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心理工作者,每天普及最实用的心理学知识,关注各类心理疾病,关注抑郁症患者,今天这篇文章我们继续来说抑郁症和焦虑症,实际上在工作中碰到最多的心理疾病也就是抑郁症和焦虑症。
有时候抑郁症和焦虑症又很难分开,因为大部分抑郁症患者伴有焦虑的情绪,大部分焦虑症患者也有情绪抑郁的状态,可以说抑郁症和焦虑症是一对好兄弟,很难分开。
那么我们不仅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心理疾病,这是最通俗的讲法,实际上再说的深一点就是我们大脑当中的神经递质紊乱而导致的一系列的全身反应,会引起我们的情绪、精神、躯体各种紊乱的症状。
导致我们躯体特别痛苦,情绪十分消极,精神活动特别缓慢,再进一步就是抑郁症患者已经进入了人生的另一面,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看不到任何希望,感觉不到任何高兴的事情,觉得人生毫无意义,活着就是一种负担。
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和抑郁症这个还真不太好说,抑郁症的人群很广泛,上到明星,下到普通民众,一旦患上了抑郁症可以说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很难很快的彻底的摆脱他,需要抗抑郁治疗,所以需要药物、心理治疗,家庭治疗综合参与,才能让患者快速的摆脱抑郁症。
而焦虑症的症状和抑郁症也是不同的,焦虑症就是超过了必要的限度的担惊受怕。让自己不能正常的吃喝睡,慢慢的也感受不到生活的乐趣,焦虑症患者和抑郁症一样也会引起许多情绪精神和躯体上的表现,患者也是十分痛苦的,患者明明知道自己的担惊受怕没有很大意义,但是又不能控制,难以自拔。
焦虑症的发病机制和抑郁症是一样的,也是我们的大脑当中的神经递质紊乱所引起的,正常的情况下,我们大脑的神经递质处在一个平衡的状态,因为我们的机体有很大的自愈能力,不管我们遭受刺激挫折或者各种意想不到的事件,他都一次又一次的恢复到平衡。但是当种种的原因打破了这个平衡,使我们无法恢复平衡的时候就又会发病。
其实这两种病也是分两种情况的,一种是一过性的,也就是单纯性的,暂时的患者的性格是良好的,而且也没有家族遗传史,这种就是单纯的、过大的刺激导致患者一时不能反应而引发的心理疾病。这种患者通过药物治疗是很快能恢复的,并且能够逐渐的摆脱药物,摆脱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的大脑机能也没有受到任何损伤。
可是还有一类人需要坚持服药,基本上一停药就会出现症状,也就是说基本上需要终身服药,那么为什么这类人需要终身服药呢?
那么今天我就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这类人需要终身服药?我们共同来探讨!
一,疾病本身就是病原性的。
这种抑郁症患者就是病原性的,根源性的是大脑实质的存在问题,大脑的分泌功能失调,就像一个钟摆一样。给他上了弦,他就会走动,一旦停掉了它就会失衡。药物就像他的弦一样。患者很难断药,甚至需要终身服药,需要借助药物的补充来让大脑的神经底是恢复到一个平衡的状态。所以大部分人需要终身服药,基本上一停药就会出现症状出现问题。
我可以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像是我们的腿骨折了一样,有一些骨折是轻微的,只要固定好少活动,再配合服用一点活血化瘀的药物,他就会慢慢的愈合,但是有一些可能是粉碎性的骨折或者特别严重,即便是能够痊愈也会落下残疾,有些走路可能有点跛,有些特别严重的,属于坏死型的可能需要截肢,那样就会成为终生的残疾。
其实严重的焦虑症和抑郁症也会落下精神的残疾。所以需要借助药物来维持,患者很难恢复到病前的状态,这个道理也是一样的。
二,大脑分泌神经的功能低下。
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本质是我们大脑的神经递质的平衡状态失调,我们的大脑有两种神经递质,一种是5羟色胺,一种是去甲肾上腺素,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多巴胺、内啡肽等等。但是主要还是依靠五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来调节我们的情绪。
之所以焦虑症和抑郁症反复发作,就是我们大脑分泌这两种神经递质的能力下降。这就好比我们一个人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慢慢的你就会变得弱不禁风,因为不运动身体气血不调和没有抵抗力,这个道理是一样的,我们的大脑也有调节神经递质的能力,当它的分泌功能一直下降,我们只能依靠药物来维持。
就像某些机器的部件里面都有一个弹簧一样,这个弹簧就是维持它往复运动。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一旦这个弹簧坏掉他就只能下去以后上不来,要根本解决问题还是要更换这个弹簧,这个道理就像我们大脑分泌神经递质,要解决问题还是要更换,可惜我们的大脑无法更换,因为它远比弹簧要复杂的多,而且大脑有很多我们未知的领域!
