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在外卖平台上抢着用满减券,点到手抖;当家长为了孩子争夺优质资源,不得不送孩子上各种培训班;当行业里企业为了中标拼得你死我活,甚至赔本赚吆喝……这些现象的背后,隐藏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内卷。
内卷,通俗点说,就是大家为了同一块蛋糕不断压缩自己的利益,不拼出个赢家,反而把所有人都拖进泥潭。这个词从学术概念一路延伸到生活场景,逐渐变成了很多行业的真实写照。从光伏到外卖,从汽车到家电,每一个领域都在上演着内卷这场大戏,而结果却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那么,问题来了:内卷真的无解吗?如果有解决的可能,路又在哪?
先来看看光伏行业。这个曾经让中国在全球发光发热的高新技术产业,如今却陷入了难堪的内卷泥沼。
一些光伏企业为了抢单,不惜压低价格,甚至干脆低于成本价中标。乍一看,客户是得了便宜,但对行业来说,这简直就是杀敌一千,自伤一万的操作。
结果是什么?企业要么赔钱活着,要么直接倒闭。而那些熬过来的企业,也只能通过不断压缩供应链成本来生存,最终导致整个行业从上游到下游的全面恶性循环。
这样的情况,连光伏行业协会都坐不住了。自2023年开始,政策开始明确划定“最低成本线”,同时整治价格战。这才稍稍让行业喘了口气。但说到底,这样的规则只是一种临时止痛药,能否真正推动行业转向健康竞争,还得看企业自身是否愿意回归到技术创新和质量竞争上来。
光伏行业的窘境并不是孤例。你再看看汽车行业,也曾一度陷入类似的困境。2023年,一些国产车企为了抢市场,纷纷开始打价格战,几万元的车直接降到白菜价。
这种局面让人不禁想起一句话:“再便宜的车也得用铁做,降得多了,铁钱都不够。”后来,吉利汽车的高管站出来表态,反对价格战,呼吁行业转向技术和品牌的竞争。这种“不陪你们玩儿了”的态度,虽然看似硬气,但其实也给整个行业指明了一条新路。
再看看外卖行业。这可是很多人每天生活里离不开的服务,但外卖行业内部的内卷同样让人窒息。平台为了吸引客户,不断压低商家和骑手的利益。有段时间,骑手为了按时送单,不得不铤而走险逆行、超速,而商家为了拿到流量推荐,直接降到几乎不挣钱的地步。这不仅是行业在卷,更是逼着每个参与者都活得像陀螺一样,不停旋转。
不过,美团最近的一系列举措,算是给行业提了个醒。他们通过取消超时扣款、推行防疲劳机制,以及优化流量分配规则,试图让行业回归到一个更健康的生态中。当然,这些措施能否彻底改变行业现状,还需要时间验证,但至少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我们常说“内卷”像是一场剧场效应,意思是,当第一个人站起来看演出时,后面的人不得不跟着站起来,最后大家全都站着,却都看得很累。这种效应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它逼得每个人都在竞争中消耗,却很难让整体收益增加。
要打破这种困局,首先需要明确规则的边界。
光伏行业的“最低成本线”就是一个例子,它相当于给企业设置了一个门槛,谁也不能再通过“跳楼价”抢单,从而保护了行业的基本利益。
其次,企业也需要意识到,恶性竞争只会让市场越卷越小。以家电行业为例,早些年的家电市场也曾陷入疯狂的“价格战”,企业靠“买赠”、“大幅让利”争夺市场份额,结果却是利润率低得吓人,部分中小企业直接破产。后来,美的、海尔等头部品牌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和功能创新,逐渐从泥潭中脱身,最终让行业整体回到了健康的轨道。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点是,消费者的选择其实也是推动行业内卷的重要力量。
当我们一味追求低价时,行业就只能在成本上做文章,而无法推动品质的提升。比如外卖满减优惠,这种手段确实短期内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但从长期看,压低的是骑手和商家的利益,甚至牺牲了服务质量。
