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对华连开2枪,退返我国熊猫,废除中国权利,中方接下挑战书

建木的世界 2024-09-30 04:01:15

芬兰,一个以“千湖之国”闻名的北欧小国,最近却在国际舞台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先是提前退还了中国的旅芬大熊猫,后又在联合国安理会改革问题上发表了一系列针对中俄的激进言论,这一系列举动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猜测。

芬兰,究竟意欲何为?

有人说,芬兰是被迫“选边站队”,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小国难以独善其身。也有人说,芬兰是在“刷存在感”,试图通过激进的外交政策来博取眼球,提升自身国际地位。

真相究竟如何?或许,我们可以从芬兰最近的一系列举动中窥探一二。

2018年1月,两只来自中国的大熊猫“华豹”和“金宝宝”抵达芬兰艾赫泰里动物园,受到了芬兰人民的热烈欢迎。当时,中芬关系友好,“熊猫外交”也被视为两国关系的象征。

然而,这段“跨国友谊”并没有持续太久。2024年9月,艾赫泰里动物园突然发表声明,宣布将提前八年归还这两只大熊猫,理由是动物园无力承担高昂的饲养费用。

这一消息一出,立刻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毕竟,作为中国的“国宝”,大熊猫承载着特殊的政治和外交意义,其去留自然也非同寻常。

表面上看,芬兰动物园的决定似乎是出于无奈之举。根据协议,芬兰每年都需要向中国支付高额的“租借费”和保护费,而近年来,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动物园游客数量锐减,收入大幅下降,陷入经营困境。早在2023年,该动物园就曾向芬兰政府寻求资金援助,但最终遭到拒绝,无奈之下只能选择提前“退货”。

然而,事情真的如此简单吗?

不少分析人士指出,芬兰动物园的决定背后,恐怕还有更深层次的政治考量。近年来,芬兰的外交政策发生了明显转向,开始积极向美国靠拢。2023年,芬兰正式加入北约,成为俄罗斯的“邻国”,并在俄乌冲突中坚定地站在了乌克兰一边,对俄罗斯展开了严厉的制裁。

在这个背景下,芬兰选择提前归还中国大熊猫,很难不让人将其与芬兰的外交转向联系起来。一些观察家甚至将其解读为芬兰在向美国递交“投名状”,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表明自己与中俄“切割”的决心,以换取美国的信任和支持。

信息源:芬兰动物园计划提前归还旅芬大熊猫,中国青年网2024-09-28 。

对于芬兰方面的解释,中国外交部回应称,注意到芬兰方面的说法,认为这是芬兰动物园自主做出的商业决定。这一表态虽然克制,但也不难听出其中的无奈和不满。毕竟,“熊猫外交”本是一段友好的佳话,如今却因为芬兰的“政治盘算”而蒙上了一层阴影,不免令人感叹。

芬兰提前归还大熊猫事件,看似只是一起个案,但其背后却折射出了当今国际政治的复杂和残酷。作为一个小国,芬兰在大国博弈的夹缝中如履薄冰,其一举一动都充满了无奈和妥协。

然而,“选边站队”真的是唯一的出路吗?芬兰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

就在芬兰宣布提前归还中国大熊猫后不久,该国又在另一个国际舞台上引发了关注。

2024年9月底,芬兰总统绍利·尼尼斯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呼吁对联合国安理会进行改革,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建议。

首先,他主张安理会应该扩容,增加常任理事国席位,以便更好地反映当今世界的力量对比。这一点本身并无可厚非,因为联合国成立于二战之后,当时的国际格局与现在已经大不相同,安理会的组成和权力结构也确实需要与时俱进。

然而,尼尼斯托接下来的言论却引发了轩然大波。他建议取消五个常任理事国(美国、俄罗斯、中国、英国、法国)的“一票否决权”,并且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国在联合国的权力过大,需要予以限制。

不仅如此,尼尼斯托还将矛头直指俄罗斯,指责其发动了对乌克兰的“非法冲突”,因此应该被剥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芬兰总统的这番言论,一石激起千层浪,立刻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

支持者认为,尼尼斯托的提议大胆且具有前瞻性,符合联合国改革的大方向。他们指出,“一票否决权”是冷战时代的产物,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今的国际关系。而俄罗斯作为一个“侵略者”,也不配再享有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特权。

