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掐头处理,产量大增。种土豆这些技巧,你知道吗?**
在农村那片广袤的土地上,种土豆可是很多农户的重要农事。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满心期待着土豆有个好收成,可到头来产量却不尽如人意?就像老李,他在华北的一个小村子里种了一辈子土豆了,以前啊,看着地里那稀稀拉拉的土豆块茎,心里别提多难受了。
土豆这东西,在咱农民眼里可是宝贝。它适应能力强,在很多地方都能种,不管是南方的丘陵地带,还是北方的平原地区,都能看到土豆的身影。比如说在西南山区,那地形复杂得很,到处是山包和沟壑,可当地农民也能在山坡上种出土豆来;而在东北那黑土地里,土豆更是长得又大又壮。
咱先说说这土豆的不同品种吧。像紫薯土豆,这可不象常见的那种土黄色表皮的土豆,它的表皮带着淡淡的紫色,听说营养价值还特别高呢。还有黄心土豆,它的淀粉含量比较高,做出来的土豆泥那叫一个绵软。再有就是那种小土豆品种,别看它个头小,但是特别适合做薯条,口感酥脆。和那些常见的土豆品种比起来,它们各有各的特点。
说到种土豆的技巧,这里面的学问可大了去了。就拿掐头这件事来说吧,你能想象吗?这小小的掐头动作,居然能让土豆产量大增。很多农户可能都觉得奇怪,为啥要掐头呢?其实啊,这就像是给土豆做了个小手术。刚种下的土豆苗长到大概15天的时候,就可以进行掐头处理了。掐头就是把土豆苗顶端的那一小截掐掉,这样做能让土豆苗把更多的养分集中到地下的块茎生长上。
我有个网友是昌平的,他叫小王。小王家里有几亩自留地,以前种土豆的时候也没什么特别的讲究,产量一直不温不火的。后来他在网上看到说土豆掐头能增产,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做了。他种的土豆品种是那种常见的黄心土豆,在华北地区这种土豆很受欢迎。刚开始的时候,他还担心掐头会不会把苗掐死了。但是按照网上的方法,在土豆苗长到15天的时候,小心翼翼地把顶端掐掉了一小截。结果啊,到了收获的季节,他家的土豆产量比以前多了不少呢。
再看看在南方的一些地方,比如广西的一个小山村。那里的地形是那种起伏的小山丘,土壤有点酸性。有个农户种了冷门的绿植品种土豆,叫红皮土豆。这个红皮土豆和普通的土豆比起来,它的表皮是红红的,看起来特别新鲜。这个农户在种土豆的时候也尝试了掐头的方法。他发现啊,在掐头之后,土豆苗的生长方向好像变得更规整了,都朝着一个方向生长,这样在田间管理的时候就方便多了。而且到了收获的时候,红皮土豆的产量比以前提高了大概20%呢。
还有在东北的一些农场里,种土豆的规模比较大。有个农场主种的是那种大个头的土豆品种,适合做薯片。以前他种土豆的时候,总是按照老一辈传下来的方法,没有做过掐头处理。有一次他去参加农业展销会,听到有人介绍土豆掐头增产的方法,就回来在自己农场的一块地里做实验。他把这块地的土豆苗在长到10天左右的时候就掐头了,因为东北的气候比较冷,他想早点掐头让土豆苗适应。结果到了一个月后,他发现掐头的土豆苗比没掐头的土豆苗长得更茂盛,到了收获的时候,产量明显增加了。
其实啊,除了掐头这个小技巧,种土豆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说施肥,土豆是个很能吃肥的作物。在种土豆之前,一定要施足基肥。像在华北平原种土豆,很多农户都会用农家肥,像猪粪、牛粪之类的,这些肥料能让土壤变得肥沃。但是施肥也不能乱施,要根据土豆的生长阶段来。在土豆苗刚种下的时候,施一点氮肥能让苗长得快一点;等到土豆开始长块茎的时候,就要多施钾肥了,这样能让土豆块茎长得又大又结实。
再说说浇水这件事。土豆既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就像在西南山区种土豆,那里雨水比较多,农户们就要注意排水,不然土豆很容易烂掉。而在西北一些干旱的地方,就得想办法给土豆浇水,但是浇水也不能太多,要不然土豆会长得很细弱。
还有啊,土豆的种植密度也很重要。如果种得太密了,土豆苗之间就会互相抢养分,导致每个土豆都长不大。要是种得太稀了呢,又会浪费土地资源。像在东北那种黑土地肥沃的地方,种植密度可以相对小一点,因为土壤肥力足,土豆长得快;而在南方一些土壤肥力相对较差的地方,种植密度就要适当大一点。
咱再回到掐头这个事儿上。为什么掐头能让土豆增产呢?其实啊,这是因为掐头之后,土豆苗的生长激素会重新分配。原本顶端优势会让养分都往顶部跑,掐头之后,这些养分就会更多地供应到地下的块茎,让块茎长得更快更大。
你看,在咱农村种土豆,这里面的学问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小窍门,每个品种也有自己的特点。但是不管怎么说,都是为了让土豆能有个好收成。
我就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了。你在种土豆或者了解土豆种植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一些特别有趣的事情或者小窍门呢?是关于品种选择的,还是田间管理的呢?大家可以在评论区分享一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