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韩国大妈来上海旅游,原本对中华美食充满期待,没想到,这趟“味蕾之旅”却充满戏剧性!
上海滩的味蕾初体验:鲜肉包的“惊魂一刻”
第一天,她们兴致勃勃地吃起了上海名小吃。灌汤包的汤汁鲜美,可那肉馅……一位大妈形容它像“活鱼肉”,口感实在太滑嫩了,让她有点难以接受,甚至当场“吐”了出来。 葱油拌面更是让她们犯了难,那股浓郁的葱香,对她们来说有些过于刺激了。 总之,第一餐的体验,着实让她们对上海菜有了些许“偏见”。
川菜的“火辣冲击”与泡菜的“温柔乡”
第二天,她们挑战了川菜。 麻辣的滋味,香料的冲击,让她们直呼受不了! 还好,她们带了满满一箱泡菜,这熟悉的酸爽滋味,成了她们在川菜馆的“救命稻草”,一口泡菜下去,辣意消退,心情也舒缓了不少。火锅,她们只象征性地夹了几筷子,就放弃了,看来辣度还是个很大的挑战。 这其中,其实也反映了中韩饮食文化在用料上的差异。
水果天堂:橘子自由,价格也自由!
这趟旅程的转折点,出现在水果店。 琳琅满目的水果,让大妈们眼前一亮。 她们一边试吃着各种水果,一边发出惊喜的赞叹。 尤其是橘子,个大汁多,甜度适中,简直是人间美味! 更让她们兴奋的是,这里的水果价格也太便宜了! 在韩国,水果可是奢侈品,在这里她们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水果自由”! 她们疯狂采购,大包小包地往回拎,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和之前对上海菜肴的感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次上海之旅,让这些韩国大妈们不仅领略了上海的风土人情,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体验。 她们对上海菜的评价,很大程度上源于中韩饮食文化的差异。 我们应该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饮食习惯,不能简单地以自己的喜好去评判其他国家的饮食文化。 也许,下次来上海,她们会对上海菜有更多不同的感受。 上海美食,还有更多秘密等待着她们,以及我们去探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