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表明,夏商周三代在嵩山地区建都770年,东西两周在嵩洛建都790年,总共长达1500多年之久,这里自然是天下的中心了。
中国五岳名山中,嵩山的中岳庙独具特色。
中岳庙原名太室祠,始建于秦,此后多次徙置,屡有增建,规模越来越大。
周朝人崇天,《周易》就以乾即天为首卦,这样嵩山又成了天的象征。
重礼乐的周人从礼制上确定了嵩洛地区为天下之中的地位,引而申之,这也是后世称嵩洛所处的河南地处中国,如此说来,中州或中原的由来也许就是这个缘故,现在的河南方言里没存有好或者不好,对或者不对,他们的说法是中和不中。
《周礼》是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始见于《史记·封禅书》,是西周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
在《周礼·夏官·职方氏》有这样记载:“乃辨九州之国……东南曰扬州,其山镇曰会稽。正南曰荆州,其山镇曰衡山。河南曰豫州,其山镇曰华山。正东曰青州,其山镇曰沂山。河东曰兖州,其山镇曰岱山。正西曰雍州,其山镇曰岳山。东北曰幽州,其山镇曰医巫闾。河内曰冀州,其山镇曰霍山。正北曰并州,其山镇曰恒山。”
1973年在嵩山东麓的郑州大河村出土的彩陶片上,曾发现绘有天象的图案,图案有光芒四射的太阳纹和日晕图,还有残存的北斗星象图,这些图案反映出先民们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天文知识。
舜帝就向上天推荐禹成继帝位,舜逝世后,禹为了辞让帝位,给舜的儿子商均,而避居阳城,可是天下诸候推崇夏禹,纷纷离商均而赴阳城,朝见禹,禹于是登上天子之位,国号夏后,姓姒,建都阳城,后又迁往离阳城不远的阳翟,经过考古学家几十年的发掘考证,现在的嵩山南麓王城岗遗址,应该就是当年的禹都阳城。
历史进入公元前1056年,武王伐纣,灭掉殷商之后,他把所获得的商王朝九鼎,安置在洛邑,随后便在姜太公的陪同下,登上嵩山太室之巅,盛大的封禅典礼便拉开了序幕。
巍巍嵩山之上,胜利凯旋的周人,慷慨激昂,周公写诗咏叹道:“多么辉煌啊,伟大的周帮,登上大岳天室,历历山脉,处处峰峦,万千河流汇入黄河,山高水长好风光,普天下的山川神灵,聚集到这神圣的地方,伴随天地,接受祭享,周帮受天命地久又天长”。这声势恢宏,气壮山河的千古绝唱,就是《诗经·周颂》的压卷之作《般》。
公元前110年,一位功业显赫,踌躇满志的人物,向着嵩岳走来。武帝即位不久,便来到洛阳,遥望巍巍嵩山,武帝下昭书说,这里是三代之都,可惜三代已无限遥远,他们的后代难以留存,应该划方园三十里的地方,赐封周室后裔,来供奉他们的先祖的祭祀,这个地方就叫周南。
嵩山西北,洛阳汉魏故城遗址上的灵台,这个长满灌木的土丘,曾经贵为帝都,但如今连残垣断壁也没有剩下些许的地方,是东汉时期的国家天文台,沿袭古制称为灵台,而掌管着中央政府的天文、历法、气象和典祀的太史令就是张衡,担任太史令之前的张衡,通过观察记录了两千多个星体,绘制了中国最早的星象图《灵宪图》,根据自已创立的浑天学说,制造成功世界上第一架观察宇宙星空的浑天仪和测试地震的地动仪,就是这一架地动仪,准确地测出发生在甘肃境内的一次地震,这一项发明比欧州早1700多年,被公认为世界地震仪的鼻祖,还有测定风向的候风仪,度量里往的记里鼓等等。
公元688年武则天登上嵩山,把嵩山改名为神岳,封其神为天中王。
一行名张遂,当武则天在嵩山封禅的同时,张遂却为逃避武氏的淫威而来到嵩山,在会善寺剃度为憎,法名一行。一行在嵩洛地区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子午线的实测,一行与梁令瓒合作于开元十三年制成了水运浑天仪,这个同时还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机械转动的计时器,就摆在东都洛阳的武成殿前,一行编修的《大衍历》由朝迁颁行天下,一行根据《大衍历》所推复的周武王克商于公元前1111年的记载,为上个世纪末国家重点工程,夏、商、周断代提供了重要参考。
屹立在周公测景台边的观星台,是元世祖忽必烈辉煌功业的见证。《授时历》的问世,比西方《格利高里历》早出300年,郭守敬受忽必烈之命北至贝加尔湖南至南沙群岛,东达朝鲜,西到云南,建立了27个天文台和观测台,嵩山脚下的这座是当时的中心观星台,它几经战火洗礼,至今墙上还残留有日本鬼子的弹痕,却奇迹般地保存下来,成为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
华夏起原于嵩洛,华是地名,夏是族名,河南曰豫州,其山镇曰华山,汉代之前,华山指的就是豫州的山镇。
岳的概念源于祭祀,帝舜十五年,舜命夏禹在嵩山主峰太室山主持祭祀,从传说中的玉帝时期到夏、商、周三代,疆域不大,视野有限,嵩山地处王畿,人们心目中的高山大岳就是嵩山,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说,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故嵩山为中岳而四岳各如期方,嵩高为岳,骏极于天,登上嵩山峻极峰,就是登峰造极。
五岳是从五行中衍生出来的,五行则是中国古代人本主义的典型之说,嵩山因其为中岳,代表的物质为土,颜色为黄,与四岳所不同,嵩山所象征的是受四方神明保佑的地方。
《山海经·中次二经》记,从少室山、太室山到大隗山,乃帝之棋台,即黄帝下棋的地方,黄帝殇百神即宴饮群神于鼓钟之山,此山在今洛阳市嵩县东北。
嵩山地区是黄帝的都城所在,所以周边地区遗留下众多的黄帝遗迹,其密度是中国其它地区所没有的。
嵩山属熊耳山东段,熊耳山东西横贯长达数百里,各依段落而山名不同,熊耳山名源于远古部族的图腾崇拜,熊耳山一带是皇帝部族的聚居地,黄帝部族以熊为图腾,因此国号有熊,夏人是黄帝部族后裔,也以熊为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