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珠海加快制造业数智化转型

经济日报 2024-05-28 06:40:13

堆码机器人在立体仓库自如取放混凝土预制件,喷涂机械臂为房屋模块刷好墙漆,智能激光扫描仪对幕墙实施精度达毫米级的弯曲度检测……记者日前在采访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基地(以下简称“中建海龙”)和远东幕墙(珠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东幕墙”)时看到,传统建筑行业的生产施工一线被搬进了企业车间,在制造业数智化转型浪潮下,“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成为现实。

通过发展模块化集成建筑,中建海龙将建筑工地搬进了车间厂房。将建筑划分为多个模块单元,在工厂内完成机电、水暖、装修等工序,工人们在厂房中精准操控机器,按流程进行标准化建造,然后将模块化产品运送到工地进行组装。“建造环节没有嘈杂的噪声,没有飞扬的粉尘,不受天气影响,也杜绝了安全隐患。”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宝军介绍:“模块化集成建筑是装配式建筑4.0时代的核心技术,可将房屋建设90%以上的工序实现工厂自动化生产,这种创新的建造模式不仅提高了建筑质量和施工安全性,还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对环境影响的最小化。”

在中建海龙的企业展厅内,展示着北京市桦皮厂胡同8号楼“原拆原建”项目介绍。该项目采用中建海龙混凝土模块化集成建筑技术,将整栋建筑科学规划为55个混凝土房屋模块,施工现场通过可靠连接实现建筑抗震设防烈度达8度。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数字官毛晔说,一方面,通过工厂精益生产与现场智慧施工双线并行,项目同时解决了节能减碳与现场运输及施工难题,将原本需要15个月的工期压缩至3个月;另一方面,通过数字化技术打通了项目设计、生产、施工以及数字交付等各环节,实现了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在模块化集成建筑领域,公司从设计阶段到运维环节,都运用了先进的技术和系统进行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以提升项目管理效率,保障项目进度、质量和安全。”毛晔说。

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业数智化升级的还有远东幕墙。远东幕墙(珠海)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敏峰介绍,公司推出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新型光伏建筑材料LIGHT系列,通过将光伏发电产品集成到建筑结构中,为建筑提供完整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解决方案,显著降低建筑碳排放。“以100平方米的BIPV应用为例,在粤港澳大湾区每年可产生约1.2万千瓦时的电力,创新让绿色建筑、低碳生活的愿景成为现实。”朱敏峰说。

除了光伏幕墙,远东幕墙近年来还发力数字化设计与建造技术创新,解决了地标建筑“高端定制”产品——双曲幕墙的制造和安装难题,为许多城市地标穿上光彩夺目的“外衣”,也推动了公司主营业务板块的持续增长。

不只是中建海龙和远东幕墙,在珠海,当前以制造业为引领的千行百业数智化转型正在有序推进。珠海积极推动工业企业基于数字技术开展制造流程、工艺、模式、业态等创新,在新一代电子信息、家用电器、新能源、生物医药等行业已树立了53个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示范,累计推动760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数智化转型和‘云上智城’建设,将为未来产业在珠海布局提供强有力支撑,也将助力珠海‘二次创业’再出发,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降低创新成本、提高创新效率。”珠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李丛山表示。(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喻剑)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