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火俄乌,重返欧陆,这一次的俄乌冲突,英国也是大赢家

西府赵王爷 2025-02-18 01:18:31

一提起俄乌冲突的大赢家,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都是美国。他们靠着在背后支持乌克兰拱火战争,不仅狠狠的削弱了死对头俄罗斯,还成功稳固了自己在欧洲的主导权。简直就是秦始皇吃花椒,赢麻了。

但事实上除了美国之外,还有一个西方大国也在闷声发大财,那便是英国。

众所周知,英国是一个极其会做题的国家,尤其擅长做选择题。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他们尽管经历过许多次考试,却总能站在胜利的一方。

比如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英国联手法国支持奥斯曼帝国击败了沙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所在的协约国阵营又成为最终赢家;随后的二战中,英国又是站在盟国一方死磕轴心国,并最终赢得胜利……

总而言之,外事不决问大英。连土耳其国父凯末尔都说:如果无法保持中立,那么,就加入有英国的一方。而在这一次俄乌冲突中,英国则又一次展现出他们高超的做题天赋,

俄乌冲突爆发之后,英国是最早站出来力挺乌克兰的西方大国之一。早到俄乌开战不过短短三天,当其他西方国家还在犹豫不决的时候,英国的援助就已经在去往乌克兰的飞机上,堪称是雪中送炭的及时雨。毫无疑问,西方各国能在俄乌冲突爆发后快速反应,英国是起到了很大的带头作用。

此外,英国还是对乌援助力度的西方大国之一。

据相关数据显示,在过去的近三年时间里面,英国已经向乌克兰提供了总价值超过370亿美元的援助。这个数字在西方各国里面能够排到第二位,仅次于扛把子美国。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于大部分国家的打钱操作,英国对乌克兰的援助中包含了大量的直接军事援助,包括提供武器装备,帮助训练人员,制定战术计划等等。其中在主战坦克(挑战者2)和远程战术导弹(暴风阴影)方面,英国更是走在了西方各国的最前端。

当然更为难得的是,尽管俄乌冲突至今已经持续了数年时间,期间英国所面临的国内和国际局势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甚至连执政的首相都换了不止一个。可英国对乌克兰依旧是初心不改,仍然坚定不移的站在其背后,并给予最大力度的支持。哪怕是在当下,当西方各国面对俄乌冲突的旷日持久而疲态尽显时,英国却仍旧热情高涨。

据相关消息显示,英国在2025年年初和乌克兰签署了一个为期100年的伙伴关系协议,规定在未来的一百年里面,只要乌克兰有需要,英国便会一直给予包括军事在内的相关支持。其中已经明确的是,至少在2031年之前,英国每年会给乌克兰提供不少于36亿美元的军事援助。

客观来讲,如果单论纸面上对乌克兰的援助力度,不管是武器装备,还是物资资金,美国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但是就实际的支援态度而言,英国才是最卖力的那一个。

毕竟有一万块捐一百块和有一百块捐一百块,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英国不比美国家大业大,当前能够对乌克兰拿出这样的支持,已经是差不多属于掏空家底了。

对于英国的坚持,或许有很多人不是太理解,认为他们有些过于的卖力了。因为从各方面的客观条件来看,英国都似乎没有那个必要。

比如从地理位置上看,英国作为欧洲大陆西端的一个岛国,和俄罗斯之间隔着一大堆欧陆国家外加一个英吉利海峡,战略缓冲可以说是相当的充足。至少比起德国、法国以及意大利这些欧陆国家来说,他们面临的战争威胁要更小一些,无需着急担心俄罗斯会打过来。

再比如从政治的角度考虑,英国既没有率先为乌克兰出头的义务,也不存在和俄罗斯全球对抗的矛盾。毕竟如今英国只是美国的跟班小弟,而不是领导西方的扛把子。正所谓天塌了有高个子顶着,他们完全可以不那么费心费力,只用跟在美国背后摇旗呐喊就行。

俗话说无利不起早,英国作为国际上久负盛名的老滑头,向来不干吃亏的买卖。他们俄乌冲突中之所以会选择率先站队乌克兰,并在后面的战争进程中不遗余力的坚持援助,显然不是因为所谓的同情,而是利益。

比如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初,英国带头支持乌克兰的表现,不仅是让他们收获到了来自乌克兰的感激,更在西方各国之中树立了一个有责任,敢于担当的大国形象,从而使其在欧洲乃至世界上的影响力都得到了大幅的提升。

