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批特朗普!拜登真正该痛心的是:特朗普把他对华3大部署全毁了

郭嘉聊健康 2025-04-19 20:00:46

本文严格依据权威信源(官媒占比超80%),结合2022-2025年最新动态及历史数据,最终观点保持中立。结尾附有参考资料。如有新动态,望提醒博主。

当拜登在卸任后、首次登上特拉华州的讲台时,很多人还在纳闷:前总统为何此时突然跳出来,狠狠“教训”起现任总统特朗普?

这番措辞犀利的演讲,不仅直斥特朗普在短短百天里面目全非的内外政举措,更将焦点对准了美国对华战略体系中最关键的三条“作战路线”。

原本好不容易在拜登任内构建起来的3大部署,如今在特朗普的系列行动下变得七零八落。

粗鄙又戏剧化的“政治逆袭”,让人们看到了美国内政外交的深层撕裂,也让世界更加担忧:究竟谁能收拾这场大乱?

一、围剿联盟的崩塌

1、拜登的“跨大西洋棋局”

回到2023年,拜登还在任上时,曾既谨慎又尖锐地打造了一套对华科技围堵体系。

他力推《芯片与科学法案》和一系列出口管制措施,瞄准了中国在高端半导体领域的崛起。

同时,他大力呼吁欧盟协同作战:以价值观为外衣,用“民主科技联盟”之名围堵中企投资,尤其在半导体、5G等关键产业上收紧审查。

除了法案层面的施压,拜登政府还在呼吁欧盟深化对华高科技产品的出口管制,两度在华盛顿牵头召开的五国集团科技部长会议中,想方设法与欧洲建立更紧密的进出口准则。

欧洲方面虽有抱怨,但表面上还是配合。

尤其在冯德莱恩于2024年出访美国时,更是签署了象征意义深远的《华盛顿数字协议》,共同针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5G部署等进行封锁。

随后2025年初,欧盟针对中国企业的审查案件陡然增多:从信息安全到资本流动,事无巨细地被拿来反复讨论。

到拜登卸任前,欧盟对华管控清单扩张至37类高科技产品,进一步锁死了许多中企前往欧洲的通道。

可以说,那时拜登已构建起一张美欧携手的对华技术防线。

2、特朗普无差别关税摧毁信任基础

但好景不长,2025年1月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宫后,事态瞬间失控。

他以“美国优先关税法令”为武器,不仅把关税大棒挥向了中国,更一并砸向了欧洲盟友。

欧盟钢铝产品被加征25%关税,德法汽车零部件关税更是飙到了30%,打得德国、法国这几个工业大国措手不及。

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就在2025年第一季度,欧盟对美出口同比下降18.7%。

德国汽车工业裁员1.2万人,漫天的抗议声、罢工声此起彼伏。

法国总统马克龙更是气得公开表示:“美国这是在背叛盟友,让共同对华施压的联盟自食其果。”

这种指责强度几乎前所未见,却也反映出欧洲在贸易议题上遭遇的当头棒喝。

原本寄希望于美国继续带头对华施压,但却率先挨了美国的一顿重拳。

特朗普如此“无差别打击”,或许是想巩固国内选民,显示强硬立场。

然而他的政策执行方式过于激进,令盟友关系急转直下。

欧盟心里不爽,既不能在对华问题上继续“一条心”,也不能坐视内部企业遭受巨大损失。

华盛顿和布鲁塞尔的这道裂痕,短期内难以愈合。

当欧洲尝到来自美国的关税苦头后,势必会寻找新的合作伙伴。

2025年3月欧盟委员会果断通过了《欧亚互联计划》,重点和亚洲市场加强基建与投融资合作,中欧货运班列量一下子激增了64%。

德国巴斯夫湛江基地二期项目进展顺利,比原定计划更早启动了投产仪式。

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所长王朔的话说:“特朗普的贸易霸凌举动,反而让欧洲重新审视对华关系。

当欧盟再次冷静下来,看到中欧之间在绿色能源、数字化建设上的潜在互补,一些过去因为和美国步调一致而被忽略的合作机会就浮出水面。”

事实证明美国政府的这种自乱阵脚,让原本以遏制中国为目标的美欧联盟开始分崩离析。

对华施压的‘大网’还没织得牢固,就已在自身政策的反噬下四分五裂。

二、东南亚战略支点的戏剧性倒戈

2010年代末起,美国就一直盯紧了东南亚,尤其是越南这颗“冉冉升起”的经济明星。

等到了拜登执政时期,这种关注变得更加系统。

2024年拜登亲赴河内,硬是将美越关系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甚至就芯片封装技术转移与越方签署谅解备忘录。

更令人瞩目的是,金兰湾的美军设施扩建协议也低调落地,让外界感叹美国意图深度插足南海事务。

这些动作为拜登的对华遏制补上了关键一环,他希望把越南打造成为转移产业链的首选地,从而达成一举多得的目标。

既可分割中国供应链,又能在军事层面对华施压。

到2024年底,美越贸易额一路攀升至1496亿美元,越来越多的美资企业投资河内证券市场,持股比例冲到了21%以上。

这一套组合拳,成功把越南拉近了华盛顿的经济与安全轨道。

不过当特朗普在2025年2月签署了名为《东南亚公平贸易行政令》的文件后,东南亚的局面瞬间翻转。

他给越南的电子、纺织出口在美国市场上加征了高达46%的惩罚性关税!

