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那个被誉为"中国女排新希望"的赵蕊蕊,如今已是43岁的"单身贵族"。
1米97的完美身材,18岁就入选国家队的天赋,本该是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故事。
然而命运总是喜欢跟有实力的人开玩笑,一次次伤病让她错过了2000年悉尼、2004年雅典的奥运赛场。
从排球女将到科幻作家,赵蕊蕊用自己的方式活出了精彩。
为什么这样一位集才华与美貌于一身的女子,至今依然选择一个人生活呢?
请用您发财的金手指,点赞走一走,暴富到永久,上点关注下点赞,不想暴富都很难
要说赵蕊蕊的"单身贵族"身份让人惊讶,那她的成长经历更是让人惊叹。
这位天之骄女几乎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
在她出生的那年,"铁榔头"郎平正带领中国女排创造着"五连冠"的辉煌。
而她就像是被上天选中的接班人一般,含着一手好牌降生在了一个排球世家。
不是开玩笑她爸爸赵怀富在江苏省男排可是实打实的主力,那身高都快赶上姚明了。
妈妈也不甘示弱,是辽宁女排的主力副攻,身高妥妥的超过1米8。
这基因强大到什么程度?刚出生就有80厘米,简直是在开挂!
到了2岁小蕊蕊已经蹿到了1米35,5岁就长到了惊人的1米5。
说个好玩的5岁那年去沈阳看姥姥,上火车时差点没被乘务员拦下来。
就算拿着户口本,人家也坚持认为这孩子绝对不可能只有5岁,这身高也太离谱了。
不过高个子也不全是好事,6岁时被送去打篮球,却因为身材太过单薄,没少吃苦头。
每次训练完小蕊蕊都哭鼻子,这段经历差点让她与体育事业说拜拜。
直到12岁那年命运之神终于对她眨眨眼。
八一女排青年队主教练韩云波一眼就相中了她,连考核都免了直接说:"把孩子送来吧!"
科研所预测她成年后能长到1米97,这简直就是为排球量身定制的完美身高有木有!
就这样赵蕊蕊踏上了一条注定不平凡的排球之路。
毕竟在父母心中,"蕊"字里藏着三个"心",寄托着他们对女儿满满的期望。
六颗心的寓意更是希望她能在国内、亚洲和世界赛场上,各拿两个冠军。
这哪里是给孩子起名啊,简直是给孩子订了一份人生成就清单!
带着父母的厚望,赵蕊蕊在排球事业上一路高歌猛进。
说实话这样的天赋真的很让人羡慕,18岁就被选入国家队,简直是开挂的节奏!
当时的主教练胡进对她寄予厚望,毕竟这么优秀的苗子可不多见。
然而人生就是这么戏剧性,总在你以为一帆风顺的时候,给你来个措手不及。
就在备战1999年世锦赛和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关键时刻,她的膝关节半月板突然发作。
这一伤直接断送了她第一次冲击奥运会的梦想。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起一段让人唏嘘的往事。
要知道在1996年的时候,排坛可是有一段津津乐道的"姚蕊配"传说。
当时的姚明为情所困,看上了叶莉却求而不得。
前辈们眼看着这个"小巨人"陷入感情困境,就想帮他牵线搭桥。
两个身高都快两米的年轻人,怎么看都是天作之合啊!
赵蕊蕊当时也是个开朗的姑娘,对这段缘分颇有好感,还说愿意试试。
可惜最后姚明还是坚持追求叶莉,这段姻缘也就成了体坛的一段佳话。
不过命运还是给了赵蕊蕊一些甜头的。
2001年陈忠和接任女排主教练后,她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那一年的亚锦赛上,她一举拿下最有价值球员的殊荣。
2003年更是春风得意,带领中国女排夺得世界杯冠军,还荣获了"最佳扣球手"的称号。
但是上天仿佛在跟她开一个巨大的玩笑。
就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前,她的右腿突发应力性骨折。
眼看着奥运金牌近在眼前,却只能遗憾地坐在电视机前为队友加油。
这大概就是人们给她取外号"玻璃美人"的原因吧。
这么多年过去了,每每想起大概都是一声叹息。
从2005年到2007年,她几乎都在和伤病作斗争。
尽管如此倔强的她还是咬牙坚持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
可惜这次命运依旧没有眷顾她,中国女排最终只拿到了一枚铜牌。
经历了北京奥运会的失意,27岁的赵蕊蕊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
谁能想到这个被誉为中国女排希望之星的她,居然选择了退役。
说实话换做是谁,可能都会觉得这个决定太可惜了。
毕竟27岁对一个运动员来说正是黄金年龄啊!
但是赵蕊蕊给了所有人一个漂亮的反转。
退役后的她并没有像很多运动员一样选择当教练或者体育解说。
而是华丽转身投入了文学创作的怀抱,开启了人生的第二春。
这一转身直接惊艳了整个文坛!
她的科幻小说《末日唤醒》、《彩羽侠》相继问世。
说真的谁能想到,一个排球运动员能写出这么有水准的科幻作品?
更厉害的是她还一举拿下了第四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银奖。
这简直就是教科书级别的转型案例,给所有运动员都上了一课。
球迷们给她起了个可爱的外号:"排球场上最会写作的人"。
文学圈的朋友则调侃她是:"作家队伍中最会打排球的人"。
这种反差萌说实话还挺让人心动的。
在赛场上她是那个高高跃起,霸气扣杀的"小巨人"。
在书桌前她却能静下心来,用文字勾勒出天马行空的未来世界。
如今的赵蕊蕊用文字构筑起了自己的新世界。
在很多人眼中这个集才华与美貌于一身的女子,似乎应该收获一段美满姻缘。
然而43岁的她依然选择以单身的方式生活。
有人说可惜有人说不解,却很少有人真正理解她的选择。
也许在那些与伤病抗争的日子里,在一次次被命运"捉弄"的经历中,她学会了独处的美好。
或许在她看来现在的生活状态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毕竟经历过大起大落的人生,她比任何人都更懂得如何和自己相处。
那些在病床上孤独休养的日子,那些错过重要比赛的遗憾,都让她更加珍惜当下的平静。
从赛场的聚光灯下到书桌前的一盏台灯,她找到了另一种绽放的方式。
有时候一个人的选择,不需要被世俗的标准来定义。
就像她的小说一样,人生也可以天马行空,不拘一格。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她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单身,也是一种幸福的生活态度。
这不正是她写给自己最动人的情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