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印度海军在两年一度的战区级战备演习(TROPEX-25)中,以一张“五盾舰铁索相连”的宣传照引发热议。照片中,3艘“维沙卡帕特南”级和2艘“加尔各答”级导弹驱逐舰一字排开,舰体间以缆绳相连,宛如古代战役中的“铁索连舟”,被网友戏称为“印度洋上的赤壁模仿秀”。
作为印度海军规模最大的军事演练之一,TROPEX-25动员了65艘军舰、9艘潜艇及80余架战机,覆盖印度洋广阔海域。演习重点包括反潜作战、两栖登陆及电子对抗,旨在检验多军种联合作战能力。然而,五艘主力驱逐舰以物理捆绑方式“整齐列队”的画面,却让这场军演蒙上一层戏剧化色彩。
从技术角度看,现代海军编队通常依靠导航系统与通信协调保持队形,极少采用物理连接。印度此举被质疑为“摆拍优先于实战”——舰艇间距过近不仅限制机动性,若遇突发状况,解绑过程可能延误战术反应,甚至引发碰撞事故。更讽刺的是,这种操作恰与《三国演义》中曹操“铁索连船”遭火攻的典故形成微妙呼应,被军迷调侃为“主动为对手制造靶心”。
这五艘驱逐舰虽被印度称为“国产骄傲”,实则装备“万国牌”系统:以色列的ELM-2248相控阵雷达、俄制“布拉莫斯”导弹、意大利主炮、乌克兰动力装置等。这种高度依赖进口的装备结构,暴露出印度军工整合能力的短板。尽管其宣称国产化率超70%,但核心部件仍受制于人,导致维护成本高且兼容性存疑。
印度海军选择以“铁链秀”博眼球,深层动因或源于地缘战略焦虑。近年来,印度试图强化对印度洋的控制权,但面对中国海军远洋能力的提升及巴基斯坦海上力量的现代化,其传统优势地位受到挑战。通过高调展示“五盾同框”,印度意在向国内外传递“区域霸主”形象,却因操作失当反暴露训练水平与战术思维的局限。
军事专家指出,此类“花式编队”在实战中近乎自杀行为:一旦遭遇反舰导弹饱和攻击,密集排列的舰群将沦为理想目标。以中国“鹰击-12”或“东风-26”为例,其射程与突防能力足以对这类固定目标实施毁灭性打击。即便在和平时期,舰艇联动也需高度协调,任何一艘的航速或航向偏差都可能引发连锁碰撞,堪比“海上多米诺骨牌”。
印度海军对形式主义的偏爱并非首次。此前“双航母同框”“深弹齐射”等摆拍均引发争议,此次“铁链战术”则进一步凸显其“重展示、轻实战”的倾向。这种策略虽能短暂吸引舆论关注,却难掩装备自主化不足、战术体系松散等根本问题。正如网友评论:“真正的强者无需铁链,自信源于实力。”
印度海军的“赤壁模仿秀”,既是军事现代化进程中急功近利的缩影,也折射出新兴大国对国际话语权的渴求。然而,现代战争早已超越“视觉威慑”的层面,舰艇间的信息化协同与战术灵活性才是制胜关键。若印度无法摆脱“重器轻术”的思维定式,类似争议操作或将持续消耗其战略信誉,最终沦为国际防务界的反面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