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的后半生》在网上的风很大,有人看了吗?
这部剧讲的是老年人谈恋爱那些事儿。有张国立、梅婷这些演技超厉害的演员,剧情反套路,还是轻喜剧风格,

刚开播的时候收视率那叫一个高,还让大家开始讨论老年人的情感需求。
一开始还看预告挺带劲,可看着看着,剧情越来越离谱,槽点一个接一个,好多人实在忍不了,直接就不看了。
我看了好多剧评,也收集了观众反馈,发现大家主要是对这四类角色和行为有意见。

沈卓然是个退休教授,老婆静敏去世没多久,他就和年轻的护士长连亦怜住到一块儿了,甚至还在他老婆生前睡的床上和新欢亲密,这也太过分了吧!
他还在追思会上念悼亡诗,转头就开始新恋情,这不是妥妥的“表演型深情”嘛,好多观众都说他是“伪君子”。

而且啊,他谈对象跟批发似的,前脚和护士长在一块儿,接着又和女科学家处了一阵,后来工会主任也和他好上了,最后还跟那个长得特像他亡妻的乐水珊有过一段。
但每次恋爱不是因为钱,就是因为性格、现实问题分手。这换来换去的,感觉他就是想找个人填补空虚,太功利了,角色也没什么深度。

连亦怜是个护士长,一开始对沈卓然可温柔体贴了,结果没相处多久,就开始提房产过户、存款转移这些要求,一下子就暴露了她图钱的心思。

她住进沈家后,马上就换了床品,占了人家亡妻的生活空间,一点都不尊重逝者,好多人说她就跟“小三上位”似的。
她这个角色反映了老年人再婚时的财产纠纷问题,但是剧里把她完全塑造成了一个只知道图财的坏人,太片面了,大家对她的行为特别反感,觉得她破坏了家庭情感。

乐水珊因为长得像沈卓然去世的老婆静敏,就被拉去相亲。
但她也不单纯,就是想找个免费住所,还想利用沈卓然拓展自己的事业资源。
这种“替身梗”真的很让人无语,感觉是在消费亡妻的感情,而且她的动机太牵强了,根本没法让观众产生共鸣。

乐水珊是那种生活很“新潮”的人,喜欢快生活,社交也很功利,和沈卓然这个传统文人完全不是一路人。
他俩分手虽然在意料之中,但剧情里全是刻板印象,没有细腻的情感刻画,看着太尴尬了。

工会主任吕原主动搬到沈家去住,生活习惯不好,还特别强势,什么都想管着沈卓然,干涉人家社交,也不考虑沈卓然的生活习惯。
她一开始的“热心”最后变成了让人窒息的控制欲,两人矛盾越来越大,最后只能分手。

吕原这个角色体现了中老年婚恋里“控制与自由”的矛盾,但是剧里只是简单地把她刻画成一个性格有缺陷的人,没有深入讲讲她为什么会这样,
比如她独居多年可能形成了一些习惯。观众根本搞不懂她为啥要这么做,完全没法感同身受,看的时候直摇头。

这部剧为了制造冲突,把沈卓然的相亲对象都贴上了标签,什么图财者、控制狂、替身、理想主义者,虽然反映了一些现实问题,但是角色一点都不复杂,观众看久了就腻了。

沈卓然女儿沈黛反对他再婚,本来可以好好探讨一下传统孝道和现代个体幸福之间的矛盾,结果剧情就是演些家庭争吵,根本没给出什么深层次的解决办法。
剧里有很多搞笑的情节,像老友撺掇相亲、张丰毅和张国立为了追爱暗暗较劲,这些确实让剧更好看了,但是也让老年孤独、财产保障这些严肃的社会议题没有得到深入讨论,感觉有点本末倒置。

虽然张国立、杨童舒这些老戏骨演技真的没得说,把角色都演活了,但是角色行为太极端,剧情深度也不够,观众很难真正投入感情。
要是后面剧情能在戏剧性和现实关怀之间找到平衡,说不定还能挽救一下这“高开低走”的口碑,咱们就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