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正气著诗篇
——杨旭玉《湘土琢玉》读后感
(文/方亮锋)
杨旭玉是我大哥。大哥这本《湘土琢玉》,作品体裁是古诗词。他那天给我发信息,要了我的联系地址,说《湘土琢玉》由太白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了,给我邮寄一本。我感到很开心,大哥能有今天的成就。同时,大哥这么多年没有忘记我和二哥,说明他是一个特别看重感情的人。
我、曹斌和杨旭玉于青春韶华相逢于湖南科技大学,这是难得的缘份。我的专业是体育,曹斌学的是法律,杨旭玉念的是中文系。偶然的一个机缘,在肖遥先生的引荐下,我们几个对历史和文学感兴趣的人走在了一起;而真正促成我们三人“结义”的,当属86版电视剧《三国演义》。
当时我周围的年轻人,都耻于谈文史,扯人生,更别说追梦想了。每天来回奔走于宿舍楼与图书馆之间,封闭自己的心灵,我觉得甚是无趣。杨旭玉、曹斌和我,三人晚上常在一起欣赏《三国演义》,唱起里面的主题曲,谈论时弊,频露机锋,好不快哉!我觉得这才是青春真正的样子。后来,我提议不妨效法刘关张桃园结义,我们也来一个科大结义。因杨旭玉高我们两届,遂尊其为大哥。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869cb49e4c1d6a5406a89051ad23a32.jpg)
大哥在那时候就喜欢写古诗词。他给我与曹斌都写过一首词。赠给曹斌的词是《采桑子》:“金鳞可是池中物?时有成龙。定要成龙。际会风云天地中。曹郎潇洒挥儒扇,多少英雄。一代英雄。岁岁春风花正红。”我读了以后,觉得字里行间充满了英豪气。大哥不仅祝福曹斌成长为那个“少年人”,其实他自己也希望如此。他赠给我的是一首《南乡子》:“天凤起神麟。肝胆襟怀更绝伦。万里雄心天地外,超群。生死相濡结义恩。前路阔无垠。年少行将杀伐屯。十载重看天下事,风云。坐待江山方氏君。”这首词同样很霸气,这特别符合我的性格,我格外珍藏着。
大学时代,身边写东西的人也很多,但大部分人写的是一些风花雪月的章句,柔靡纤丽,缠绵娇嗲,没有年轻人该有的生气。坦率讲,我不喜欢这种风格。如今,翻开大哥这本《湘土琢玉》,里面的诗词风格,仍然与他大学时代的一致,我读着读着,似乎又回到了那段“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岁月。我与曹斌讨论过,大哥诗词的风格,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俊爽豪迈,古雅英朗。再进一步探究,这风格的源头是什么,联系大哥与我们谈到的他个人的一些人生履历,我觉得就是“正气”。
2009年暑假,大哥当时只身探险,去到贵阳的一处传销窝。去之前,大哥从各种情况综合分析,认为它就是一处传销窝。我们也劝他别去,以他一米六的小身板,人家控制他是分分钟的事情。但大哥坚持前往,他说要会会这帮恶人。我们为他捏了一把冷汗。后来大哥很自豪地跟我们谈起,去到贵阳那几天,人家陪他逛街,吃饭,购物,拜寺庙,都是他们花的钱。临走了,三个彪形大汉围着他,让他见一见他们的“大姐”,大哥效法张飞长坂坡的震天一吼,几个彪形大汉被他的气势给“震住”,终于奈何不了他,眼睁睁看他打的飞走。
还有一事,更能窥见大哥身上满满的正气。在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扫黑除恶”期间,大哥冲破重重阻挠,将举报某涉黑贪腐分子的材料送给省纪委监察委。不料恶人先告状,他被三位不速之客“围攻”。面对对方的来势汹汹,他没有半点胆怯,反而凭着自己的满腔忠义,将对方的气势给压制了下去。经过几轮交锋以后,三人临行前对大哥的勇气竖起了大拇指。我常想,他小小的个头,如果硬杠,别人能把他提溜起来,可最终还能将形势反转过来,这真是他的正气所致啊!
从前,苏辙给太尉韩琦写文章,提出自己的文章观点:“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也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自古以来的优秀文章,背后一定是作者卓荦的人品在支撑着。比如一篇《岳阳楼记》,单从文采角度来说,并不特别出众,可却能够千古流芳,归根结底还在于范仲淹硬核的人品。因此,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与作者高尚的灵魂进行对话。希望大哥继续葆养这股正气,写出更多反哺时代的作品!
作者单位:益阳市安化县中辰置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