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下午,乒乓球奥运冠军马龙、许昕、刘诗雯、李晓霞走进云南师范大学体育馆,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故事、奥运精神,为大学生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

李晓霞:
雄鹰和蜗牛能到达金字塔尖
首先分享的是乒乓球全满贯得主李晓霞,她现在是沈阳大学体育学院教师。“我最喜欢的动物是蜗牛。”李晓霞从动物视角切入,很快吸引了学生们的目光。

“我一直觉得有两种动物能到达金字塔尖,一种是雄鹰,另一种就是蜗牛。雄鹰有超强的飞翔能力,蜗牛有坚强的攀登精神。”李晓霞顿了顿,接着说,“雄鹰的能力是天赋,但蜗牛呢,一个小雨点都能把它打回起点,但它依然能一步步爬到塔尖,这样的精神更像体育精神,那就是——永不言败、勇往直前。”李晓霞的比喻引来现场雷鸣般的掌声。
李晓霞称,自己退役后,仍然投身于教育,期望能够在校园中与老师以及同学们分享这种运动精神,弘扬勇往直前、团队协作的乒乓球精神。“我们都是一代一代地将乒乓球传递下来的,希望我们能够在前辈的基础上,继续传承乒乓球文化。”
李晓霞还表示:“没有祖国的培养,就没有我的今天。乒乓球让我有了巨大的成就,希望能够将体育精神和乒乓球文化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能够喜欢上体育,爱上乒乓球这项运动。”
刘诗雯:
心中有梦想,坚持下去一定会迎来高光时刻
接下来分享的是刘诗雯,她现在是国际乒联运动员委员会主席。

“能成为中国乒乓球队大家庭的一员,为国争光是自己最大的荣幸。我从来不太敢提自己的成绩,因为中国乒乓球队最不缺的就是冠军。”刘诗雯称,“我的运动生涯跌宕起伏,有过高光,也有过低谷,但我觉得,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及战胜困难的信念,只要你心中有梦想,然后坚持下去,在未来的某个瞬间,你一定会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真正的强大,不是永不跌倒,而是跌倒后爬起来的次数。”刘诗雯鼓励广大学生,在训练时要坚持不懈,日复一日地努力练习战术、体能,提高心理抗压能力,充分了解对手。她还强调,要不断“打磨细节,不断完善自己”,要重视日常的点滴积累,只有“做好一点一滴,到赛场上才可能会迸发出意想不到的潜能”。
许昕:
只要大家能够拧成一股绳,冠军一定属于中国
第三个分享的是许昕,他一上来就开始揭秘自己的绰号。

“人们叫我‘大蟒’,这跟我的打法风格有关,因为蟒最大的特点是一旦目标出现,就会锁定目标,绝不让目标逃走。我的打法也是这样,一直纠缠对手到最后,直到对手破防,那我就有了机会。”许昕的幽默让现场笑声一片。
“‘人民艺术家’的称呼,可能是说我打球有观赏性,因为从我开始接触乒乓球,就经历了对直板不利的改革,所以我只能去另辟蹊径,去尝试别人想不到的技术和打法。可以说,创新、智慧非常重要,每个人都可以挖掘自己的潜能。”许昕话锋一转,“我觉得自己在球队的作用就像‘润滑剂’,因为我特别喜欢团队作战,喜欢和大家一起去赢下比赛。我始终相信,只要大家能够拧成一股绳,冠军一定属于中国。”
马龙:
竞技体育没有平局,要么接受失败,要么全力争胜
最后分享的是参加了4届奥运会、获得了6枚奥运金牌的马龙。

当主持人抛出“拿了这么多冠军,您觉得哪个冠军最难拿”的问题时,马龙笑了。“哪个冠军都不容易,小区(乒乓球)冠军都不容易,想成为冠军,就得一步一步脚踏实地,才有机会面对更大的挑战。”
谈到“自律”与“认真”的话题,马龙说:“从小打球到现在,我对乒乓球的感情,让我绝不允许自己拿这个饭碗开玩笑,所以我每次面对训练、比赛,都会非常珍惜,都会努力做好,因为竞技体育没有平局,你要么接受失败,要么全力争胜。我觉得自己算是一个面对输赢时,愿意去全力以赴争取胜利的人。”
“龙队”并不讳言自己36岁的年纪。“像詹姆斯、C罗、梅西、德约科维奇,他们依然在各个领域保持高水平,因为大家训练更加科学了,可以通过不断的身体训练及康复,让机能下降变得缓慢,我觉得这是可以做到的。”
马龙希望青少年在成长路上,珍惜每一次可以成功的机会。“要不断突破自我极限,完成自我挑战,明确目标、脚踏实地,勇攀高峰。”
来源:都市时报
全媒体记者:杨理锐、黄毅
实习生:杨宗兰、马小菲
编辑:姜蕾
审核:杨理锐
二审:钟玲
终审:彭德光
功成名就奥运会冠军确实有资格给大学生讲课,个个身家过亿,现在大学生找个工作都卷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