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北京是个江湖,那么三里屯,无疑是这个江湖的风暴眼。来自天南海北肤色各异的人汇聚在这里,早晚穿梭在工体北路,soho和太古里,火树银花,也彻夜流连在“脏街”、机电院和钢管厂,烂醉如泥。
一茬茬儿这个城市里最激昂、最灿烂的年轻人在这里用尽韶华,三里屯永远年轻,三里屯永远有人正在年轻。于是无数的都市传说在这里每天上演,这其中最迷人的,就是那些说不尽的男欢女爱,而在这些情感故事之间,总难免有些引起不适的杂质——那些在网络上流传的,极个别“老外”的“中国女孩是easy girl”的论调。
我曾经无数次在凌晨四点的三里屯街头看见黑哥们儿、白哥们儿和操着炸鸡味儿口音的黄哥们儿搂着中国姑娘的肩膀儿互诉衷肠,他们大多看起来情真意切并值得被祝福——爱这事儿本来也不分什么国界,在我心里,两杯二锅头下肚,大伙儿都是朝阳人。
但我一号称“工体北路克鲁尼”的老外朋友却扒着耳朵跟我说过——队伍里面有坏人。他认识一黑哥们儿,大金链子棒球衫,洋基球帽AJ鞋,看见漂亮小姑娘就要学中文,还真跟不少“老师”成功地“坦诚相见”了。实际上这哥们儿“动批”淘货,租住雅秀对面的“老破小”,没什么正经工作在三里屯跟着非洲兄弟瞎混,从这货嘴里说出“中国女孩是easy girl”,还真是让人不太好反驳。
本着国际主义精神,我还是得试着驳一下——事实上我觉得这事儿,“不怪敌军太狡猾,只怪我军太单纯”。渣男其实并没什么国界——把这哥们儿换成黄皮肤,就这一身所谓“PUA”的技能,着了道儿的姑娘也不会少。归根结底,想不被污蔑成“easy girl”还是得咱自个儿自立自强。
什么叫北京精神?局气、厚道、牛X、有面儿,说白了就是个待人接物的态度——我也不图你什么,我也不该你什么,咱俩人儿要在一块儿,那就是因为互相喜欢。非要举个例子我想起最近看的一动画片,《两个俏公主》,故事取材于中国经典古籍《山海经》,大概意思是俩公主在参加一个比赛的时候捎带手救了一个王子,当得知这王子被恶势力欺负了之后,还历尽艰险地帮王子摆平了这个事儿。
故事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道理却可能要用一生才能活明白——两位公主在影片里信守承诺,真正做到了高晓松说过的“为许人一诺而独行千里”的古典大侠精神,拥有这种勇敢、坚强、勇于自立的精神,或许才能真正获得情感上的平等和爱人的尊重。
女孩在世,颇多不易,渣男遍地,真爱难寻。把全人类中的渣男都捆起来观摩《两个俏公主》接受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的再教育也不大现实,咱们也只能做好自己,男孩平等对待女孩,别什么事儿都下个“easy girl”的结论往女孩头上泼脏水,女孩也要擦亮眼睛——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我管你是黑的白的黄的彩的,我们有猎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