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月长三角城市GDP排名大洗牌:上海超2.2万亿,绍兴增速亮眼

南书聊武器 2024-08-24 02:02:55

2024年上半年,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表现可谓亮点纷呈。作为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长三角不仅在国内经济版图中占据重要位置,其下辖的各大城市也在激烈的经济竞争中不断刷新着各自的成绩。

从一线大都市上海的稳步增长,到二线城市绍兴的强势崛起,长三角城市的GDP排名在今年上半年经历了一次不小的洗牌。

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上海市在2024年上半年GDP突破了2.2万亿元大关,而绍兴市则凭借7.0%的增长率,成为本次排名中表现最为亮眼的城市之一。

上海超2.2万亿,稳坐长三角龙头

上海市作为长三角的经济龙头,强劲的经济实力早已无需赘述。2024年上半年,上海市的GDP达到22345.6亿元,依然稳居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首位。

相比去年同期,上海市实现了4.8%的增长率,这在全球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实属难能可贵。

这一成绩得益于上海在多个领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产业上的深耕。

2023年,上海市的集成电路产业收入突破了7200亿元,占全国总收入的60%以上。

并且作为全国科技创新的高地,上海不仅在硬件制造方面占据领先地位,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表现也极为出色。

2023年上海的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了1800亿元的产值,这一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上海的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

苏州、杭州稳步增长,二线城市崛起

紧随上海之后,苏州市和杭州市分别以12059.4亿元和10137.1亿元的GDP位列第二、第三名。

苏州作为制造业重镇,继续保持了其经济强市的地位。2024年上半年,苏州的GDP增长率为6.2%,这一增速在长三角城市中名列前茅。

苏州的强劲表现得益于其完善的产业链和强大的制造能力,特别是在新材料和智能制造领域,苏州凭借着4000亿元的产业总值,继续引领着全国的高端制造业发展。

近年来,苏州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和新材料产业,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相比之下,杭州市的表现同样不容小觑。作为中国数字经济的先锋城市,杭州在数字经济和互联网产业方面拥有巨大的优势。

2023年,杭州市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到了4200亿元,在长三角乃至全国范围内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2024年上半年,杭州的GDP增长率为4.8%,虽然略低于苏州,但在数字经济的驱动下,杭州依然展现出了强大的增长潜力。

在二线城市中,绍兴市的表现尤为突出。2024年上半年,绍兴市的GDP达到3823.5亿元,虽然总量在长三角城市中排名第十,但7.0%的增长率却让人眼前一亮。

绍兴近年来在高性能纤维材料和环保纺织等领域持续发力,不仅推动了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还在新材料领域开拓了新的市场空间。2023年绍兴的高性能纤维材料产业实现了1300亿元的总值,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长三角城市群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除了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外,长三角地区的其他城市也在本次排名中展现出各自的特色和优势。

例如无锡市以7437.4亿元的GDP位列第六,保持了其制造业强市的地位。无锡市在2023年继续加强其物联网产业的布局,物联网产业总值已突破了2800亿元,成为无锡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南通市则凭借6286.9亿元的GDP排名第七,并以5.0%的增速表现出色。南通近年来在船舶制造和海洋工程领域持续发力,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国制造业中的地位。2023年,南通的船舶制造业总产值达到了3200亿元,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撑。

合肥市近年来迅速崛起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基地,2024年上半年合肥市的GDP达到6133.4亿元,增长率为5.6%。

2023年合肥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总值已超过1500亿元,为安徽省的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合肥市在新能源领域的创新与发展,不仅带动了相关产业的集聚,也使其成为中国新能源革命的领军城市。

在常州市,新能源产业也表现出了极强的增长潜力。2023年,常州市的新能源产业总值超过2000亿元,在锂电池、太阳能和风能设备制造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常州通过集聚创新资源,推动新能源产业链的整合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其在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地位​。

此外,嘉兴市、镇江市等城市也展现出了强劲的经济活力。嘉兴市以3439.6亿元的GDP位列第十二,并凭借5.7%的增速,成为本次排名中的一大亮点。

嘉兴近年来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产业,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而镇江市则在新材料和精细化工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2023年产业总值达到了1600亿元,为镇江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坚实保障​。

总体来看,2024年上半年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表现依然强劲,各城市在经济总量和增长率方面均展现出不俗的成绩。

上海市作为龙头继续领跑,而苏州、杭州等城市则稳步推进。绍兴市的亮眼表现尤其值得关注,其在二线城市中的崛起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多元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未来,随着各城市在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方面的进一步发力,长三角地区有望在中国乃至全球经济版图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

0 阅读:22

南书聊武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