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招财小羊
编辑 | 招财小羊
“难道年轻人现在指望的是房价很低,工作到处随便找,一点压力也没有,不会吧?不会吧!”
2020年12月,在一档节目中,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说了这么一句话。
几个月后,随着“躺平”一词热度的飙升,他直接成为了千夫所指的对象。

在不少人看来,有名有钱的他的确从来不需要担心买房、买车、找工作这些现实问题。
可是他忘了,不是所有的年轻人都和他一样,能够活得如此轻松。
而很快,当年著名作家王朔的对他的批评也很快被扒了出来!

“他就是一个有着莫名优越感的肉喇叭,紧锁眉头扮演着社会良心!”“骨子里就是做作的!”
这些犀利的评价放在当时,白岩松“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形象彻底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而就在3月5日,57岁的他在两会上的一个提议,却直接让自己的口碑实现了两极反转!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大卫工作室公众号】【北京日报客户端】【南方都市报】【看度新闻】【澎湃新闻】(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1、新提议赢得共鸣,曾多次为年轻人发声“年轻人没工作,兜里没钱,拿什么去消费?”“建议将年轻人的增收减负列为重中之重!”
曾经,白岩松连续担任了两届政协委员,算来也有10个年头。
而如今他已不再政协任职,但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媒体人,在两会中他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在他看来,如今的年轻人生活在一个相对不公平的环境中,他们才是真正的弱势群体。
估计看到这句话,很多人又会想到王朔曾说的那一句:
“紧锁着眉头扮演着社会良心!”
但实际上,这一次,白岩松老师可以说对这个话题研究得相当深刻!

以往,年轻人被视为是最有冲劲的强势群体,而妇女、老人、孩子才是真正的弱势群体。
但或许正是长时间秉持如此的观点,让不少人自觉地忽略了那些已经疲惫不堪的年轻人。
年轻是他们的优势,但随着社会内卷越发厉害,如此优势早已不值得一提。

在白岩松对于这个话题的呼吁中,曾提到:
“我希望今天的年轻人能够获得与公平相关的一切环境!”
而对此,年轻人的困境更是被他总结为3点!

第一点就是相比80、90年代,如今大部分年轻人的学历比过去年轻人的学历要高得很多。
但相反的是,他们的工作待遇并不高,并且收入有时候还超不过父母。
昔日人人都希望靠着孩子改变整个家族的命运,但现在,孩子工作后不靠家里就已经相当难得。

而第二点就是关于所谓的“内卷”与“躺平!”
自从这两个词被发明出来以后,一不小心,年轻人就会被贴上这样的标签。
但实际上,在这背后,何尝不是一种畸形的竞争,大家都在被迫推着走。

而当在职场中论资排辈变得越来越严重,“努力就有回报”这句话早就变了味道。
第三点白岩松也提到了年轻人在目前环境中的“无力”。

除了在职场中,在情感生活中其实也很迷茫。
他们内心渴望爱,但现实中却不敢触碰,因为在背后是房子、车子、票子。
任何一件东西,都不是轻轻松松能够承受的,晚婚是一种现象,但背后原因更值得思考!

如果这样的情况持续下去,当年轻人对未来失去希望,其实是整个社会的悲哀。
所以在白岩松给出的建议中,除了要保证就业,也要提高个税的起征点。
比如在35岁以下的年轻人个人所得税起征额由5000直接跳到12000元

与此同时,在一些年轻人选择灵活就业的时候,其社会保障也应该跟上脚步。
这样一来,他们就不用每天为60岁以后的事情发愁!
其实,这早已经不是白岩松为年轻人第一次发声。

比如在去年他就表示不要总是用“啃老”这个词语去批评年轻人。
因为在“啃老”的背后也意味着是社会为年轻人做的不够。
如果房价低了,工作保障够了,他们怎么可能看不到希望?

在他的提议出来以后,可以说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
在相关的评论区中就有人说:
“他真的把年轻人了解透了!”“终于有人肯为年轻人发声了!”“说到我心坎里了!”
瞬间,其口碑暴增,但实际上,昔日那些对于他的批评,其中也存在很多的误会!

谈起白岩松的经历,几乎人人都要来上一句羡慕。
从小学习成绩好,大学直接考上了北京广播学院,而毕业后就直接入职央视。

一路从一个小编辑成为知名主持人,最后还被破格升了高级编辑,现在还是整个央视新闻部的骨干。
但实际上,对于任何人而言,看起来风光的表面,背后也经历了不为人知的艰辛。

白岩松并非土生土长的北京孩子,相反,当年的他也只不过出生在内蒙古自治区一个小城。
直到17岁那年因为上学才来到了北京,但要说能进入央视,并没有看起来那么顺利。
因为他是内蒙古的生源,而偏偏到了毕业那年出现了“不包分配双向选择”的政策。

这也意味着,实习并不代表一定能够留在里面,所以一开始,他并没有去央视。
而是选择去了北京的国际电台,因为央视人才济济,留在国际电台他留下的可能性更大。

实习的那段日子里,他每天凌晨5点就要起床,然后赶班车去办公室打水擦地等。
几个月后,因为其表现不错终于被认可成为中文编辑,但没想到,一个政策出现,他的努力全白费了!

因为他毕业的那一年,国家电台表示不留中文编辑,他没有机会继续留在单位。
那段时间的他也迷茫不已,最后做出了要南下的打算,可一通电话“救”了他。

因为当时央视找到他们的老师问还有没有来实习的学生,也想见一见。
就这样,他被推荐去了央视实习,但其实一开始他也明白,留下的机会不大。
但没想到最终被留下的那个人竟然是他!

也是因为这份“幸运”他决定一定要努力,这才有了如今的他。
而他自己的这些坎坷经历,也让他对于年轻人的困境更加深有体会。
找工作难,找到工作工资低也难,而对于当初说出的那句“不会吧”的话,他后来是这样解释的!

“当时节目是面向年轻人的,我觉得需要让他们明白一些现实问题。”
其中大概的意思也就是,当面向年轻人的时候,我需要提醒他们鼓励他们。
但当观众不再是年轻人的时候,则需要大家去多注重年轻人这个群体,明白他们的困境。

而至于当年王朔对于白岩松的评价,则主要是针对其当年出版的一本书。
名字就是《痛并快乐着》,在文中白岩松所使用的话语,让王朔越看越觉得有一股“官方味道!”

用现在的话来说,那就是一股“爹系说教”的味道,像是在教训人。
但实际上,这大抵是每个人在理解上出现差别,毕竟任何一个人或事,都具有两面性。
讨论这件事已然没有意义,重要的是在最新提议中,白岩松老师的提议的确让所有人共鸣!

无论是从白岩松过去的经历还是如今的提议来看,他其实还是很懂现在的年轻人。
在他成长的那个年代,年轻人是宝,是未来的希望,但如今的年轻人,得到的机会却并不一样多。
挣不到钱是挣不到钱,就算能挣到钱还要缴税,这无疑是另外一种负担。

所以正如白岩松所言,促进就业是第一,提高收入是第二,保障待遇是第三。
这些目标的实现,不仅仅需要每个人的努力,更需要相关政策进行积极地支撑。

唯有如此,才能让年轻人们看到希望,成为希望!
您觉得这次白岩松的提议如何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信息来源:【大卫工作室公众号】【北京日报客户端】【南方都市报】【看度新闻】【澎湃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