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最让人头大的不是选风格,而是这些“小顺序”!
先装门还是先铺地板?
我家装修时为这事儿和工人吵了三回,邻居说“装反了”,朋友说“听我的”,最后才发现,这事儿真没想象中简单——有人装完门发现门缝漏风,有人铺完地板被装门师傅刮花了,更有人因为顺序搞错多花了半个月工期……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到底怎么选才不踩坑?
先装门还是先铺地板?两派各有“血泪史”身边装修过的朋友,十个里八个都在这事儿上栽过跟头。
有位大姐跟我吐槽:“我家先装了门,结果铺地板时发现门套和地面留缝太大,风一吹‘呼呼’响,后来找师傅加地垫才勉强解决。”另一位大哥更惨:“我先铺了地板,装门时工人没保护好,地板被电钻划了道大印子,商家说不在保修范围,只能自认倒霉。”
从装修师傅的经验来看,先装门和先铺地板各有优劣。

先装门的好处挺实在:一是保护地板,装门时的胶渍、木屑、工具碰撞都落在水泥地上,不会直接伤到娇贵的木地板;二是踢脚线更贴合,装完门套再铺地板,踢脚线能严丝合缝地卡在门套边,不会留丑丑的缝隙。
但问题也明显——没铺地板时,根本不知道门要留多高的缝!
留大了漏风漏光,留小了关门蹭地板,后期调整得拆门刨边,费时又伤门。
先铺地板的优势更“精准”:地板铺完,门的离地高度一目了然,5-8毫米的缝隙刚好,隔音又不蹭地;而且地板安装快,门定制周期长(通常要1个月),先铺地板能同步等门到货,不耽误工期。
但风险也高:装门时工人来回走,地板容易被划伤;木灰、胶渍粘在地板上,清洁起来费劲;更麻烦的是踢脚线得等门装完再补,可能得让地板师傅二次上门,多花人工费。
别硬选!关键看“地板类型”和“工期”其实这事儿没标准答案,最聪明的做法是“看地板类型选顺序”。

如果是实木地板——优先先装门!
实木地板软,一不留神就会被工具划伤,后期修补难如登天。
先装门的话,装门时的冲击、碎屑都在水泥地上,地板能“毫发无损”。
但记得提前告诉装门师傅地板厚度(包括龙骨+地板),让师傅留缝时“宁大不小”——缝大了加个地垫遮丑,缝小了就得拆门返工,太折腾。
如果是强化/复合地板——灵活选顺序!
这两种地板耐磨抗造,装门时就算有点小刮擦,擦一擦也不明显。

这时候可以优先考虑工期:如果门还没做好(比如定制周期长),先铺地板等门到货,装门时直接按地板高度留缝,精准又省时间;如果门已经做好了,先装门再铺地板也没问题,反正地板耐造,不怕轻微磕碰。
网友的“血泪经验”:这些细节别忽略!逛了一圈装修论坛,发现大家踩的坑基本都在细节上。
有位网友说:“我先铺了地板,结果装门时工人没铺保护膜,地板被电钻划了道印子,商家说‘人为损坏不保修’,只能自己花钱换了块板。”还有人吐槽:“先装门时没说地板厚度,师傅留缝太小,关门总蹭地,最后花200块请师傅拆门刨边,心疼死!”
总结下来,不管选哪种顺序,这3件事一定要提前做:1. 沟通!
沟通!
再沟通!

装门师傅和地板师傅要提前对好“地板厚度”“留缝要求”,别等装完才发现“尺寸对不上”;2. 做好保护!
先铺地板的话,装门前一定要给地板铺保护膜(厚纸板或珍珠棉),别让工具、胶渍直接接触地板;3. 留缝宁大不小!
不管先装哪个,门缝留5-8毫米最保险,大了能加地垫,小了只能拆门返工,成本差十倍!
装修哪有“标准答案”?适合自己的才是对的其实装修这事儿,哪有什么“必须先装门”或“必须先铺地板”?
关键是根据自家情况选最省心的方案——实木地板怕划,就先装门;强化地板耐造,就看工期选顺序;实在拿不准,找个靠谱的装修师傅,把需求和预算一说,他准能给你支个“最优解”。
说到底,装修不是“照抄作业”,而是“量体裁衣”。
我们纠结顺序,不就是想少踩坑、住得舒服吗?
想通这一点,不管先装门还是先铺地板,只要提前沟通、做好保护,都能装出满意的家。
毕竟,家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挑刺”的——你说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