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性看待后时代的纪念币、纪念钞

钱眼看历史 2025-04-21 12:41:31

我们都知道,我国的普通纪念币从1984年开始发行,第一套纪念币是建国三十五周年,1999年发行了第一枚纪念钞,即建国五十周年,首枚的纪念币和纪念钞都是国庆题材,纪念币发行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纪念钞的发行数量虽不及纪念币,但从首枚发行年计算,也有20余年的历史了,这么多年来,我国的纪念币、纪念钞从无到有,发行量从少到多。

我国的普通纪念币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发行,在整个八十年代发行的纪念币的发行量基本在几百万枚,极端情况是宁夏币只发行了156万枚,而和平年纪念币则发行了两千多万枚,但总体上那个时期的纪念币发行量都很少,题材也相对较少。这时期由于处于计划经济时期,加上纪念币是新鲜事物,因此当时的操作手法是纪念币都夹在人们的月薪里,尤其是银行部门更是如此,人们总体对纪念币还是非常陌生的。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普通纪念币的发行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发行量基本每套达到了1000万枚,而且这个数量在整个九十年代,甚至00年代初都比较恒定,这个时期的纪念币题材也逐渐丰富起来,基本可以成龙配套形成系列,1999年,我国发行了首枚纪念钞,即建国五十周年纪念钞,配套发行的还有建国五十周年纪念币,纪念钞从此登上了历史舞台。这个时期,纪念币的发行得到了大力发展,他的发行也开始进行了银行公告,但除了收藏群体外,群众对纪念币还是比较陌生。进入2000年以后,纪念币的发行趋向成熟,公告更加的标准和具体化,但与上世纪九十年代一样,纪念币的发行依然采取的是现场兑换方式,且在10年之前,纪念币的发行量依然在1000万枚左右。

真正的分水岭是2009年牛年贺岁币的发行,这枚币的发行量打破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1000万发行量的瓶颈,他的发行量达到了3000万枚,接着到2014年马年贺岁币的发行量更是达到了1亿枚,短短的几年,纪念币的发行量就增量发行到了1亿枚,从此,纪念币的发行量进入了“亿”时代,发行量方面无独有偶的还有纪念钞,我们还记得航天钞吗,他的发行量达到了三个亿,这样的发行量神助攻的将纪念币的普及化、大众化、流通性质化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就从这几年起,纪念币逐渐、快速的进入大众的视野,如果说发行量为纪念币大众化做好了数量上的铺垫,那么从2016年猴年生肖币发行时沿用至今的实名制预约方式则为纪念币的大众化彻底推向了常态化。也就是从这一年,纪念币的发行进入了后时代。

后时代的纪念币发行主要具备这些特点,主要有纪念币、纪念钞的发行量动辄上亿几亿的天量常态化,纪念币预约实名制常态化,价格透明化和面值化。也就是说,纪念币逐渐失去了投资赚钱的属性,逐渐趋向于每次人行公告的那样,流通和纪念的属性,流通就需要大量,几亿的发行量理论上满足了流通的属性,纪念属性除了纪念币本身自带外,通过天量发行,社会化预约手段,起到了前所未有的宣传作用,加上逐渐退却的投资属性,反而增加了纪念币的纪念属性,抛去赚钱不说,流通纪念币、纪念钞的发行已经让国家做到了名副其实。

也就是说,按照这个趋势下去,我们作为收藏和投资从业者、参与者,今后若想在纪念币和纪念钞上赚钱的机会会越来越少,尤其是新币、新钞更是如此,今后除了有一手拿货渠道和特定的销售渠道的那部分机构和人外,大多数人都很难再在新币钞上赚到钱,即便能赚到也是蝇头小利,单位时间付出产出不成正比,说的通俗一些,还不够瞎耽误功夫,至少笔者是这样认为的。那么后纪念币、纪念钞发行时代,作为我们以藏养藏的钱币爱好者、大宗币商从业者该何去何从呢?我认为改变传统思路和方向,有所取舍才是正确道路。综上所述,笔者给出下面三点建议:

