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不买房,5年后房子是"黄金价"还是"大葱价"?马光远一语惊醒梦中人!

听我说八卦了 2025-02-09 21:40:29

房子到底还值不值得买?先看这组扎心数据!

2024年全国法拍房数量突破600万套,比疫情前暴涨30倍。深圳宝安某小区二手房挂牌价从8万/㎡跌到5万/㎡,业主群里每天上演"割肉大赛"。另一边,杭州未来科技城的新盘开盘即罄,销售举着喇叭喊:"最后一套,全款优先!"这冰火两重天的场景,像极了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前的征兆。

马光远说:"房地产的底层逻辑早变了,以前闭着眼买房都能赚,现在睁大眼都可能掉坑里。"这句话直接戳破两个幻想:房子永远涨的惯性思维,和国家一定会救市的路径依赖。就像2015年股市5000点时,所有人都觉得能冲上10000点,结果呢?

 

---

二、三大历史拐点,正在改写楼市命运!⏳

1. 人口悬崖已到眼前👶️➡👴

2023年新生儿902万,比1990年少了1000万。这意味着:

- 2035年大学招生要关停50%学校(参考日本少子化经验)

- 2040年婚房需求直接腰斩

- 现在花500万买的学区房,20年后可能白送都没人要

2. 城镇化踩下急刹车🏙️

城镇化率65%的魔咒已现——日本1990年城镇化率77%时房价崩盘,美国2006年80%时次贷危机爆发。现在农民工宁愿在县城送外卖,也不去北上广当"电池人",这比任何调控政策都致命。

3. 财富锚点大转移💰

2015年居民财富68%在房产,2025年可能跌破50%。看看这些新宠儿:

- 北京中产开始囤金条(2023年金价涨了15%)

- 深圳程序员组团买比特币ETF

- 江浙老板集体转战东南亚厂房

马光远说得犀利:"当菜市场大妈都讨论REITs时,房地产就真成夕阳产业了。"

---

三、五年后的房价剧本,早被这三大规律剧透!🔮

1. 钻石地段VS白菜郊区💎🥬

参考纽约曼哈顿和底特律的百年分化史:

- 上海陆家嘴、深圳南山还会是硬通货

- 郑州航空港、武汉长江新区可能重蹈"鄂尔多斯鬼城"覆辙

2. 老破小加速死亡💀

住建部新规要求2025年前完成老旧小区改造,但看看现实:

- 北京劲松小区加装电梯吵了3年没下文

- 上海虹口二级旧里拆迁补偿骤降30%

- 没有学区的老房子,正在变成"不动产"

3. 租赁时代凶猛来袭🏡

德国住房自有率46%,年轻人租房结婚是常态。我们正在复刻:

- 保租房五年要建900万套(足够装下整个澳大利亚人口)

- 杭州已试点"租购同权",租房也能上学区

- 00后更愿意花5000块租淮海路公寓,而不是还3000块燕郊房贷

---

四、马光远的三条生存法则,字字带血!🩸

1. 别信"核心资产永远涨"的鬼话

东京银座房价跌了20年,香港中环写字楼空置率16%。没有永远的核心,只有流动的价值。

2. 把房子当消费品,别当提款机

参照汽车折旧规律:首年15%,三年35%。花500万买房和买奔驰S级,本质上都是消费。

3. 准备好五年现金流

日本房东现在要倒贴200万日元请人住房子,中国未来可能出现"你帮我还贷,房子白送你"的魔幻剧情。

---

五、终极答案:2025年该不该买房?🤔

黄金价区域(自住可买):

- 北上深15分钟地铁圈内的新房

- 长三角/珠三角产业链核心区

- 有三甲医院+重点小学双加持

大葱价预警区(碰都别碰):

- 所有"XX新城"概念区

- 高铁半小时外的"睡城"

- 开发商疯狂打折的工抵房

马光远最后补刀:"未来能保值的不是房子,而是房子承载的稀缺资源。就像LV包值钱的不是皮革,而是那个logo。" 所以别再问房价涨跌,要问自己:买的到底是水泥壳子,还是捆绑在房子上的城市红利?

---

后记:1998年房改时,没人相信北京房价会破万;2008年金融危机,专家说房价要崩;2015年去库存,韭菜们笑看空头被打脸。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总是押着相似的韵脚。这一次,你是要做被惊醒的梦中人,还是装睡的人?

0 阅读:72

听我说八卦了

简介:人间屁事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