三,具有抑郁性性格。
性格也是很关键的一方面,所以我们才说山难移,性难改,性格后天可以改造一部分,但是能改造的只是可以改造的部分,先天的部分还是很难改造。
例如有些人就是抑郁质性格,他遇到事情以后就是胆小,甚至悲观失落。这就是他的天性,很难改变,如果这种人生活不顺遭遇一些坎坷曲折,相比于正常的性格,他是很容易诱发抑郁症和焦虑症的,这类人比其他的这种性格得抑郁症的概率会高一倍。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他就是典型的抑郁症症状,其实后来林黛玉也得了抑郁症,如果不得抑郁症的话,也不会早早的去世,其实这个角色也影响了扮演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后来她也是得乳腺癌去世的,可能演了那个角色以后从里面走不出来,也患上了抑郁症。所以一个人的性格很重要,但是性格又很难去改造。
因为性格决定一个人思考问题的角度、看问题的态度,就直接影响你的情绪和所采取的行动。抑郁症的性格的人看任何问题都是负面的,所以他更容易受到消极的影响,即便吃药能走出抑郁症,性格改变不了,还是会一次又一次的复发。
四,长期的抑郁已经造成了大脑某些区域的 缩小。
国有研究表明长期抑郁的人,大脑中相关的区域是会缩小的,例如海马区,大脑的海马区是帮助我们处理短期学习与记忆味觉等事件的大脑区域,长期抑郁的人,海马区会比正常人明显的缩小,也就导致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这些人的反应能力会更加迟钝。
有时候我们的反应,有意识的判断都是需要大脑中的海马出来处理,在这个过程中它充当转换站的功能。大脑皮层的神经元接触到各种信息的时候,它会传递给海马区,然后海马区形成反应我们再作出决定。
还有研究表明,长期抑郁的患者大脑的杏仁核也在缩小。 杏仁核主要是产生情绪识别,情绪调节的,我们的情绪控制学习和记忆的脑部组织。当这个区域缩小以后,我们人体调节情绪的能力就会越来越下降。
这就像是糖尿病患者的胰腺一样,糖尿病患者之所以引发高血糖就是因为胰腺分泌不出胰岛素,从而导致胰腺慢慢的退化,只能靠药物补充来分泌我们所吸收的糖分,这个道理跟我们的抑郁症和焦虑症很类似,基本上糖尿病患者也需要终身服药。
顺德堂心理健康题后话:
一个人一旦患上了焦虑症或者抑郁症是很痛苦的,通过药物的治疗能慢慢的走出这种心理疾病,即便是终身服药也没有什么关系,就像是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一样,也是需要长期服用的,你就把它理解为体内需要或者缺少这种药物成分,吃进去以后补充上这些药物成分,身体就会慢慢好起来,不要有什么心理的顾虑。
抑郁症患者终身服药也没什么可怕的,不要自己难为自己,只要吃药能缓解和控制病情,那就好好吃药,总比生不如死强多了。如果说不吃药能痛苦的活50年,对抑郁症患者来说,宁可吃药少活10年,那样毕竟能正常的生活40年。即便能多活10年,如果生活质量很低下的话也没有什么意义。
所以还是那句话,只要能好好活着还是该吃药吃药吧,别想太多,别难为自己,现在的社会高度竞争一个正常人都能很难应付,更何况是你得了抑郁症的一个不正常的人!