所以说,市场不仅需要规则来约束企业,还需要引导消费者重新认识价格和价值的关系。用一个最简单的道理来总结就是:便宜没好货,好货也不能太便宜。
不管是光伏、汽车,还是外卖行业,最终能跑出内卷困境的企业,一定是那些敢于创新的玩家。
以新能源电池行业为例,几年前,锂电池市场曾一度被低价竞争搅得天翻地覆。一些企业为了抢订单,甚至以次充好,导致市场上劣质电池横行。
但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却选择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路:通过与车企合作开发新技术,比如推出成本更低、续航更高的电池,成功摆脱了价格战,成了行业的标杆。
再比如教培行业。在“双减政策”实施后,许多机构因为失去了“鸡娃”的市场而陷入困境。但也有一些企业迅速调整方向,通过发展职业教育和科技教育找到了新的增长点。这种及时止损、另辟蹊径的策略,不仅拯救了自己,也给行业提供了新的启示。
换句话说,内卷的本质是资源的低效消耗,而打破内卷的关键就在于创造新的价值。只有当行业从单纯的价格竞争,转向质量和技术的竞争时,内卷的泥潭才能真正被填平。
内卷不是一个行业的困局,而是当下社会的一种通病。我们无法彻底消灭内卷,但我们可以通过规则约束和创新驱动,让内卷不再成为压垮企业和行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钱都他妈被平台赚了,就该打击平台
专业假冒伪劣产品的平台拼多多可以下架了
从国有企业开始一个卷一个,你说不用卷。从银行开始一个赛一个,哪里能对下宽松?想不卷,在想什么呢?[得瑟]
有人拿得多,底下自然卷起来
内卷的本质不就是分配问题吗?按照现在的生产力不应该说一天忙到晚还只能刚好温饱才对。
内卷不是你想不卷就不卷的,内卷的根本原因是生存资源的减少或者恶化,搞这些表面工作只能是画饼充饥,最后会反噬的更严重
华为开始搞的,第二个美团类,然后到服务员的海底捞,,这样的企业是可耻的,因为12小时制不应该鼓励
一切都是浮云。我看过一个卖车视频:你的旧车换我这台新车,不要你一分钱,还送你35000元你看怎么样?我靠。
打倒带头搞内卷的企业个人团体才是正路。
没有底线,不守规则了才会内卷
我买东西从不会因为东西便宜买最低价的那个,一般都是中间偏低价位那个,我以为这样可以让卖家赚到利润在以后可以提供更好的产品,哪知道实际是给平台赚去了,而平台见利忘义还要给一些劣质产品做虚假排名和推荐,并配合隐藏投诉差评,这种平台不要也罢
网上东西很便宜,卖的时候吹得有多厉害,买回来不是那么回事,因为便宜又不想退,都扔了
商品卷到假货,服务卷到。态度恶劣[呲牙笑]没价格,无语
现在的钱都让平台赚走了
我在四川批发花椒进货20一斤,卖35一斤,网上河南的卖16一斤包邮,外观看着很像,实际是练过花椒油的,辣椒来货11,那家伙卖13包邮。另一个产品成本都要40左右,结果那狗东西卖36包邮,成本40,包装加运费起码五块,还满200-30。河南生产的,宣传四川调料。我想了这个价格,只能用火锅店那些回收辣椒,加发霉辣椒辣椒籽,色素香精辣椒精这些搞,是我不敢吃的,但是有大把人敢买,然后卖好货的自然销量开始下跌,你说我跟不跟这种人降低质量内卷价格,最后都害了谁?
没看到实际行动啊
海外竞争力大,在国际制造业链条环节上,中国要协调好国内市场容量小于国际市场,要将拓展国际市场份额做为减轻内卷的重要抓手
卷到最后大家都喝西北风去!
没有电商平台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内卷?有了电商平台为什么不仅越来越卷,失业率也升高,就业越来越难,倒闭的公司越来越多,市井繁荣一去不复返?钱也不知道去哪了[笑着哭],资本还是平台,网红还是带货明星[笑着哭],搞不懂了!
货拉拉运满满都是!卷死了,赚不到钱的
美团就应该免抽成。
吉利汽车减配很严重,入坑实话。别听老李瞎比比,他比谁都贪财,,,,那良心和缺德王有得一拼。
半办个护照出国打工吧!哎……国内太卷了,不是不爱国,都是被生活所迫啊…
美团已经是连买菜都不放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