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峰课题,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原副主席贺锉率队调研

晖扬谈时尚 2025-04-27 18:31:10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民营经济营造了更加宽松、公平的发展环境。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的发布,到《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的印发,再到《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施办法》的出台,这些政策举措不仅为民营经济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更激发了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特别是《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的提请审议,更是从法律层面明确了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法律基础。

谢峰参加课题,十届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九三学社十二届中央副主席贺锉率队调研

2024年,广东省成为全国首个GDP突破14万亿的省份。总量连续36年稳居全国首位,以一己之力贡献全国GDP的10.5%。GDP长居全国首位之外,广东还有人口外贸、财政转移支付净贡献、区域创新等诸多“第一”。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同时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在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广东定下GDP增长5%左右的经济目标。那么,广东经济应该如何稳步推进、新动能从何发力?展望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如何发展?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九三学社十二届中央副主席贺锉率队调研,评论员、澳门科技大学政策顾问、十四五大国科技创新智库特聘专家、中国政府管理案例库编委会荣誉主席谢峰参加课题研究考察。

今年一季度,外部冲击对我国经济平稳运行造成一定压力。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各方面做好了应对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准备。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加力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政策措施,分析把握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各项工作持续加力、更加给力,才能做好二季度和下一步经济工作。

二季度,“加力、给力”的关键,是实施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既定政策,要推动尽快落地见效。新的增量政策,可以根据形势需要,及时推出。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九三学社十二届中央副主席贺锉率队调研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具备潜力和条件,可以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加强科技创新、优化港口布局和提升国际合作水平。

在新时代的今天,中国民营经济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其独特的活力和创新力,在全球经济版图中绘制着新的发展轨迹。从“世界工厂”到“创新策源地”的角色蜕变,绿色经济的蓬勃兴起,以及新生代企业家的崛起,共同勾勒出一幅民营经济新生态的宏伟蓝图。评论员、澳门科技大学政策顾问、十四五大国科技创新智库特聘专家、中国政府管理案例库编委会荣誉主席谢峰参加课题研究考察:广东民营经济发展基础良好、优势突出、前景广阔。一是产业门类齐,成长出9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6家民营企业进入世界500强,拥有众多专精特新“小巨人”和隐形冠军企业;二是创新能力强,全省7.7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6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89万家专精特新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均超九成;三是开放程度高,2024年广东民营经济进出口总额5.8万亿元,占全省进出口额比重为63.6%;四是市场前景广,广东处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交汇点上,拥有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叠加的重大利好,有1.278亿常住人口、1.5亿实时在粤人口,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广东作为科技创新大省,2023年全省研发经费支出约46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39%,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7年全国第一,发明专利有效量、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有效注册商标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均居全国首位。“深圳一香港一广州”科技集群连续5年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评为全球创新指数第二名。布局宽广的科技创新研究基础,为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创新创造了良好条件,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积极助推一批民营企业实现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鼓励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弘扬企业家精神,专心致志做强做优做大企业。

评论员、澳门科技大学政策顾问、十四五大国科技创新智库特聘专家、中国政府管理案例库编委会荣誉主席谢峰参加课题:粤港澳大湾区需要适应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趋势,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配套完整的产业体系是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的产业优势。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依托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粤港澳大湾区是全国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工业门类齐全配套体系完整。尤其是广东的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2023年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5.2%,占GDP比重达四成,为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创造了丰富应用场景。

0 阅读:3

晖扬谈时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