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贵妃:19岁嫁66岁乾隆,成乾隆晚年宠妃,其父祖皆为封疆大吏

青春不散宴 2025-02-21 11:52:43

提及乾隆后妃,人们通常会想到几位知名者:

孝贤皇后,乾隆帝的发妻,亦是其一生缅怀的对象,为乾隆生育两子两女,被誉为心中的白月光皇后。

乾隆继后纳喇氏,因“疯魔断发”闻名,频现于诸多影视剧。她为乾隆诞下二子一女,却始终未能赢得乾隆之心。

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嘉庆帝生母,乾隆中期最得宠后妃,原为孝贤皇后宫女,育六子女,继后那拉氏失宠后,魏佳氏被册封为皇贵妃,统摄后宫。

此外还有“香妃”之称的容妃,来自和卓氏。她以独特的魅力闻名,保留了原名的韵味,同时清晰传达了人物的身份与背景。

纯惠皇贵妃苏佳氏,即世人所称的“夏雨荷”,身份尊贵,史有其人,记载清晰,保持了历史的原貌与用词准确性。

淑嘉皇贵妃金佳氏,拥有朝鲜血统,身份尊贵。

慧贤皇贵妃高佳氏,与孝贤皇后情谊深厚,两人关系亲密无间。

嘉庆帝有养母,即庆恭皇贵妃。她在嘉庆帝的成长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虽非生母,却如同亲生,备受尊敬与礼遇。

五阿哥永琪的生母是珂里叶特氏,封号愉贵妃。她在宫中地位显赫,因诞下永琪而备受瞩目,永琪的才华与成就亦与其母的教育和影响密不可分。

乾隆早期中期宠妃众多,至后期,除乾隆最宠爱的十公主固伦和孝公主之母惇妃外,其余宠妃似均无显著地位,存在感渐弱。

实际上,乾隆朝后期,尽管乾隆已年过六旬,他仍有两位极为受宠的后妃。

湖广总督爱必达之女钮祜禄氏,康熙岳父遏必隆曾孙女,入宫后晋封顺妃,代行亲蚕礼于令皇贵妃、舒妃病逝后,地位显赫,后因得罪乾隆降为贵人,两年后抑郁而终。

循贵妃伊尔根觉罗氏乃本文主角,为乾隆朝最后入宫的后妃,于乾隆四十一年,乾隆帝66岁时入宫,作为其晚年宠妃,颇值得记述。

【01出身官宦世家】

伊尔根觉罗氏为满洲八大姓之一,源于女真地名,故分多支,如瓦尔喀、叶赫、建州、嘉木湖等。太祖庶妃真奇属嘉木湖支,康熙宠臣伊桑阿为瓦尔喀支,乃索额图婿、大学士。

循贵妃出身于满洲镶蓝旗,隶属下五旗,乃伊尔根觉罗氏之一支。

循贵妃伊尔根觉罗氏出身非勋贵家族,却属官宦世家。

其曾祖父春山,康熙五十一年中进士,后官至盛京兵部侍郎,位列从二品。

其祖父鹤年乃乾隆元年进士,入选庶吉士步入仕途,于乾隆朝官运尚称亨通。

乾隆十年,被任命为国子监司业,官阶为正六品。

三年后,他获任翰林院侍讲学士一职,该职位为从五品。

乾隆十七年,鹤年在仓场侍郎任上遭革职但留任,未损乾隆信任。乾隆反采纳其建议,决定裁撤南仓,并入中西仓。

乾隆十九年,鹤年获擢升为广东巡抚,担任封疆大吏之职。

鹤年晋升虽缓,却步步为营,实属难得,显其能力。乾隆二十一年十月调任山东巡抚,次年迎驾南巡后七月擢两广总督,受重用。同年十月管理山东巡抚事,十二月伊家河工程毕,鹤年卒于任。