1、纪念钞以靓号收藏为主

这次冬奥钞预约的进度大家都看到了,并且心里有数了,与预约冬奥币的情况一样,这次的冬奥钞预约也产生了“隔夜菜”,那种上桌就抢吃一空的情况恐怕以后再难见到,纪念钞的情况不如纪念币乐观,因为由于纪念币发行时间早,发行频度高,所以人民的知晓率和认可度都远远高于发行时间较晚,发行频度低的纪念钞要高的多,因此对纪念钞的重视和认可度也就远远低于纪念币,而且由于航天钞的几亿发行量和大面值性,曾经让很多业内人士白忙活,甚至回存都费劲,伤到很多人的心,再加上后续的70钞和开始预约的冬奥钞的发行量可以看出,今后几亿的发行量是常态,纸币这个东西向来不如金属币被看好,因此可以预见未来,纪念钞的大路货普通号码仅仅作为少量的纪念和少数礼品需求了,升值空间几乎没有,因此除了奥运钞、龙钞这种早期的纪念钞精品外,其他品种的纪念钞的出路基本就是收藏和投资靓号了,因为靓号较少,物以稀为贵,自然就成了纪念钞中的硬通货,就拿航天钞举例,普通的号码就是面值,而尾号888全程无4,7的豹子号价格在几百元,尾号88888的更是六七千以上。当然与流通纸币靓号收藏一样,收藏纪念钞靓号的时候也要注意,防止遇到改号币,冬奥钞冰上运动纪念钞和龙钞都是塑料钞,由于是塑料基片,油墨与塑料存在着先天的亲和度不高的情况,正因为如此更容易被改号,所以要多加注意。

2、长期持有老精稀纪念币

纪念币的发行量越来越大,升值和炒作的利润越来越低,从目前的趋势看,这种情况会一直持续下去,新纪念币在收藏和投资的角度看,已形成鸡肋,那么我们就要把目光投向上世纪八十年代发行的五大自治区纪念币、建国三十五周年、建行、六运会等少数早期纪念币的币筋上面,首先从认可度、发行量和存世量以及分散方面,这些早期纪念币具有无可匹敌的收藏和投资以及长线持有的优势,尤其是纪念币的“五虎上将”,建行、宁夏、老西藏、六运会和建国三十五周年,已经像邮票中的老纪特文编那样,逐渐向文物的方向发展了,另外值得关注的,就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发行的精制币,虽然知名度不及普制纪念币,但从欣赏性、稀少的存世量方面,也是即“五虎上将”之后可以值得关注的版块,无论是早期精制币还是“五虎上将”,他们的价值绝对不能与近几年海量新币所比拟,从这方面我们又可以看出,纪念币的发行方向和未来逐渐向邮票靠拢了。

3、充分挖掘纪念币、纪念钞的题材属性

纪念币也好,纪念钞也罢,发行了很多年了,尤其是纪念币的品种也十分丰富,其中很多成龙配套的题材币,这些题材系列在礼品市场和装饰市场是极受欢迎的,目前已可成龙配套的系列题材币主要包括民族大团结、领袖诞辰、珍惜野生动物、世界文化遗产、宝岛台湾、和谐社会、环境保护、奥运会、一轮生肖贺岁币,这几种都是已发行完毕的封关系列币,另外还有二轮生肖币和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币两个题材币正在“成长”中,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流行红色收藏,那么纪念币中也不乏红色题材的纪念币,例如国庆系列币,从第一套建国三十五周年到建国四十周年、建国五十周年和建国七十周年,加上第一枚纪念钞,建国五十周年,已形成了一套国庆题材的纪念币,回归系列的可以将香港、澳门和宝岛台湾形成组合,也极具政治意义的,另外就是建党题材的,目前已自成体系,包括建党七十、九十和一百周年,另外就是两大泛题材的,一个就是大红色题材的,包括建党、建国、建国钞、建军、两会、领袖诞辰、回归等可以形成一个红色收藏的组合题材,另外一个就是大体育题材的,包括六运会、亚运会、女足、世乒赛、奥运会、奥运钞、冬奥会和冬奥钞。这些题材性的纪念币、纪念钞都可以作为未来礼品、装饰的开发方向,除了正常的礼品册外,还有装饰摆台、挂件等。

对于个人收藏爱好者而言,如果你对纪念币、纪念钞依然存在希望,不愿放弃的话,就牢牢抓住老精稀纪念币和靓号纪念钞才是最主要的,就不要在新品上面耽误功夫了。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