我是一名心理工作者,每天普及最实用的心理学知识,关注各类心理疾病,关注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愿每一个人生活愉快!!
很多人都对我说,想那么多干嘛,开心点自然就好了,我都懒得回他们。他们没体会过每个月的30天左右时间里,每天晚上通宵失眠,每天晚上头疼的打滚那种滋味。我要是靠开心就能把这病治好,我还需要去找医生开药干嘛?如果开心能改变,我的脑电图也不会出现像医生说的没一条脑电波是正常的。
我是抑郁症焦虑症都有,吃了一年的药,有很大改善,现在医生建议在慢慢地减药了
搞不清机制,现有的技术没法在微观层面找出原因
看到别想太多,别为难自己,就想掉泪,不管什么情况,做什么事,都是一次次脑海里重复,反复,不管好不好,都归到自己身上,怨自己做的不好,自己没用,夜晚一个人躺在床上偷偷掉泪,虽然床上两个人,但是俩人像隔了十万八千里,没有任何人走进自己的心,孤独,寂寞
要是每天给一笔钱,天天高兴,会不会就好了[笑着哭]
非常好的文章[点赞][点赞][点赞]
减少情绪波动,减少脑力劳动,增加体育锻炼,可以一定程度降低神经递质的消耗。
吃几年药,后面就习惯了,不吃药也行
不可能,终身服药,我抑郁,失眠焦虑,高中时,用西医治用了10年才好,我发现运动对这个有很大作用,中间好了几年又不好了,这次我选择中医治疗,但是必须要运动锻炼身体,做有氧运动,现在4年基本好了,运动要坚持,但是这4年真的很难熬,头两年几乎都得熬中药喝,而且恢复很慢,就是失眠,现在失眠基本好了,心情也好了,那两毛病自然也不见了
主要是失眠
这篇文章非常有教育意义点个赞,学习学习,以前在网上看到文章说得抑郁症的人,就像大脑功能比喻成弹簧,过于的拉伸,导致弹簧失去了弹力,药物起的作用就是把这个弹簧弹力恢复它原来的作用,让它恢复弹力,不要过于的拉伸,直至断掉,彻底丧失弹力,如果彻底丧失弹力,那就真需要终身的药物治疗了[???][吃瓜]
我是焦虑躯体化,吃药好很多
抑郁症是有症状的,不过症状不能可视化,不像长个疙瘩很痒看得见,这也是有很多人认为抑郁症是想太多
很多人不理解正常的,看👀不见摸不着。不过理解也没卵用,最多安慰几句,还是要靠自己走出来
把竞争人压迫人控制到一定范围就能控制发病率!
学佛念经也能治疗…清净心,慈悲心,智慧心,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今天去医院诊断,结果是12分GAD-7。
这还真有人信[得瑟]这小儿科似的文章也写这么一大堆[捂眼睛]除了器质上的问题都不用吃药吗[火箭]
如果是已婚女性但还未生育过,得了抑郁症焦虑症需要终身服药会影响生孩子吗?
这才是抑郁症的中肯解注!最厌恶的是一些人不经事却好意的劝解,因为他们根本不理解抑郁症,以为只要多去接触人,多出去玩,多说话让自己开心就好了,其实什么也不说陪在身边让病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更好!
西医害人不浅,天天跑步排汗排毒才是王道
把人脑与电脑类比,《心理学》家是软件工程师。而焦虑症与抑郁症是”软件使用不当“引起了硬件损坏一一相当于电脑内电线电路损坏一一 要修“硬件"。
小崔好了吗
对,要多运动
我也是抑郁症,自己心理排解,吃中药差不多就好了!不存在什么终身服药!
个人觉得还是要忙碌起来,事多了,生活有方向了,就没有时间抑郁了。学会放过自己吧!
看到你们抑郁,我焦虑症感觉好很多了,不知为什么
和平年代生老病死自已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