这一收获对于如今的英国而言,显然是极其重要的。毕竟自从大英帝国解体之后,英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便一落千丈,直接从主导全球事务的西方灯塔,变成了在美国身后狐假虎威的跟班小弟。尽管英国现在明面上依旧是全球最为顶尖的大国,不仅位列联合国五常,还是英联邦的老大哥,但却缺乏足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全然没有一丝大国的样子。

作为曾经的地球扛把子,这样的落差对英国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负担,他们做梦都想重返昔日的辉煌。而俄乌冲突的爆发,无疑是给到了他们这样一个机会。

再比如在俄乌冲突的持续过程中,英国出钱出力出武器,哪怕掏空家底也要支援乌克兰。这对整个俄乌冲突无疑起到一个很好的拱火作用,使得乌克兰始终有余力去对抗俄罗斯,从而让战争得以长久持续下去。

这样的一个情况,对如今的英国无疑是极其有利的。因为这样不仅极大程度的削弱了俄罗斯这个死敌,还连带着牵制了德国、法国以及意大利等一堆欧盟国家,可谓是一举两得。

事实上英国作为欧陆边缘的一个岛国,尽管是被归属于欧洲国家的范畴,但却和欧陆各国长期的格格不入,甚至于互为仇敌。像英国和法国在历史上就曾爆发过多次战争,有的甚至历时百余年,几代人都在互掐,妥妥的世仇。

所以为了不让欧陆国家威胁到英国的安全,英国在历史上对欧洲大陆长期奉行“均势政策”。即积极插手欧陆事务,通过惩强扶弱的手段,来让欧陆各国实力维持在一个相对平均的状态。从而使得欧洲大陆长期陷入内斗,始终无法出现一个强大的统一国家,进而对英国产生威胁。

说简单一点就是,欧陆各国谁强我打谁。为此英国在过去的数百年时间里,在欧洲大陆上各种捣乱,整垮了不少对手。像咱们比较熟悉的拿破仑帝国,就是败在了英国一次又一次组织的反法同盟手下。而前面提到的克里米亚战争,英国帮助奥斯曼帝国的根本目的也不过是为了削弱沙俄。

总而言之,凭借这一手“均势政策”,英国在欧洲无往而不利,成功打趴了一个又一个对手,从而站上了世界之巅,成为了主宰一个时代的日不落帝国。

但是辉煌时刻谁都有,别拿一刻当永久。随着英国在二战结束后因为国力不支而退居二线,他们在欧洲的“均势政策”也变得难以为继。尤其是在德、法等西欧国家为了抱团取暖而开启欧洲一体化进程之后,英国已然是很难去有效的插手欧陆事务。甚至于后面英国直接打不过就加入,把自己也变成了欧共体(欧盟)的一员。

当然作为一个非欧陆国家,英国始终是无法融入到欧盟这个圈子里面,以至于最终与欧盟分道扬镳。

随着英国的脱欧,关于欧洲大陆的“均势政策”也再度被拿了出来。英国人仍旧希望能像之前那样隔着英吉利海峡坐山观虎斗,自己在不列颠群岛上舒舒服服的坐收渔利。可是这又谈何容易?

欧盟在数十年的发展后,本就已经变得相当成熟,各成员国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再加上水土不服的英国又主动选择了离开,让欧盟彻底成为了欧洲大陆的联盟。

如此一来,英国不管是凭手段钻漏洞,还是用实力搞碾压,都很难对欧盟造成威胁。反而是在欧洲大陆上,因为有着欧盟这样一个庞然大物的存在,英国将会被更加的边缘化,不仅难以插手欧陆事务,还可能遭受到来自大陆的威胁。甚至届时独木难支的英国,将不得不进一步范依附美国,彻底沦为昔日小弟的跟班,毫无自主可言。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俄乌冲突突然爆发了,整个欧洲大陆都因此陷入混乱。趁着这个机会,英国成功把手伸回了欧洲大陆。他们一方面通过乌克兰这样一个纽带不断的加强自己在欧洲大陆上的影响力,同时又利用拱火俄乌冲突来加深欧盟和俄罗斯之间的矛盾,以达到削弱欧盟的目的。

所以综合来看,尽管当下的俄乌冲突还在持续,最终的胜负结果尚未可知,但英国却已经是赚得盆满钵满了。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