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养老金的水平相差很大,有的人养老金过万元,而有的人养老金只有1000元。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养老金计算公式,但是影响养老金计算的主要是缴费年限、缴费基数等因素。
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计算公式主要包括三部分。①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如下:
当平均缴费指数在0.6的情况下,缴费15年、20年和40年,基础养老金分别可以领取12%、16%和32%的退休上年度社平工资。
这一部分待遇,跟我们过去的实际缴费钱数没有关系。主要是跟我们指数化的缴费工资有关,相当于固定一个缴费档次,对应领取一定比例的社平工资,具有很强的保值增值能力。
如果平均缴费指数是3的情况下,确实养老金待遇也会更高一些。缴费15年、20年和40年,养老金分别领取30%、40%和80%的退休上年度社平工资。
有的人只是选择60%档次缴费15年,而有的人是300%档次缴费三四十年,养老金自然相差很多。
然而还有一项客观因素,就是退休所在地的社平工资。2023年,31个省份计算养老金使用的社平工资或计发基数是从6401元至12183元,相差近一倍的。
也就是说,相同缴费指数和相同缴费年限情况下,社平工资越高的地区,计算出来的养老金会越高。当然,如果是跨区域转移的话,只会转移缴费基数,不是转移缴费指数。转到社平工资较高的地区,对应的缴费指数会降低。虽然能够一定程度的拉低养老金,但是还是水平工资高的地区更划算。要想在异地退休也不容易,要么是当地户籍,要么在当地参保缴费满10年以上。
②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养老金可以说是全国最公平的养老待遇,无论在任何一个地方退休待遇都一样。
这一部分关键看个人年轻时的缴费积累。每缴费一个月,都会按照缴费基数的8%记入个人账户。有的人退休,个人账户能有四五十万元;有的人退休,个人账户只有四五万元。如果是相同年龄退休,个人账户养老金会相差10倍。
如果是不同年龄退休,退休年龄越早,计发月数越高,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结果反而会越低。
③过渡性养老金,这部分各省份的计算公式是不尽相同的,主要是针对建立个人账户以前的缴费年限计算的,这是一种缺少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待遇补偿吧。
对于一些缴费年限短,建立个人账户之后才参保缴费的人群,是没有过渡性养老金的。
从以上因素来看,确实有人养老金能领到1万元以上。比如说上海市40多年缴费,平均缴费指数达到2以上,个人账户余额有50多万元,退休养老金领到一万两三千元都没有问题。
但是说实话,如果在上海按照300%档次缴费一年,光保险费就要花费10多万元。而过去在山东省仅参加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缴费15年,最低缴费指数的情况下,总共的花费也不过10万元,养老金确实也就1000元左右。
缴费相差几十倍,养老金待遇相差10倍。实际上,也是我们养老金计算中的基础养老金调节社会收入分配差距功能的一种体现。
总体来说,目前我们的养老保险缴费确实差异巨大,但是为了提高大家的缴费积极性,也是目前较为适合的选择。随着我国社会保险征缴制度的逐渐完善,能够实现应缴尽缴以后,估计就能够逐渐缩小人们的待遇差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