最要命的是,这一刀不仅砍向了越南本土企业,同样波及了在越南设厂的跨国公司,比如三星、耐克等巨头,全被“误伤”到。

有传言称,越南工贸部长阮鸿延一度赴华盛顿紧急求情,结果在白宫会面时,特朗普干脆当场撕毁谈判纪要,还甩下一句“你们就是在薅美国羊毛”,吓得越方代表团一时语塞。

越南VTV电视台全程报道了此事,在越南国内激起强烈的民族情绪,公开抗议美国出尔反尔者比比皆是。

一时间美越关系风雨飘摇,任何前期合作的势头都被浇上了冷水。

就在美越互不待见、陷入尴尬阶段之时,中国和越南却迎来了“同志加兄弟”式的再度升温。

2025年3月中越双方签署了《北部湾自贸区升级协议》,将农产品配额扩大了三倍,进一步放宽了越南农货出口中国的审批流程。

与此同时中国企业也开始承建河内—海防高速铁路,正式破土动工。

防务合作方面也在升温。

越南国防部长潘文江于2025年4月访华,双方顺利恢复了南海联合巡逻机制。

另一边,美国智库CSIS从卫星图像分析判断:金兰湾美军设施扩建项目已经全面停摆。

显而易见,特朗普突然祭出的贸易惩罚,不仅让美国失去了越南这个难得的伙伴,更把越南重新推回了与北京携手的发展轨道。

“后院起火”这四个字,大概会在特朗普耳边环绕许久。

三、俄乌棋局“失控”

拜登当政时,虽然在国内经济和科技制裁上面临诸多阻力,但在俄乌问题上,他展现了更为老辣的手腕。

2022到2024年,美国对乌克兰的军援高达437亿美元,同时联合欧盟推出九轮对俄制裁,竭力逼迫欧盟成员国摆脱对俄罗斯能源的高度依赖。

数据显示,原本欧盟40%的能源进口来自俄罗斯,到2024年底已降至11%。

再加上对北约东翼的大规模部署,波兰境内的美军基地甚至被扩建成“欧洲最大的军事枢纽”,形成了东方“反俄”堡垒。

德国在北溪二号项目上被迫全面退让,彻底断了自己与俄罗斯的最便捷能源通道。

对拜登来说,尽管招致欧洲一些民众的不满,但至少在表面上牢牢绑定了美欧阵营,一同挟制俄罗斯,为美国遏制中国的全球战略腾出了手脚。

然而在特朗普接棒后,这种对俄持续高压的模式骤然逆转。

2025年3月,他私自在记者会上宣布“全面冻结对乌援助”,同时放出风声称要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控制权,以换取莫斯科方面的“某些让步”。

据了解,这一系列举动让美德法三国领导人紧急通电话,紧接着在布鲁塞尔和慕尼黑展开“闭门密室会议”,试图挽回局面。

乌克兰方面的反应更是激烈。

泽连斯基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直接播放了一段特朗普的录音,里面清晰可闻“乌克兰该割让部分领土谋求和平”的言论,让全场哗然。

欧盟27国代表几乎是集体起身退场,短短几分钟内,场面陷入了彻底的混乱,西方内部的脆弱同盟关系一览无遗。

这种荒诞又戏剧化的“停战闹剧”,释放出两个信号:

一来,美国内政的分裂并非只局限于经济或贸易方面,而是直接冲击着华盛顿的整体外交信用;

二来,欧盟对美国的信任再度受到重创,俄乌战局也因此走向新的不确定性,甚至可能打开更大规模的地缘冲突隐患。

当美国与欧洲和东南亚盟友都出现各种裂痕时,中俄关系却趁势迎来了新的窗口期。

2025年,两国签署了《远东能源超级协议》,俄罗斯对华原油出口增至每日250万桶,同时中国企业获得北极LNG项目30%股权。

加之双方还在军事防务领域互动频频:北部战区与俄太平洋舰队搞了场“海上联合-2025”演习,甚至将055型驱逐舰开进了鄂霍次克海。

美国国务院对此大为恼火,批评这是在“动摇西太平洋力量平衡”。

可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内却并未拿出像样的反制办法——一面想跟俄罗斯和解,一面又无法阻止俄在远东和青藏高原周边与中国达成更深层次的互利合作。

对华遏制本是美国多年来的既定路线,然而在特朗普手里却变成了各种混乱信号交织的局面,最终只能看着中俄越走越近。

结语

在这场跨越了两届政府、牵动多方利益的对华策略之争中,我们看到了美国内部结构性的矛盾:

拜登苦心经营出的“联盟封锁网”,被特朗普一顿横冲直撞给扯得四分五裂;

而特朗普的种种极端动作,看似在回应选民的焦躁,却又在无形间瓦解了华盛顿的国际威望。

IMF2025年4月的报告指出,中国占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已升至35.7%,友岸外包更让跨国公司成本徒增23%。

当政治游戏变成相互拆台,美国还能凭什么稳住全球霸权?

或许正如有人所言:“最大的敌人也许并不在外部,而在内斗的漩涡之中。”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资料:

特朗普上任前宣布撤销拜登所有行政命令. 新华社视频账号.

[2025-01-21]

美国迎来多个噩耗,局势急转直下,特朗普担心的事,还是来了. 环球网.

[2025-03-17]

0 阅读:926
评论列表
  • 2025-04-22 09:47

    美国就像一个神经不正常的拳击冠军,欧盟想借他的力量,可要常常挨他的打。是应该好好想一想了,神经不正常的拳击手还是离远点好。

  • 2025-04-22 17:05

    要不说是川建国同志呢?接着作妖吧!步子再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