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状元有多难?我祖上清代出了26个进士,一个状元都没有

长江古今谭 2021-12-14 20:32:39

先来个凡尔赛体:我祖上清代出了26个进士,竟没一人进前三,更别提状元了。

还真不是吹牛,我乃登州府福山县王氏家族(本地为和其他王氏区别,称河北王氏),家族溯源的话可追溯到“琅琊王氏”。

据康熙三十年编纂的《王氏宗谱》记载,福山县王氏家族的始祖王忠,云南大理府云南县鸡头村人,于洪武年间出任登宁场盐大使,居住在古现集河北村。娶妻生子,繁衍至今已近三十世。“甲骨文之父”王懿荣是十六世,我是十八世,十八世在村里算高辈分了。

王懿荣

我们王家在清代260年的时间跨度中,就有26人中进士,平均10年出一个,科甲联第,功名辈出,绝对是顶尖的科举世家。

有清一代,在进士人数上超过福山王氏的只有青州府王士祯一族(30)。其他家族进士总和高于20 位的只有5家,分别是顺天府的沈树本一族(26),杭州府陈乃赓一族(25),安庆府方苞一族(22),河间府边瀹慈一族(21),常州府刘跃云一族(20)。

可惜的是,我们王家虽然出了这么多进士,但都没能进前三,可见古代中状元有多难。

因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最为完善,所以就以明清时的科举历程,看看状元需要闯过多少关卡,才能独占鳌头。

第一大关:童试

童试又称童生试,是地方组织的由童生(未入学学子的统称,和年龄无关)参加的考试。

童试又有三个小关卡:县试、府试、院试。

县试在县城举行,由县官主考,考五场,头名称县案首,前10名称前列。

府试也称州试,在府城由知府主考,规程同县试,头名称府案首,府试和县试都是前10名称双前列。

院试在省城举行,由提学官(明代)或省提督学政(清代)主考,院试三年二考,最后被录取的称为生员,也就是俗称的秀才。

如果在县试、府试、院试中都考了第一名,称为“小三元”。

那么在明清考个秀才难不难?难!实在太难了。明代县试的录取率在10%左右,府试再从这些人中录取百余名,最后的院试再从其中录取一半。

清代童试录取率比明代还要低,整个算来只有1%。这也难怪曾国藩连考了七次才中秀才,天王洪秀全干脆不考了,造反自己选状元。

第二大关:乡试

考中了秀才,就有了入闱乡试的资格。乡试是省级考试,因在八月举行,又称为秋试、秋闱。

乡试正常是三年一次,由朝廷选派翰林或者内阁学士到各省任正副考官,主持乡试。省城举行乡试的地方被称为贡院。

中国最大的贡院

乡试中式的就称为举人,举人头名称解元,“唐解元一笑姻缘”,唐伯虎也在乡试中一举夺魁。

古代称“金举人,银进士”,“科举系统中,竞争最为激烈的一级考试是乡试。”明代的乡试录取率平均在4%,而会试则是10%。

第三大关:会试

会试因举人会集到京城考试而得名,三年一次,因在二月考试,也称春闱。

考试由礼部主持,由进士出身的大学士、尚书以下副都御史以上官员出任主考官。会试时间在二月初九、十二日、十五日,一共考试三场。

会试中式者称“贡士”,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第四大关:殿试

会试一个月后,在皇宫大殿上举行殿试,重新排定贡生的名次。明朝殿试在紫禁城的奉天殿(今太和殿)由皇帝本人亲自支持,清朝1789年改为在保和殿举行。

殿试的考试内容只考策问。试卷先由读卷官轮流传阅,筛选出若干佳卷,最后再由皇帝定夺。

最后中状元运气成分很大,皇帝的个人喜好对最后的结果影响很大,比如长相、名字等都可能让你与状元无缘。

中国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就是因为名字吉利,而被慈禧选中的。

讲到最后,大家也都知道了中状元的难度了。不过也还是有几个考霸,能够做到“三元及第”,乃至“连中三元”的。

而最牛的考霸是明代的黄观,他在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均考取第一名,被叫作“六首状元”,真是状元中的状元。

