子舒服些。小孩子吃一片梳打饼干就能感到好受些。想要预防晕动病,空着肚子可不太好。出门前先吃些清淡的食物填填肚子。在路上也可以吃点儿口味清淡的零食。

避免吃油腻的高脂食物。吃油腻的高脂食物后,更容易让人产生晕车症状,坐长途车前应该避免吃这类食物。上路前和旅途中,要避免吃太饱。

也最好别吃辛辣食物。

乘车前饮酒也会加剧恶心症状。

吃一些生姜。姜类食品和补充剂可以帮助预防晕动病症状的发生。虽然并没有充分的科学证据证实生姜的疗效,但是用生姜来治疗恶心症状可谓“历史悠久”。

可以服用生姜片或生姜胶囊。

可以饮用姜汁啤酒或姜茶。

开始服用前,要先确认生姜制剂是否会影响其他药物的药效。

调整乘车坐姿及行为

在车上坐稳。有很多小技巧可以帮助缓解晕车症状。在座位上尽量保持安静。将头后仰,靠在座位上,防止左右晃动。可以用靠垫或头枕支撑头部。固定头部,能减少发生晕车症状的可能性。

尽量坐在较靠前的座位上。

不要坐在面向车尾的座位上。

注视远方。尽量盯着某一静止的物体,这样有助于缓解晕车症状。可以远眺车窗外的地平线,也可以闭目养神。不要低头看书或玩游戏,因为这样会加重晕车症状。

打开车窗。车内空气流通有助缓解晕车症状。打开车窗,还能减少车厢异味。

流动的新鲜空气可以防止车内温度过高。

呼吸新鲜空气能让人感觉心旷神怡。

沿途不时地停车休息。路上预留充裕的时间,中途可以停车,让大家四处走走,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下车后,喝点儿凉水,随意走动走动,可以有效缓解晕车症状。

好好休息、放松心情。上车后,放松心情,别太紧张。保持镇定,不要总想着晕车的事。如果你一直担心会不会晕车,反而更容易晕车。

听音乐转移注意力。

如果能听着音乐入睡,那就恰好可以避免晕车。

医学手段防治晕车

咨询医生。如果晕车严重,医生可以帮你开些晕车药。咨询一下医生,并详细告知晕车症状。如果你经常需要乘车外出,医生可能会建议你学习一些非药物手段应对晕车的方法。

很多治疗晕车的药物都是非处方药。去医院前,可以先去药店咨询药剂师。

服用防晕动病药物。有很多种药物可以防治晕动病。这类药物为多为非处方药,具有较明显的副作用,因此不建议司机服用。对于这类药物,医生或药剂师会提出如下建议:

盐酸异丙嗪片剂在出发前2个小时服用,药效可以持续6到8小时。

不建议6岁以下儿童服用赛克利嗪。建议至少在乘车之前三十分钟服用。

茶苯海明(晕海宁)每4到8小时服用一次。

建议在乘车前一小时服用美其敏(盐酸美克洛嗪),但是不建议12岁以下儿童服用该药物。

敷东莨菪碱贴片。这类贴片主要用于防治晕动病。东莨菪碱贴片是非处方类药物,可以在药店买到,适合在坐船、乘车进行长途旅行时贴用。可以在耳后敷上东莨菪碱贴片。贴片药效可持续72小时,之后再更换贴片。

常见副作用包括嗜睡、视力模糊和晕眩等。

儿童、老年人、癫痫患者、有心脏、肝脏或肾脏病史的人群应该谨慎使用东莨菪碱贴片。

服用抗组胺药。一些人服用普通的抗组胺药就能有效治疗恶心、呕吐等症状。比起专治晕动病的药物,抗组胺药的疗效并不显著,但副作用较小。抗组胺药应在乘车前一到两小时服用。

抗组胺药会引起嗜睡,如果你只是乘客,服药后嗜睡倒是件好事。

一些抗组胺药虽然不会引起嗜睡,但不能有效治疗晕车症状。

0 阅读:4

摇呀摇

简介:好玩,好听,好看,喜欢的请关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