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关税战打到现在,似乎并没有让美国过得多好,也没让中国过得多差。
这使得他不得不又换了一种“打法”,一边暗示可能降低对华关税,摆出要跟中国“握手言和”的架势,另一边威胁全球70多个贸易伙伴不许买中国货,否则就得吃二级关税。
特朗普打算通过这种极限施压,拉小群孤立中国,一起组建一个“贸易反华联盟”,让美国再次“伟大”,但特朗普真的能如愿以偿吗?

特朗普这回的策略有点“两手抓”的意思,一方面放出风声,说可能会降低对中国的关税,甚至喊话中美“停手”,摆出一副想缓和关系的姿态。
这话听着以为特朗普是回心转意了,但实则不然,他后手还有一招更狠的,他要求美国的所有贸易伙伴,尤其是那些忠实盟友,限制进口中国商品。
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这类中国制造的“拳头产品”,如果不听话?那就等着被二级关税“伺候”吧!

简单来说,特朗普想用关税,逼着各国在中美之间选边站,试图把中国挤出全球供应链的核心圈。
这招真的很毒,你要是不跟美国站在一起,就得放弃美国市场;要是跟美国走,又得罪中国,损失中国市场。
无论选哪边,盟友们似乎都得“掉块肉”,特朗普估计觉得自己这招是“无解阳谋”,既能削弱中国,又能让美国赚得盆满钵满。

毕竟他通过关税战已经捞了1600亿美元的真金白银,尝到了甜头。
可问题是这世道哪有这么简单的买卖?他大概忘了,盟友们不是傻子,中国也不是好惹的。
各国盟友不买账要让各国配合美国“围堵”中国,特朗普得先找个“样板”国家,证明这事儿能成。

谁最合适?当然是日本,美国在亚太的“头号小弟”,日本不仅唯美国马首是瞻,还跟中国地理上挨得近,经济上高度依赖中国市场,堪称“示范对象”。
于是4月17日,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飞到华盛顿,准备跟美国财长贝森特谈关税豁免的事儿。
结果特朗普临时杀出,非要亲自上阵,还把会谈地点从财政部改到白宫,搞得日本代表团一脸懵。

更搞笑的是,特朗普在会谈中压根没提限制中国商品的事儿,而是狮子大开口:让日本多进口美国电动车和农产品,还要多掏钱养驻日美军。
这哪是谈判,简直是“抢钱”!日本经济本来就捉襟见肘,新能源汽车还是他们仅剩的支柱产业,特朗普这要求等于要日本的命。
双方什么也没谈成,日本连关税豁免都没拿到,只能约定再谈第二轮,彭博社直接下了标题:“日本没能获得美国关税豁免。”这“干儿子”当得,真是憋屈。

日本为什么不敢跟美国硬刚?因为它的命根子——稀土,被中国捏得死死的。
稀土是新能源汽车和芯片产业的“命脉”,而中国不仅产量占全球90%,精炼技术更是独步天下。
日本的稀土库存只能撑两三个月,要是跟着美国搞“硬脱钩”,中国一个反制就能让日本的产业崩盘。
所以日本只能在特朗普面前赔笑脸,实际上一句“限制中国商品”都不敢答应。

特朗普的“阳谋”之所以漏洞百出,最大的原因是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太稳了。
中国是13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从日本、韩国到东盟、欧盟,哪个国家跟中国的生意不是“大头”?
更别提中国在稀土、芯片、新能源等领域的硬核实力,根本不是美国能随便撼动的。

中国还有个杀手锏,公平互惠的外交原则吗,跟特朗普的“交易式”外交不同,中国从不仗势欺人,始终讲究“你好我好大家好”。
比如对加拿大的对等反制,干净利落,让对方知道得罪中国的后果,但又不搞霸权那一套。这种稳健的风格,让中国在全球赢得了广泛信任。
更重要的是,中国手里有实打实的筹码,稀土就不说了,美国自己建了个精炼厂,一年产量还不如中国一天的零头。

特朗普想让盟友放弃中国市场,等于让它们自废武功,盟友们用脚投票,纷纷选择继续跟中国做生意,而不是陪特朗普玩“过家家”。
说到底特朗普想靠关税大棒逼全世界跟中国“硬脱钩”,纯属痴人说梦。
他的“阳谋”不仅没困住中国,反而让自己成了“孤家寡人”,中国靠着强大的经济实力、稳健的外交政策和全球化的开放姿态,稳稳当当站在了贸易博弈的中心。

反观特朗普,极限施压只会让盟友越来越远,美国的国际信誉也快被他败光了。
全球贸易靠的是合作,不是对抗,特朗普的操作或许能赚点快钱,但想靠这招重塑世界格局?还是洗洗睡吧。
参考资料: 尊重平等磋商解决分歧,绝不接受牺牲中方利益,中方呼吁共同抵制单边霸凌 环球网
牺牲中方利益与美国达成交易?中国发出强烈信号!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