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宁之战定生死,熊廷弼施三方布置策

隐真历史 2024-12-21 10:10:29

广宁之战发生于天启二年(1622年),是明朝与后金之间的一场关键战役。 明朝后期,后金努尔哈赤崛起,大举进攻辽东,沈阳、辽阳等重镇相继失陷,明朝在东北的统治受到严重威胁。天启皇帝启用熊廷弼任辽东经略,同时擢王化贞为巡抚,共同负责抗击后金。

熊廷弼提出了“三方布置策”,主张在广宁修筑防御工事,抵抗后金八旗兵的进攻;利用天津和登莱地区的水师袭扰后金军队的后方,同时连接朝鲜夹击后金 。 努尔哈赤发兵攻取广宁,首先进攻广宁城外围的西平堡。明军坚守西平堡的副总兵罗一贯待援不至,城破自刎而死,参将黑云鹤等也相继战死,明军全军覆没。

王化贞听信中军孙得功的计策,发动广宁全部兵力,与祖大寿等前往与祁秉忠会合作战。熊廷弼也传令刘渠拔营赴援。但刚交锋,孙得功和参将鲍承先等领头逃跑,镇武、闾阳的兵力也被打败,刘渠、祁秉忠战死,祖大寿逃往觉华岛。 孙得功逃回广宁后组织叛变,诈称后金军已到城边,城中大乱。王化贞在参将江朝栋的催促下仓皇逃走。熊廷弼在距离广宁几十里路的右屯进行指挥,与王化贞相遇后,认为已无法挽回局势,于是决定保护老百姓入关,将自己所领的五千人交由王化贞殿后,把全部积蓄都放火烧了,随后一起护送难民入关。 广宁之战后,明朝丧失了整个辽东,后金占领广宁,并接连攻陷义州等40余座城堡,切断了与辽西比邻的蒙古各部和明朝的联系,掠取了大量的粮食和财富,明朝在辽东的统治基本结束。

广宁之战的失败,熊廷弼被朝廷以“失陷广宁罪”于天启五年(1625年)八月遭处死弃市,传首九边。 明朝经抚不和,造成指挥中心的分裂,正确的战略主张得不到实施,是广宁之战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熊廷弼提出的“三方布置策”在战略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实际执行中,由于经抚矛盾等原因未能有效实施。且在广宁失陷过程中,他未能下定决心死守广宁或采取更积极的措施,存在失误。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