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自称“第二届华为智驾大师赛周冠军”的问界M7用户在鸿蒙智行App发帖称,其于2024年12月22日夜间驾驶车辆时开启NCA(智驾领航辅助)功能,以120km/h的速度追尾前方静止的水泥泵车,导致车辆报废、人员受伤。针对此事,鸿蒙智行APP官方迅速回应,强调智驾功能需用户规范使用,并披露了事故细节与处理进展。
问界M7,非涉事车辆
事故发生时车辆处于NCA模式下,未能识别前方静止的工程车辆?
据用户描述,事故发生时车辆处于NCA模式下,系统未能识别前方静止的工程车辆,最终以高速撞击导致车辆损毁。
由此,这位发帖的用户质疑问界方面此前关于智驾系统“白名单/黑名单均能识别”及“L2.9999级”的言论 。
同时,从用户发布的帖子当中,能够看到用户在表达一些质疑或者疑问的同时,也有一些情绪之言。当然,如果用户所言属实,其情绪也不难理解。
用户发帖
官方及时回应,积极沟通,并且提醒用户规范使用智驾功能
针对这个事件,品牌官方并没有置之不理,而是及时进行了回应。从官方的回应当中,不仅披露事发时候车辆状态等,而且回应用户提出的一些疑问,展现了积极沟通的态度。
一方面、官方回应称,事故发生之后,一直在积极与用户进行沟通。从官方发布的内容来看,品牌方协助用户进行事故处理,进行医疗安置并且垫付了医疗费用。
同时,对于用户因为事故受到的伤害,鸿蒙智行方面也表示深切关怀和诚挚的慰问。显然,从官方回应来看,事发之后,官方并没有冷漠以对,处理事情的态度相当积极。
媒体消息
二则、展现了车辆数据分析报告,并且回应了用户提出的一些疑问。鸿蒙智行APP表示,经过用户授权,其提供了车辆数据分析报告。
从官方回应内容来看,官方提供的车辆数据分析显示,碰撞前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已正常触发,将车速从115km/h降至64km/h。
也就是说,事发之前,AEB正常触发,进行了降速操作。只是,由于对向车辆灯光、前方静止或低速行驶的工程车辆等局限性场景,未能避免碰撞,事故不幸发生了。
官方回应
关注车市的朋友应该知道,目前智能驾驶辅助技术虽然进步神速,但是对于一些特定的“局限性”厂家,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毕竟,智能驾驶不能与自动驾驶划等号。
同时,官方还表示,行车记录仪视频文件和水印信息文件独立存储,但是碰撞导致存储介质损坏,无法导出相关文件。
经过用户同意,他们已经通过技术手段修复了部分文件,但是水印信息文件由于“加密存储”无法修复。
从这部分回复,我认为,有一点尤其值得肯定,就是在处理相关数据的时候,鸿蒙智行方面,强调了“经用户同意”和“经用户授权”。
图片
其三、官方提醒用户要规范使用智驾功能,注意行车安全。鸿蒙智行APP表示,NCA功能为辅助驾驶功能。
在使用的时候,驾驶员要双手握住方向盘,而且要时刻关注周围环境。在必要的时候,要及时人工控制车辆。
同时,官方提醒大家,要规范使用智能功能,注意行车安全,切勿疲劳驾驶。我认为,这种提醒相当必要。
问界M7,非涉事车辆
要知道,由于技术与创新的快速更新迭代,兼之部分厂商在宣传的时候并没有强调技术的一些局限性,可能导致一些用户存在认知上的偏差,这样的信息,并不鲜见。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官方还表示,将会持续与用户进行沟通,直到问题得到妥善的解决。这种态度相当积极,值得肯定。
问界M7,非涉事车辆
本文结语:
此次事件也反映出部分用户可能因各种因素的影响,对“智驾”的认知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产生过高预期,可能忽略了“智能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的本质区别。
未来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从行业的层面来看:一方面,厂商需在技术研发中进一步优化传感器融合算法,提升对特殊场景的识别能力,当然这可能并非一蹴而就;
另一方面,需通过更清晰的功能界定与用户教育,避免误导性宣传。比如说,鸿蒙智行在回应中提出的“规范使用”呼吁,或许正是对行业安全共识的呼应。
对于用户而言,则需以审慎态度对待辅助驾驶功能,明白“智驾不等于自动驾驶”。当然,需要指出的是,技术本无过,不能因噎废食。
最后,本事件目前鸿蒙智行官方APP已经进行回应,具体以官方回应为准。希望大家不信谣、不传谣,理性看看待。
本文声明:
本文为车宇世界运营部原创文章,总第11599期,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标注来源的数据及相关资料均为引用。车宇世界原创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吹逼时遥遥领先,想撞都难,出事0.1秒退出智驾,抛锅驾驶员。
唉,都提醒雷达遮挡了,还继续智驾,命大!
这智驾推卸责任也是遥遥领先
有智驾还要手扶方向盘,集中精力的话那我要智驾干嘛
什么路段可以开120码?不要说高速哦,人家有停着的水泥车,还有对向车道的灯光影响!
想撞也撞不上
真正的智驾应该是会学习的,就像从新手逐渐成为老司机那样,人工驾驶没有高精地图,没有毫米激光雷达不也是开的好好的?所以靠吹不会断代领先,只会骗骗傻瓜而已。
吹牛的华为!
没有激光雷达的智驾是残血版的,如预算多还是直接入带激光雷达的,不管哪个品牌都一样
这样说吧,华为生态系统可以,都是让这些小白多用智驾刷出来的,肯定有人要出事,M7东风小康一个月百来辆的I X7改造来的,很多bug,
到底还有哪些局限性?不是0接管吗?有局限性怎么0接管
骗钱不成就占用公共资源!
即使,问界也可以让我困了打个盹,这个还是放心的
数据丢失?赛力斯他们没有数据中心?车上数据不是上传到数据中心的吗。撞车后应该有数据保存的,我看到很多维权车辆都能拿到百分之一秒的路数。里面包含,油门。刹车踏板的开度。方向盘打了多少度。怎么华为的技术连这点也做不到?
都是脱了裤子放屁,所有需要的提醒,都在交规里面明明白白的写着呢
都这样了,还有一堆忠诚的狗子再洗,难怪现在这么多人讨厌华为
去年的事,拿来今天炒做,别有用心啊
你就这样想就可以了,客户哪怕撞了,最后索赔也是想再要一辆问界车就知道了
高速上水泥罐车停在行车道上,百分百全责。直接起诉水泥车就好了。
规范使用是不是应该在发布产品的时候就应该提醒这些为信仰买单的人?发布的时候牛逼吹破天,事后了又打事前的脸!
开120码没被撞死已经很牛逼了,你普通车120码撞上试试
M7车主出车祸,向厂家索赔一辆M9和40W,这操作就感觉很迷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有智驾险保险公司会赔的
M7 不行 要用m9
呵呵!一出事行车记录仪就坏了,故意为之。车主车祸发生后发微博说过行车记录仪显示没有任何减速现象,到了华为那里行车记录仪就坏了!
天天吹智驾,这就是个鸡肋,跟多前油车的ACC自适应续航系统差不多原理,一脏就报警,还容易受灯光,雾霾等等环境的干扰。还有那么多人花高价去当冤大头🤦♂️
黑子们嗨起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