然而,更多的声音则是对芬兰总统的批评和质疑。反对者认为,尼尼斯托的言论充满了对中俄的敌意和偏见,完全是在迎合美国的意图,试图削弱中俄在联合国的影响力。他们指出,联合国安理会的改革涉及到国际权力结构的重大调整,需要各方本着平等协商的原则,慎之又慎地进行推进,而不是像芬兰这样,单方面地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更不能够成为某些国家打压其他国家的工具。

那么,芬兰总统这番言论的背后,究竟是出于怎样的动机呢?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这与芬兰的国内政治不无关系。近年来,芬兰国内民族主义情绪抬头,右翼势力崛起,对俄罗斯的不满情绪日益增强。在这种情况下,芬兰政府选择在外交上表现得更加强硬,也是为了迎合国内民意,转移矛盾,巩固自身的执政地位。

另一方面,芬兰也可能是在借机“刷存在感”,试图通过在国际舞台上发出更多的声音,来提升自身的国际地位。毕竟,作为一个人口不到600万的小国,芬兰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十分有限,很容易被其他大国所忽视。而通过在一些敏感问题上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立场,则可以更好地引起外界的关注。

当然,也不能排除芬兰政府是出于“站队”的考虑,才会在联合国改革问题上如此积极地附和美国的立场。毕竟,在当今的国际格局下,美国依然是唯一的超级大国,其影响力无处不在。而芬兰作为一个与俄罗斯接壤的小国,在安全上难免会对俄罗斯存在戒心,因此选择倒向美国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然而,无论芬兰的动机如何,其在联合国改革问题上的做法都难以称得上高明。

一方面,芬兰的提议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取消“一票否决权”和将俄罗斯踢出安理会,这些都是触及到联合国根本架构的问题,根本不可能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而芬兰政府不顾现实,一味地提出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只会让自己陷入被动,也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另一方面,芬兰的做法也损害了其自身的国际形象。作为一个传统上以中立著称的国家,芬兰在国际事务中一贯表现得比较低调和务实。而如今,芬兰却一反常态,频频在国际舞台上“刷存在感”,甚至不惜公开挑衅中俄等大国,这难免会让人觉得芬兰是在“抱美国大腿”,失去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从“熊猫外交”的友好使者,到如今在国际舞台上频频发出不和谐声音,芬兰的转变令人唏嘘。或许,芬兰政府是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博取更多的利益,但他们可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在当今世界,真正的尊重和影响力,不是靠“抱大腿”或是“站队”就能获得的,而是要靠自身的实力和正义去争取的。

芬兰,是该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未来了。

芬兰,夹在大国之间,左右为难。一边是强大的邻国俄罗斯,历史上曾经长期控制着芬兰,两国之间存在着复杂而敏感的历史纠葛和地缘政治矛盾。另一边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芬兰在经济、安全等方面都与西方国家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俄乌冲突爆发后,这种“大象打架,小草遭殃”的感觉尤为强烈。芬兰不得不选择站队,而它最终选择了倒向西方,加入北约,与俄罗斯划清界限。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芬兰的选择可以理解。毕竟,对于一个小国而言,安全是最重要的,而傍上美国这棵“大树”似乎是最为现实的选择。

然而,“选边站队”并非没有代价。芬兰的做法,不仅激怒了俄罗斯,也让中国等国家感到失望和不满。

从经济上看,俄罗斯是芬兰的重要贸易伙伴,两国在能源、林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而芬兰对俄罗斯的制裁,无疑会对其自身的经济造成不小的冲击。

从政治上看,芬兰的做法也让自己的外交空间更加狭窄。过度依赖美国,可能会让芬兰沦为美国地缘政治的“棋子”,在一些问题上失去自主权。

更为重要的是,芬兰的做法是对多边主义的一种损害。作为联合国的创始成员国之一,芬兰本应该更加珍视联合国的作用,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尊严,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为了一己之私,去迎合某些国家的单边主义行径。

芬兰的做法,也给其他中小国家提出了一个警示:在当今世界,“站队”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只有坚持多边主义,走独立自主的外交道路,才能真正维护自身的利益。

芬兰的外交政策将如何演变,我们尚不得而知。但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芬兰都将面临着艰难的选择和挑战。是继续“选边站队”,还是重新回归理性和务实,这将考验着芬兰政府的政治智慧和外交艺术。

芬兰从“熊猫外交”的友好使者,到如今在国际舞台上频频发出刺耳的声音,其转变令人不胜唏嘘。作为一个小国,芬兰的经历也给其他国家提供了一个镜鉴: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独立自主地做出判断,才能真正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0

建木的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