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的人通常都晚熟,骄傲的人又很急性”。这是钢七连连长在王团长面前说的。
第一次看到这句话,只觉得高城是在说自己,原来以为自己所有的一切全都靠自己打拼,可其实全连的人都知道自己的父亲是军长,自己的荣誉离不开他。
看着只有自己蒙在鼓里的样子活脱脱像个上跳下窜的猴子。
可后来发现,这句话用来形容成才也是很合适的。
01 “家庭教育”
成才的出场很不错,在家访时能够侃侃而谈,虽然来家访的史今一眼看出成才说的是假大空的套话,可比起瑟缩不前的许三多,成才的表现简直可以说得上是出色。
后来进了连队,成才也没让大家失望,成才的优缺点其实很分明:
喜欢他的人觉得他军事素质过硬,有目标感,聪明会来事儿;不喜欢他的人,则会认为他油滑,自私自利,身上总带着一丝无法忽视的精明。
成才和三多,身上都有很强的家庭教育的影子。
三多的父亲老实巴交,所以和三多交代的是要多做有意义的事情,要好好的活。
而成才的父亲作为村长,平时在村里四处逢源,就是一个活脱脱的人精,所以对于成才的自然也是人精教育:要会来事儿,要和上级打好关系,和人的相处背后也要考虑利益的交换。
从这个角度来看,成才在钢七连身上揣着三种烟的行为反倒是他眼中一种很好的向上社交行动。
孩子的问题就是家长的问题。为自己争取利益的最大化,不断努力的向上爬,在部队干出一番事业,就是成才父亲一直以来对成才的教育。
02 不抛弃不放弃可这样的结果显而易见是不合适的。成才的努力不仅没有换来向上的阶梯,反而将自己一步步推离了正道。
为了能够继续留在部队,他选择抛弃钢七连去了红五连队,走的那天也只有三多一个人来送他;后来留下的代价是驻守偏僻的草原五班;为了能够通过老A的选拔,他选择抛弃队友伍六一独自冲向了终点,这也让他在袁朗心中默默减了分;
是了,成才一直以来眼里只有他的目标,身边的人换了一波又一波他没有记住,周围的环境变了一季又一季他也不在乎,反而陷入到了偏执的“追梦之路”上。往往太过于在意结果的人,容易忽略掉过程。当我们首先考虑自己的得与失时,往往会迷失自己而不自知。03 团队被老A淘汰的成才,其实远比电视剧里镜头一晃而过的打击更大更长。因为袁朗的话无异于在告诉他,自己过去曾坚信并努力为之“奋斗”的一切都是错的。成才说,他要回去找自己的枝枝蔓蔓了,可他很清楚,要想找回枝蔓,首先应该重塑埋在地下的深根。
自己以为的会来事儿打好关系原来是油滑迎合他人的表现,不顾一切的努力原来是自己潜意识里获取利益的行为......多么可笑,多么讽刺。他原来一直是一个上调下窜还被别人看不起的人。这就好比在象牙塔里的学生一直以来只需要好好学习,取得高分,考个好大学,可毕业以后,却突然把你扔进社会这个大熔炉里,惊奇的是,你会发现社会和学校完全是两套不同的运行准则。原来擅长的忽然就不擅长了,原来被看重的分数也不那么重要了。一切都在改变,一切都需重塑。
他的成熟其实就是一种幼稚,以为自己用尽全力得到的一切实际上还没有用过力。
真正的成熟不需要别人的肯定叔本华曾写到:如果一个年轻人很早就洞察人事,擅长于与人应接、打交道,这可是一个糟糕的迹象,它预示这个人属于平庸之辈。早熟的人往往早衰,急性的人容易无所得。你能够接受大器晚成,能够接受晚熟,可能越早迎来你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