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的H/PJ-11型11管30毫米舰炮——也就是俗称的1130近防炮,似乎成了一个颇具争议的角色。
一方面,它以每分钟发射一万发炮弹的速度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另一方面,却也因为备弹量仅能支撑十几秒钟的持续射击而受到了不少质疑。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只能开火10秒”的近防炮,为何依然被称为无敌的存在。从表面上看,1130近防炮的备弹量确实有限,两个弹鼓总共只有2560发炮弹,按照其惊人的射速,这几乎意味着它只能连续射击十几秒。有人会问,这么短的时间内真的能起到多大作用吗?如果敌人发动的是大规模导弹攻击,难道不是很快就打光了子弹,然后就无计可施了吗?这种观点乍一听似乎很有道理,尤其是在那些习惯了“多多益善”思维模式的人看来,似乎增加更多弹药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如果我们稍微深入一点思考,就会发现事情并非如此简单。我们需要明白,1130近防炮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整个航母编队或军舰多层次、全方位立体防御体系的最后一环。想象一下,在海战中,敌人的导弹首先要突破预警机和电子战机组成的侦察与干扰网,接着要面对战斗机群的拦截,再之后还有驱逐舰上成百上千枚防空导弹的阻击。经过层层筛选后,能够突破这些防线的导弹数量实际上已经大大减少。这时候,1130近防炮的作用就像是守门员最后的一次扑救,虽然时间短暂,但对于那些漏网之鱼来说,却是致命的打击。更进一步说,1130近防炮的设计初衷就是针对最紧急的情况。它不需要长时间连续作战,而是要在关键时刻迅速反应,用极高的射速将威胁扼杀在萌芽状态。就像是一场拳击比赛中的KO(击倒)一击,虽然只是瞬间的动作,但却足以决定胜负。不妨做个比喻,假设你是一名篮球队教练,你的队伍在比赛中处于劣势,此时你应该怎么做?是让所有球员都去抢篮板球,还是派几个快攻高手准备反击?显然,后者更加合理。同样的道理,在海战中,我们不会把所有的资源都押在一个地方,而是通过有效的分配和协同作战,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发挥最佳效果。1130近防炮就像是那几位负责快攻反击的球员,他们不需要整场比赛都在场上奔跑,但在需要的时候必须全力以赴。还有一点不得不提,那就是军舰内部的空间极其宝贵。每一立方米都可能关系到船员的生活质量或是战斗效率。为了给1130近防炮多配几个弹鼓,是否就意味着要削减食物、淡水或者燃油的储备呢?甚至是为了多装几颗子弹,就要少带一架战斗机?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荒谬?事实上,这样的选择不仅不合理,而且完全违背了现代战争中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尽管目前激光武器的发展为未来的近防系统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但现阶段它们还无法达到1130近防炮那样的即时性和有效性。因此,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1130近防炮依然是我国海军不可或缺的最后一道防线。它不仅是高科技产品的代表,更是人类智慧与勇气的结晶。
它告诉我们,有时候并不一定需要更多的东西才能赢得胜利,关键在于如何聪明地利用现有的条件,做到精准出击、一击必中。综上,我们可以看到,1130近防炮虽然只能开火十几秒,但它在特定情境下的表现却是无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