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王朝是距离我们现在最近的一个封建王朝,她有大量的史实资料供我们翻阅、供我们了解,这是其他封建王朝难以相比的。清王朝在政治上把中央集权做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经济上执行“闭关锁国”……最终,走向了衰败灭亡。
清朝的衰败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究其根本还是内部政治的僵化、经济的崩溃、军事的衰落、思想的停滞和社会矛盾的不断激化,再加上外部的列强侵略,加剧了其衰败灭亡的进程。
清朝在政治上继承并发展了明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皇权高度集中,直接导致官僚体系僵化,腐败现象严重。官员们为了自保,往往不敢提出改革建议,导致政治决策效率低下。以乾隆皇帝统治后期的权臣和珅贪污案为例,其家产相当于清朝20年财政收入,坊间更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这暴露了官僚体系的系统性腐败。另外,清朝是满族建立的政权,虽然一直在尝试化解,但满汉之间的矛盾始终都是存在的。满族统治者对汉族官员和民众的压制,导致社会不满情绪积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政权的合法性。
在清王朝统治时期,土地兼并与小农经济的破产以及闭关锁国政策就像“两只大手”牢牢地扼住了其经济发展的咽喉。在清嘉庆年间爆发的白莲教起义(1796-1804年),因土地兼并太过严重导致数百万流民加入起义,清政府耗银2亿两镇压,一下子将本就孱弱的财政推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为达成统治目的,乾隆皇帝在1757年颁布了《一口通商令》,仅留广州十三行对外通商,大力限制中外交流,使得清王朝统治时期的中国永远的错失了工业革命的窗口期。
如果说政治的僵化和经济的崩溃都是间接因素,那么清王朝军事力量的衰落便是直接体现。清朝初期,依靠八旗军队的强大战斗力建立了政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八旗军队逐渐腐朽,战斗力大幅下降。到了清朝后期,兵员素质的降低,再加上军队装备落后、训练不足,早已无法应对外部列强的军事威胁。比如在甲午战争(1894-1895年)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暴露出了海军装备(如炮弹填充沙子)、训练和指挥体系的全面落后。在日益加剧的外部压力下,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列强通过一系列战争和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朝开放通商口岸,割让领土,支付巨额赔款。这些外部压力严重削弱了清朝的经济和主权。
大航海时代带动的不只有贸易、经济,还有不同的思想浪潮。在20世纪初,革命思潮在中国迅速传播,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提出了推翻清朝、建立共和的主张。革命党人通过多次起义,最终在1911年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由此不难看出,清王朝的覆灭,既有统治阶级思想的停滞、管理的僵化、经济的崩溃,又有外部列强的侵扰,两者共同作用下,封建王朝统治模式的覆灭或许是必然。
下一步将继续深入探究学习中国历史,欢迎各位朋友或批评、或吐槽、或点赞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