8 阅读:4887
评论列表
  • 2021-12-15 08:52

    中进士了的水平都差不多,前三就只能看出生,年龄长相运气了

    。。。 回复:
    也看老师,看字体,看思维,看心理
    和谐 回复:
    有一部分原因,人为因素
  • 2021-12-20 21:18

    见过一个老坟,姓吴,一生经八考,考上不上一个秀才,真的挺难

  • 2021-12-25 20:07

    这有什么稀奇的,我们家从90年开始买彩票,每期必买,只中过几个几十一百的,稍微大一点的奖从来没有中过。

  • 2021-12-16 23:06

    父子状元,祖算宰相,我们老梁家祖上也曾反光过[得瑟]

    用户33xxx26 回复:
    梁什么?
    林浪 回复:
    梁冬什么?[呲牙笑]
  • 2021-12-16 23:44

    我祖上黄帝[呲牙笑]

  • 2021-12-22 22:03

    有可能我们是一支人哦,我们家族的辈分是:光时懿献景,祖上在南京做官

  • 2021-12-14 22:43

    编得用心,一看明白!👍

  • 2021-12-17 19:32

    我家也是,几十个进士,没有状元,有个探花

  • Li 3
    2021-12-18 11:37

    祖上明正德年间进士

  • 2021-12-22 13:56

    宋朝祖上出过一个状元,不容易,全国才80多万人,历史上一共才三四百状元,按人口基数,真不容易。

    飞机王 回复:
    全国80多万人?
  • 2021-12-21 00:40

    我祖上似乎也出过进士和巡抚,但我就是把他们摁在家谱里,不让他们出来张扬,更不张扬此事。巡抚算个啥,可能就是巡逻和抚慰别人的营生,我对老家主持家谱编撰的某族老如是说,他听了气得牙痒痒,但没当场发作,就当我是大文盲。

    李志远 回复:
    [点赞]
  • 2021-12-14 23:04

    明代县试的录取率在10%左右,府试再从这些人中录取百余名,最后的院试再从其中录取一半。

  • 2021-12-15 22:40

    黄观最后被强人朱老四给除名了,有点可惜

  • 2021-12-18 07:32

    总共才有一百一十多个状元,所以你以为呢?

  • 2021-12-20 18:52

    咱们是福山老乡。我家是福山陈氏,出过不少进士,先祖曾做过吏部侍郎。

  • 2021-12-23 21:11

    能再离谱点?像孔子这种世代衣食无忧的家族,2500年也才传80多代,你们家300多年传30代?都是下猪仔吗?

    Caesar 回复:
    你觉得孔子孟子钱学森家这些大世家没你家生活条件好?生的没你们快?
    Caesar 回复:
    大哥,稍微动点脑子好么,以前人从十多岁生到四五十岁,你们这支代代都是在10多岁就把男孩生出来了?持续20多代?那你解释下你们怎么从唐朝到康熙八九百年也才生20多代吧,康熙以后人均🐷仔?300多年生20代?
  • 2021-12-17 19:14

    看来你家可能长相不太好[呲牙笑]

  • 2021-12-14 21:14

    也就是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也就是这样!

    浪哥 回复:
    兄弟,看比例,是清华,清华硕士,清华博士
    咕咕达 回复:
    严格来讲,状元难度高于两院院士,省高考状元难度还低于解元,毕竟后者几年才一次
  • 2021-12-18 15:36

    [鼓掌]清朝祖上出了个状元。

  • 2021-12-18 05:10

    为什么清朝还会灭亡

  • 2021-12-16 23:07

    父子状元,祖孙宰相,我们老梁家以前也曾显赫过

  • 2021-12-20 04:00

    古时实际上是选拨官员,比现在规范,层层考中者大多饱学之士!

  • 2021-12-20 21:18

    原来都是汉奸![笑着哭]不知道阁下是嫡出还是庶出?[笑着哭]

  • 2021-12-24 23:33

    祖上乾隆七年进士[点赞]

  • 2021-12-25 08:20

    那时文科生牛批!

  • 2021-12-26 20:36

    二十六个汉奸我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