乾隆赐予他兵部尚书职位,并批准其进入贤良祠供奉,以示尊崇。

乾隆二十三年九月十八日,循贵妃伊尔根觉罗氏出生,此时距鹤年去世已一年。

伊尔根觉罗氏诞生之时,乾隆已47岁高龄,且距其万寿节已过一月有余。

伊尔根觉罗氏之父桂林,史料未载其生年。据官职调动推测,桂林于女儿出生时约30岁,年龄应小于乾隆帝。

桂林少年时以廪生身份入仕工部主事,后升至山西按察使。父鹤年逝世14年后,他被擢为户部侍郎(从二品),并在军机处任职。

桂林此时已位至朝廷重臣,深得乾隆信任与重用。

乾隆三十六年,桂林升任户部侍郎之际,大小金川再度发生叛乱。

这一年,乾隆面临大将匮乏,因兆惠将军于二十九年逝世,明瑞四年后征缅战死,孝贤皇后之弟富察傅恒亦于乾隆三十五年征缅时染瘴,未归京即亡。

桂林因此受乾隆重用,奉命南下辅佐定边右副将费莫·温福(温达之孙,时任武英殿大学士)征讨大小金川,并于同年十一月被任命为四川总督。

桂林不负乾隆期望,攻克博祖、多觉等地,收复革布什咱三百余里,逼近小金川僧格宗的美诺官寨,迫其转移妻妾家人至别处。

乾隆未曾预料,桂林竟展现出如此勇猛之势。

未曾预料,启用你后,竟获助力。

若桂林持续骁勇,或可悬像紫光阁,比肩阿桂、兆惠、海兰察等大将;然其表现未达乾隆期望,迅速令其失望。

乾隆三十七年五月,乾隆筹备金川战后事宜时,桂林部将薛琼率三千兵攻乌东岸山梁,于墨龙沟遭小金川番兵突袭且后路被断,求援桂林未果,全军覆没,仅余两百余人逃脱。

桂林事后上疏请乾隆治其罪,随后散秩大臣阿尔泰等人上疏,弹劾桂林罪行更甚,不仅限于此前所提。

桂林存在未经许可擅自建造房屋居住的现象。

上级强制要求下属官员为其贡献财物,以此满足个人私欲,行为恶劣,破坏了职场公正与道德准则。

以黄金五百两赎回被掳官兵,借此推卸自身责任。

乾隆速下旨革桂林职,命和硕额驸、尚书福隆安(傅恒次子,和硕和嘉公主之夫)即刻南下,接替桂林原职。

福隆安抵川后,查实阿尔泰等人弹劾桂林多有不实,实为陷害。然桂林确有错失,乾隆遂旨令其前往伊犁戍边。

桂林在伊犁停留时间短暂,乾隆三十八年七月即被召回京城,并被授予三等侍卫之职。

乾隆四十年,桂林获头等侍卫头衔,旋升四川提督,不久又任两广总督,与父鹤年同列封疆大吏,位至人臣之极。

桂林不久病逝,乾隆赐予其太子太保之衔。

【直接诏封为嫔入宫】

桂林去世时,其女伊尔根觉罗氏已18岁,超出选秀年龄范围(13至17岁)。

乾隆四十一年,桂林逝世翌年,伊尔根觉罗氏初定为贵人入宫,家族上折谢恩。旋即乾隆改意,晋封其为嫔,伊尔根觉罗氏家族再次呈谢恩折。

大清秀女年龄限13-17岁,伊尔根觉罗氏19岁入宫封嫔,表明她曾参选被留。此类情况非孤例,爱必达女钮祜禄氏亦19岁入宫,成乾隆顺贵人。

大清时能直接以嫔位入宫者稀少,勋贵女子多封贵人。伊尔根觉罗氏入宫即册嫔位,足见乾隆对其极为赏识。

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才貌出众,初封贵人,后道光帝晋其为嫔。入宫受宠,渐晋贵妃,孝慎成皇后薨逝后,钮祜禄氏执掌后宫。

