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钱容易取钱难,多人取钱被银行限额、管控,防止诈骗成挡箭牌!

随风听叶落 2024-11-30 10:19:49

存了钱却取不出来,这种糟心的事谁碰上能不火冒三丈。取个人存款,啥时候成了"过堂"?银行要求更是奇葩,提供资金来源、户口本、结婚证、派出所证明等材料。

案例一 河北邢台

11月27日河北邢台,一位女士声称老公住院去银行取2.5万块钱现金。

银行询问女子其丈夫住哪个医院哪个科室,多方打电话核实,20多分钟钱才取出来。

案例二 辽宁沈阳

11月28日辽宁沈阳一位女士爆料称,11月8日她在农行取钱缴房租却莫名其妙被限制转账。

原来当天她发现自己的银行卡无法转账,她让老公转5000元到卡上测试卡能否正常使用,结果显示转账成功。

这名女子跑去银行取钱,工作人员又要她拿出户口本、结婚证,并要求其丈夫到场。

银行称该女子银行卡命中模型,系统自动将银行卡转账限额下调。

案例三 广东东莞

11月29日,东莞一位大叔因为儿子在上海有事急需用钱,发现自己银行卡转账限额4000元。大叔去银行柜台办理业务,工却被银行工作人员要求提供资金来源证明,否则不予转账。

商业银行法明确规定:"存款自愿、取款自由"。这八个字说得再清楚不过了——钱是我的,取不取、什么时候取、取多少,都应该由我说了算。可现在好些银行却反其道而行之,看到资金"快进快出"就疑神疑鬼,动不动就给储户扣上"涉诈嫌疑"的帽子。

要说反诈是好事,可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就像是为了防止孩子摔跤,干脆把他绑在椅子上。好在监管部门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央行最近就强调,要避免采取"一刀切"的风险防范措施。

从技术角度来说,现在大数据这么发达,银行完全可以建立更智能的风控系统,而不是靠人工盘问来防范风险。比如说,可以从交易行为、使用习惯等多个维度进行研判,做到既不影响正常用户,又能精准识别可疑交易。

存折上的数字,不仅仅是冰冷的符号,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今天急用钱被盘问的不是别人,搞不好明天就轮到你我。与其让储户在柜台前尴尬解释,不如把工作重心放在提升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上。

说到底,存款是储户对银行的信任,取款是储户的基本权利。银行想要筑牢反诈防线,应该在技术手段和业务流程上下功夫,而不是动不动就把储户当成嫌疑人。

窗口的那一边,期待看到更多温度和智慧的结合。反诈很重要,但储户的基本权利同样不容忽视。咱们大家说说,你有没有遇到过取钱被为难的情况?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