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外长抵德参会,在中美关系问题上划红线,3句话说透中方态度

袁周院长 2025-02-21 10:50:52

环球网消息,当地时间2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并在开幕式首日发表了“中国专场”演讲。这也是中方首次在慕尼黑安全会议开幕式发表演讲,这说明在今年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中方的态度已经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焦点。这也说明中国的全球影响力,正在稳步上升。

王毅外长在会议期间,第一个见的是哈佛的一位教授,至于国家层面则相继见了德国外长、乌克兰外长和奥地利临时政府总理兼外长等人。

另外,王毅外长在接受媒体关于中美关系的提问时,就亮明立场的表示中方愿意在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基础上,同美国构建稳定、健康且可持续的双百年关系,找到两个大国在新时代下的正确相处之道。

与此同时,中方也用3句警告性的话语说透了中方的态度和立场,给美国划红线。

王毅外长强调,如果美方执意打压中国、遏制中国,我们必将奉陪到底;必将坚定反击美国的单边霸凌行径、必将捍卫中国的国家主权、民族尊严和发展权利。

这也是给未来不确定性的中美关系定格调,同时也是在给接下来有可能上演的中美代表会面定调。

美总统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美国优先”在全世界范围内卷土重来。尽管特朗普收割的目标包括世界上所有国家,但中国依旧是其中的核心目标。

特朗普在第一任期里,就将矛头指向中国,并导致了中美爆发“贸易战”。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其行事作风夸张,没有任何可预测性,这必然会给中美关系带来新的冲击。

可以确定的是,在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措施打完,以及俄乌战争走向结束之后,特朗普的头号目标会被放在中国身上。即便到时候会有新的美国总统上台,也不会改变这一事实。

拜登在任内总是表示,美国对华政策的目标并不是打压和遏制中国的发展,打断中国的发展崛起进程,而是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将中国当成是一个所谓的国际秩序“破坏者”。

但实际上,美国通过制造这一莫须有的理由,无所不用其极地对中国进行打压和遏制,从贸易到制造业,从政治到军事,从科技到生物战都是如此。

美国这样做的目的,就是维持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因为美国是规则的制定者、是舆论的掌控者、是财富的收割者,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美国不会允许一个能够挑战美国地位的国家出现,不管这个国家是对手还是自己的盟友,都不会有所变化。

所以,中国对美国的打压行动必须要划出红线,让美国清晰地看到,一旦越过雷池,就必须要为此付出代价,也必然会影响中美关系的稳定,以此让美国三思而后行。

王毅外长在这次慕尼黑安全会议中的表态,也向全世界传达了中方对美国加税政策的态度。如今的中国已经不是百年近代史的那个中国,美国再也不能从实力地位出发和中国对话。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王毅外长的表态,也是吹响了反对美国霸权的号角。中国之所以成为今年慕尼黑安全会议的“主角”,最大原因就是特朗普政府在贸易方面的不确定性,正给全球贸易带来不利影响。

特朗普加征的普遍性关税政策,导致全球经济发展都将因此受影响,供应链的稳定性也会出现问题,全世界都在寻找避免特朗普普遍性关税政策对本国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的办法。而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有义务呼吁全世界共同抵制美国贸易霸权主义的单边做法。

除此之外,特朗普奉行“孤立主义”,上台之后又是各种“退群”,这给诸如全球气候问题、全球卫生健康问题、经济问题的解决带来了阻碍,这损失的不仅仅是一两个国家的利益,而是全世界的共同利益。

王毅外长划出的红线,不仅仅是中国对美国划出的红线,也应该是全世界对美国划出的红线。毕竟天下苦美久矣!

0 阅读:23

袁周院长

简介:军事专家,特约军事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