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的“血管瘤”主要包括了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两大类,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良性肿瘤。经过专业医生评估后需要治疗的“血管瘤”,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治疗,其中有一种打针的方式,即注射硬化剂治疗血管瘤/血管畸形。

我们科采用——超声引导下注射硬化剂治疗血管瘤/血管畸形,即在超声引导下,医生通过相应注射针把药物准确注射到血管瘤、血管畸形病变组织里,使病灶血管窦腔纤维化闭塞、体积萎缩,以达到外观和功能的康复,这种方法可使注射更加微创、精准、有效,在达到治疗目的的同时对周围组织、对外观的影响也非常小。相较于既往的“盲目穿刺注射”,超声引导技术大大减少了药物误入正常组织的风险,从而大幅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治疗并非一蹴而就,科学合理的术后护理对康复至关重要。相关注意事项简单介绍如下:
· 注射部位的护理
治疗后要注意保持打针部位的干燥和清洁;在针眼完全长好之前,尽量不要碰水,以免增加感染风险。还要注意观察注射区域的变化,若注射区出现轻微肿胀、疼痛、麻木等情况,通常会自行消退,但如果这些症状不缓解或持续加重,请您及时就医。
· 治疗后多久可以洗澡?
治疗后的伤口通常只是一个针眼,非常微小,虽然看起来不那么明显,但因为血管瘤瘤体内已经注射了硬化剂药物,这些药物在瘤体内需要时间慢慢起效,所以建议等5~7天后再开始洗澡。洗澡时要注意水温不能太高,一般保持在35~40度为宜,这样可以避免瘤体内血管扩张。
· 治疗后多长时间可以开始运动?
根据血管瘤生长的具体位置不同,恢复运动的时间也会不一样。若血管瘤不在四肢等位置,一般不影响日常活动,可在1个月后逐渐恢复体育锻炼,但要避免血管瘤部位的磕碰、挤压或受到外伤等。若血管瘤位于四肢部位,则需遵医嘱合理安排、调整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