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最强大的科技企业,各个国家对于华为的态度也是十分矛盾——一方面华为的发展开始威胁到如爱立信、诺基亚等老牌巨头的生存,另一方面则是华为所提供的优秀服务、成本更低廉的5G建设方式以及大量的工作岗位。
所以这也就导致了很多矛盾情况的出现,例如最近欧洲的做法就是这样。先是欧洲内部市场专员布雷顿(Thierry Breton)要求欧盟成员国在限制华为一事上达成更大范围的共识。要知道目前已有10个国家参与到禁售或者限制华为的行列,而欧盟共有27个加盟国家。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一旦布雷顿的提议得到通过,那么也将使得华为有失去欧洲市场的风险。
但就在布雷顿(Thierry Breton)表态之后不久,欧洲却又传来截然相反的消息,根据财富时报的新闻显示,欧洲邀请华为加入欧洲地平线项目,并参与到包括人工智能、6G等高科技技术领域的研究。
地平线是欧盟规模最大的科研与创新框架计划,总预算超过950亿欧元,将在包括人工智能、云计算、智能驾驶、6G等前沿科技领域进行研究,能够获邀加入地平线项目的企业都是在各行各业中取得卓越成绩的企业。从这个角度来说,作为全球通信领域技术的执牛耳者,华为参与到这个项目也是必然的结果。
这也反应了欧洲目前的矛盾心理——一方面在老美的压力之下,他们也在尝试增加对华为的限制;但是另一方面在诸如6G等领域上,他们又没有能力绕过华为的技术,甚至十分依赖于华为。
同时华为还为欧洲带来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根据数据统计显示,华为给欧洲带来了22.43万个工作岗位,创造了56亿欧元的税收并贡献了128亿欧元的GDP增长。
同时华为的快速交付能力也为欧洲5G网络的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例如德国是欧洲众多国家中5G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其5G网络覆盖到了94.8%的人群,也是欧洲中5G建设最为完善的国家。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选择华为成为5G合作伙伴,占据5G无线接入网络超过59%的市场份额。
欧洲对于华为摇摆不定的态度,也是华为技术实力的体现。虽然遭受断供,收入也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但是华为依然没有放弃基础技术的研究。根据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22年,华为研发人员约11.4万名,占总员工数量的55.4%。研发经费支出约为1615亿人民币,占到全年总收入的25.1%,再创新高。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华为掌握的通信专利总数已经超过11万项,在5G专利领域也以9000项专利位居全球第一。在科技世界中,技术就是话语权,只要能够把核心技术掌握在手中,即使遇到一时的挫折,华为也有能力开创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