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子——应该是是人类最早发现的工艺品了,早在公元前6000多年人类已经就会把骨头、石头、贝壳等打孔制作珠子佩戴于身,然而佩戴珠子在当时也绝对不单单就为了装饰美观,我认为在那个混沌原始的年代,应该还赋予了珠子身份地位、祭祀信仰的神秘力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绵延几千年,无论是朝代更迭或是连年征伐,珠子的文化确源远流长从未阻断甚至发展到明清时期达到了工艺制作的鼎盛,可谓百花齐放、炫目灿烂。时至今日,珠子——仍是热门,然而对古代珠子的收藏和研究确属于小众和冷门了,主要有三个偏见和误解:一是老珠子都长一样,无法断代;二是老珠子价格昂贵市面上稀少;三是老珠子都是中原的。
这一期我们先回答第一个问题老珠子无法断代,实际上老珠子的断年代、断产地的书籍资料和考古依据目前已经比较完备,通过珠子的材质、光气、包浆、打孔工艺基本上可以断定珠子的年份和产地,年份大致分为百年、千年、高古,至于再具体的年限对于玩家来说并不是太重要,下面我根据几张典型图片讲解断代:
清代玛瑙珠子
清代玛瑙珠子
上图我们通常认定为清代红玛瑙珠子,(其实并不是产自中原)它表面有细微的自然磕碰是因为在传世使用佩戴中所形成的,用30倍放大镜看磕碰处是很自然的内部带有包浆的磕碰,而绝对不是那种生硬的新碴儿,珠子整体给人的光气是内敛、温润的,散发出来的是一种宝光(这个感觉要多上手、多学习)。
再看看千年的珠子(下图)
糖球又称唐球(但不是唐代,可能更早)
糖球不一定是中原珠子,可能是舶来品
千年的珠子,一般珠友都公认为是唐代以前的珠子,千年的珠子材质更有糯性更加细腻油润,特别是自然磕碰处,包浆特别的厚重,光气更加的迷人,有种由内而外冒油的感觉,沁入肌理,给人一种肥厚的感觉,珠子孔道为对打孔,台阶痕迹明显,且内外包浆一致。
这是高古珠子,看孔道内水亮包浆
当然,有的千年珠子,因为是出土原因,没有传世佩戴,珠光宝气,没有一点点的伤痕和磕碰,打眼一看跟新的一样,比如海昏侯墓出土的珠子(下图),这就需要扎实的功底和眼力啦,根据光气和工艺来断代。
海昏侯墓出土千年缠丝玛瑙
海昏侯墓出土水晶八棱珠
下期我们重点讲解珠子存世量和产地的问题,谢谢大家支持!继续把精彩带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