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澎湃新闻透露,众多国内高校已连续发布倡议行动,鼓励即将于2024年毕业的学生广泛参与并积极推动就业进程。
比如,浙江理工大学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中心今年2月在公开信中称,不要只盯着升学考公考编,可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服务国家战略,投身到中小微企业就业,投身到基层就业等等。
海南师范大学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则在公开信中分析,2024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依旧严峻,要认清形势,以十二分的努力做好准备。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则在倡议书称,“逢进必考”已成为事业单位招聘、升学深造的“必通关”,但“逢考必过”却没能成为孩子们的“金铠甲”。对于正在备考公务员、事业单位、计划“二战”的同学们,也可以积极到中小企业实习或求职。
对此,3月4日,中青评论发文《不要只盯着升学考公考编?呼吁之外还要做什么》。其中称:
高校呼吁学生不要只盯着考公考编,主要还是基于现实的考虑。学生们的真实心声应该被听到,年轻人的现实需求应该被重视。面对就业等问题,在理解学生的同时,高校还应该帮助学生,切实改变就业心态,优化就业思路,以更好的方式面对前方的压力和挑战。学校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实习指导和就业服务,而不能仅仅靠发几篇呼吁文章来化解难题。比如,从大二开始,一些高校学生面对到底是考研还是就业、是去考公考编还是自主创业等问题,都会有些迷茫。对此,高校就业指导老师的角色不能缺位,他们应该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以定期谈话交流、组织毕业生返校讲座、提供名企实习机会等方式,让学生更快、更好地了解就业行情,进而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作出理性的规划。这些提案与大学生就业有关
全国两会前夕,中青报社调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议题颇受关注。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委员、云南工商学院董事长李孝轩拟提交《关于支持和规范新就业形态,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的提案》,拟建议分类施策、精准扩面,把更多灵活就业大学生纳入社保体系。特别要加强劳动监察,打击以外包、去劳动关系化等形式规避法律的行为,强化风险托底,坚定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民进中央拟提交《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提案》,针对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时遭遇的不同程度的歧视问题,建议规范就业歧视的内涵和定性,对在招聘过程中存在针对教育类型、学历层次等进行差别化对待行为的单位机构严肃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