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繁花》:又一道预制菜综艺,一流的艺人,三流的节目

吉利布丁 2025-01-24 18:16:07

《一路繁花》播出后,不少观众表示失望。

这档节目原本期望能展现一群女性的风采与魅力,却意外地把焦点放在了琐碎的争吵和不必要的冲突上。

节目中的一流艺人似乎被束缚在一个三流的框架里,失去了应有的光彩。

01 熟悉的味道

节目从一开始给人的感觉就似曾相识,仿佛是换汤不换药的预制菜。

无论是大咖加情怀,还是热度加吵架,这些元素在内娱综艺中早已司空见惯。

《一路繁花》、《花少》、《花样姐姐》和《王牌对王牌》,这些节目虽然名字不同,但套路几乎一模一样。

原本期待看到的是这些女性如何展现个人魅力,结果却只看到了她们的“疯”和“踩”。

这种模式不仅让人感到乏味,更让节目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

02 穷游的意义

穷游本身并不是个坏主意,但如果对象是一群腿脚不利索的老年人,那就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了。

这群人富了一辈子,过几天苦日子真的有意思吗?

尤其是当赞助商已经为节目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每人每天800块的生活费还有必要吗?

刘晓庆收藏的翡翠都能支撑她东山再起,上节目吃条鱼还要瞻前顾后看人眼色,这样的设定未免有些荒诞。

向太随便一件衣服、一顶帽子的价格,普通人不吃不喝好几个月才能买得起。

这些人什么美景没见过,什么好东西没吃过,参加节目难道就是为了体验吃不饱睡不好的日子吗?

蔡明作为27次登上春晚的小品女王,竟然在节目中饿到手抖头晕,这无疑是对她的不尊重。

普通人的生活已经够鸡零狗碎了,打开电视还要被迫看一群富婆为了琐事吵架,这显然不是观众想要的。

节目组或许觉得这样能增加看点,但对观众来说,这样的内容只会让人感到疲惫和厌烦。

03 “繁花”的意义

节目组有没有认真思考过,《一路繁花》里的“繁花”究竟代表着什么?

如果想搞事情,不如直接叫《一地鸡毛》,至少听起来更直接。

节目组选嘉宾的时候,明显是想制造话题和冲突。

选向太、张兰,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张兰没来,李小冉补上,大家原本以为她是朵白莲花,结果节目才播出一期,她就成了虐待老人的黑莲花。

节目组显然深知李小冉的性格,由她这样的人做润滑剂,话题自然不会少。

两位年轻弟弟的选择也颇费心思,既要年轻又要阅历丰富,面对一群“老狐狸”还要真诚。

这两位年轻人不仅要当牛做马伺候人,还要与有荣焉,实在不易。

李小冉虽然只是动嘴,但她能把这两位弟弟的处境说出来,这一点值得佩服。

04 节目规则的不合理

《一路繁花》的基础规则是人均经费800元,吃住自己安排,节目组不干涉。

这一规则本身并无新意,但对于这群老太太来说,却带有浓浓的恶意。

向太骨折还没好,倪萍摔伤后行动不便,蔡明低血糖会心慌头晕,李小冉腰不好,8个人中有4个都是伤员。

在这种情况下,限制她们的经费既愚蠢又没有必要。

世界上应该没有多少人以欣赏老年人窘境为乐趣吧。

节目的基本规则造就了她们的窘境,而窘境又刺激着她们的情绪。

一群还不熟悉的陌生人,即便再体面,也会意见不合,发生争吵。

节目组让票数最低的人当选领队,这不也从侧面证实了他们要的就是现在这个局面吗?

05 争吵背后

为什么吵架的是李小冉和刘晓庆?

按照节目组的剪辑,这两人纯属性格不合,吵架算是自然发生。

但仔细想想,其中绝对有幕后黑手推波助澜。

就拿刘晓庆迟到这件事来说,即便刘晓庆不说,其他人在等待的时候不会问吗?

庆奶的性格也绝对不会是藏着掖着的人,她也不会耍大牌到让所有人等她两小时。

节目组为什么不主动替刘晓庆解释呢?

很简单,因为解释了,看点就没了。

没有看点,观众还怎么争吵,怎么上热搜。

李小冉的性格的确不讨喜,但在小福星看来,她被节目组利用了。

节目组算准了她这样的性格,一定不会一声不吭,所以精心为她准备了一个局,就等她跳下去。

06 节目内容的缺失

倪萍在节目里说:“将来我们这个节目播出以后,我们如果仅仅吃喝玩乐,没有点内容……不然我们这波人很讨厌,我们要寻找一些内容。”

这两位老大姐敏锐察觉到了节目存在的问题,录了两天,一点有价值的内容都没有。

小福星看完这两期节目,唯有倪萍出门看雾那一段,让人觉得舒心。

这才是一个中老年旅综应该有的样子,舒服、自在、祥和。

没有争吵,没有指责,只有对新事物的好奇、惊叹和赞美。

一群一流的演员、歌手、主持人,在三流的节目里念硬广,吵硬架,这是行业的不幸,更是观众的不幸。

希望未来的综艺节目能够更加注重内容和情感共鸣,而不是一味追求噱头和热点。

毕竟,观众真正想要的,是一个能够触动心灵的故事,而不是一场闹剧。

0 阅读:59

吉利布丁

简介:蔡晓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