伊尔根觉罗氏接近成为“孝全成皇后”,却未达成,原因在于她未生育皇子公主,导致未能成为“孝全成皇后”。

伊尔根觉罗氏入宫之际,乾隆已66岁高龄,因此他无法再使妃嫔受孕生育,这实属自然之理。

乾隆四十年,惇妃诞下乾隆帝最后一位子女,即固伦和孝公主。

伊尔根觉罗氏入宫即获封号“循”,满语中意为温和,此封号恰如其分地体现了伊尔根觉罗氏的性格特点。

【乾隆晚年宠妃】

伊尔根觉罗氏入宫时,乾隆后宫妃嫔多已中年,婉嫔陈氏更已花甲。顺妃钮祜禄氏28岁方入宫,惇妃31岁诞下公主。伊尔根觉罗氏仅18岁,貌美青春,自易得宠。

熟知清史者皆知,清朝后妃之荣辱与其家族紧密相连,家族兴衰直接影响后妃地位。

后妃若得宠或诞下皇子,尤其是皇位继承人,其家族易成勋贵。如顺治庶妃佟佳氏育康熙帝,其族在康熙朝获爵位,与赫舍里氏、钮祜禄氏并列勋贵世家。

乾隆淑嘉皇贵妃金佳氏,内务府世家出身,却极受宠,育有四子。其弟金简受乾隆重用,官至都统、尚书及内务府大臣,晚年仅次于和珅。故嘉庆朝时,其家族由包衣抬入满洲正黄旗。

伊尔根觉罗氏出身官宦世家,但祖父鹤年、父亲桂林已故,家族振兴重任落其肩上。她入宫时机颇佳,有望助家族更上一层楼。

此时,乾隆后妃多已年长,孕育任务完成。资深后妃地位稳固,代行皇后职者乾隆已有定夺。皇子中,出嗣者已安排,皇储则秘定为皇十五子永琰。

乾隆后宫彼时已趋稳定,鲜有争宠斗艳之事发生。

伊尔根觉罗氏入宫之际,能与之竞争宠爱的仅有顺妃与惇妃两人。

顺妃与惇妃渐失圣宠,实则得宠之人唯伊尔根觉罗氏。

伊尔根觉罗氏若安分守己,即可维持后宫地位并受宠。

怀孕本是喜上加喜,但对伊尔根觉罗氏而言,这似乎已成奢望。

即便无所出,伊尔根觉罗氏因曾得盛宠,乾隆病逝后仍能以宠妃身份宫中安度晚年。乾隆五十九年她晋封为妃,新帝登基尊其为皇考循贵妃,合乎常理。

遗憾的是,伊尔根觉罗氏未能等到嘉庆帝亲自执政之时便已离世。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循贵妃真是受到惊吓而去世的吗?】

伊尔根觉罗氏死因的一种说法是:其千秋节为九月,但嘉庆二年内务府失误,五月即送赏赐至其宫。距千秋节尚有四月,此异常让伊尔根觉罗氏深感紧张恐惧。

伊尔根觉罗氏如今失却往昔宠爱,且未育皇子公主,内务府误其千秋节日期,令她不禁心生疑虑。

乾隆获悉此事后大怒,随即颁旨,对内务府予以严厉惩处。

此事与伊尔根觉罗氏无关,但见皇上盛怒,伊尔根觉罗氏心生忧虑。

伊尔根觉罗氏迅速病重,乾隆即遣太医治疗,然其病情未好转,终不幸逝世。

乾隆可能因愧疚,破例按贵妃礼制为伊尔根觉罗氏举办葬礼。

伊尔根觉罗氏身体欠佳,乾隆四十四年患颈部瘰痨与咳嗽,太医治疗但效果不佳,非太医不尽力,实乃其体质所致。真假尚难断定,但此状况确凿。

嘉庆二年,伊尔根觉罗氏肺结核病情加剧,至十一月二十四日,不幸逝世。

乾隆初年宠妃纯惠皇贵妃苏佳氏及其女和硕和嘉公主均因肺结核病逝。据此推测,伊尔根觉罗氏同样因肺结核去世,合乎情理。

乾隆未正式追封伊尔根觉罗氏为贵妃,由此推测,在其病重之际,乾隆已封其为循贵妃。

嘉庆四年,伊尔根觉罗氏安葬于裕陵妃园寝内。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