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当当网)
你是否想象得到,在今天的社会,在世界的某一个地方,有一群女性朋友依旧活得不如一头牲口。
你是否想象得到,在今天的社会,在世界的某一个地方,女性朋友们从来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她们不识字,不会读书,不懂得如何在社会上谋一份工作。
你是否想象得到,在今天的社会,在世界的某一个地方,女性朋友每天能做的事情就是做饭,带孩子,伺候家里的男人。
种种的这些,在今天,在我们国家,听起来都是那么的匪夷所思。然而,却在玻利维亚的一个偏远的小山村真实地存在着。不仅如此,在2005年到2009年,这里的上百位女孩或者女性每天早上都是在一种奇怪的场景中醒来,什么都不记得。然而,她们在夜间遭受的强暴却只是被人们说成是因为得罪了恶魔和撒旦。
可是,她们知道,事实并不是这样子的。所以,一场围绕着这个事件的谈话就这样展开了。加拿大作家米莉亚姆.泰维兹便以这场对话为基础,写下了这本《女人们的谈话》,可以说,这本书中揭露的人性的罪恶,简直是难以启齿。
可是,那群什么都不会的女性们,为了让自己和自己的女儿们以后不再遭受同样的伤害,冒着被毒打,被囚禁,甚至被批斗的危险,她们聚集了起来,要求自己在四十八小时之内对自己的人生做出选择,是要留在这里继续忍受着这一切,还是向未知的世界大胆地逃离呢?
而小说中出现的那个名叫奥古斯特.艾普的人,是这群女人谈话的记录者。或许一开始的时候,他也不知道他为何要记录,因为这里所有的女孩子们都不识字,记录了之后她们也看不懂。这一切或许就像他的人生一样,他的存在,其实也是这种罪恶的证据。可是,就像故事里的欧娜,她只是想通过这个行为,告诉所有人,她们的这一行为举止是正式的,庄重的。同时,也是有意义的。
她们这群女孩子啊,那是冒着多大的风险,才敢想着聚集在一起,一起来商讨着她们的未来,这一行为,本身就充满着重要的意义。
她们不想再活得没有尊严,她们想要自由,她们想要自由思考的空间。她们开始觉知自己作为人类的意义。可是,从觉知到拥有,那是一条更远的道路。
毕竟当下的她们,连人身自由都没有。生活在这里的很多女性朋友们,她们只知道服从,她们的活动空间就是家庭和厨房,她们不知道这一区域之外的地方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所以,当她们开始计划着离开的时候,她们却对离开这片土地之后的人生,充满着各种迷茫。正是这一份迷茫,让她们当中的很多人,在行动之前就退缩了。
她们知道,她们生活的地方,很多事情是不对的。但是如果要她们站出来反抗,冒着风险,她们又很无奈。其实,对于很多女性朋友来说,所处的境况都是差不多的。
虽然我们在很多年前就提倡男女平等,然而,生活中的很多地方女性朋友的选择总是被无情地剥夺了。这一份剥夺,并不是因为你不行,而是因为你是女孩子。所以,当你想要对这样的场景说“NO”的时候,你知道这么做是对的,可随之而来却是更多的无奈。所以,很多人就会选择忍耐。
可忍耐的结果是,就像这个村落的女孩子们一样,只会遭到更多的不公,甚至于借助权力的力量,所谓的公平直接被抹杀掉了。
虽然这是一部小说,但是在这些女孩子的对话过程中,在她们面临选择的时候,在她们考虑要不要踏出那一步的时候,其实和我们每次做选择是一样的。只不过,在以对话为背景的故事里,人们可以看到更加直观的表达。也正是在这份直观的表达中,我们看到了从想法到行动的困难。
今天的我们在鼓励人们做事的时候,总是会说,想一千遍,不如做一遍。可恰恰是那个做一遍的行动,却有可能堵上了我们的所有。
每一份选择的背后其实都是赌注,赌我们是否可以梦想成真。就像这群想着离开的女孩子,她们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女儿,也为了自己的儿子不再成为恶人,她们赌上了所有离开。可什么都不会的她们,离开之后的人生又是一场赌注。
相比较之下,如果不离开,她们会继续遭受磨难,女儿会丧失尊严,儿子长大后会在这个群体里变成一个恶人。这样的话,是不对的。
就像这个记录者,多年前,她的母亲也是这个村庄中的受难者,所以生下了他。施加灾难的人,如今成了这个村的领袖人物。当那张儿童的脸长得越来越相似之后,很多东西人们哪怕想要遮掩,也只能选择面对了。
而面对面的时候,考验的就是人性与良知,还有担当。并不是每一个犯错的人,都有胆量承认自己犯了错的。
故事的最后,那群女孩子们都出发了,趁着村里的男人还没有回来之前,她们逃走了。为的是让自己活得更有尊严一些,让自己活得自由一些,让自己在这世间找到存在的意义。
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当她们出发的时候,便是对另一种生活的期待。
其实,我们每个人何尝不是如此呢?当你处在一个不公平的世界里,当你开始觉知你要追求一份公平时,当你想要做出一些改变时,你知道很困难,可是,踏出第一步是很重要的。因为有第一步,才有后面的期待和改变。
如果可以,愿我们在这群女孩子们的谈话里,更加直白地了解自己的需求与追求。然后,行动起来,努力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一切。
这是你自以为是的看法,你能代表的了所有女人啊?井底之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