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 昕昕
1999年的秋天,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或许只是秋高气爽,落叶缤纷的季节更替。
然而对于日本东海村的居民,以及一位名叫大内久的普通工人来说,却是生命骤然转向至暗时刻的开端。
东海村的核燃料厂里,大内久在那里做铀的净化处理,对他而言这只是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日复一日,重复着熟悉的流程。
9月30日这天,为了加快工作进度,他和同事违反了操作规程,将富含U-235的溶液直接倒入沉淀槽,这个小动作看似无关紧要,却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车间里突然亮起了刺眼的蓝光,强烈的核辐射瞬间席卷了整个车间,大内久和他的两名同事首当其冲,遭受了致命的辐射照射。
工厂的警报器虽然及时响起,但由于事发突然所有人都惊慌失措的乱跑,慌乱的现场延误了宝贵的救援时间,也导致更多的人暴露在辐射之下。
再加上最初的报告并没有准确反映事故的严重程度,也为后续的救援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大内久因为离核燃料最近,所以接受到的辐射量大大超过了人体能够承受的上限,最初他只是感到皮肤发红,并没有明显的疼痛。
渐渐地辐射的破坏性开始显现出来,他的身体免疫系统出了问题,白细胞数大幅减少,导致对细菌和病毒的抵抗力下降。
任何微小的感染,都可能对他造成致命的威胁,为了得到更好的治疗,大内久被转院至千叶的一家放射治疗医院。
在这里他被安置在无菌病房中,医护人员进入之前需要穿防护服,他与外界完全隔离,即便医疗水平再高,医生们面对他的病情也是毫无办法。
辐射已经深入到了他的身体细胞里,把DNA都搞坏了,细胞分裂和更新都不正常了,说白了就是大内久从里到外都被辐射的彻底。
大内久的皮肤开始一块块脱落,露出了粉红的肌肉,每次呼吸都感觉特别累,肺功能慢慢变差,他的消化系统受损严重,吃不了东西,现在靠打营养液活着。
更可怕的是他的身体本身变成了一个放射源,不断地向周围释放辐射,对医护人员的安全也构成了威胁。
大内久觉察到身体每一处的微妙变化,默默地看着自己逐渐变得模糊,他心里难受得要命,那种痛苦比身体上的还要难受得多。
他的心脏曾经两次停止跳动,医生们竭尽全力将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除了大内久之外,还有超过200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辐射影响,他们中的一些人出现了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而另一些人则面临着长期健康问题的困扰。
这起事故不仅染料厂里的工人遭殃,就连厂附近的村民也都受到了严重影响,爆炸后核辐射不断地向四周散射,覆盖面积非常广,有30万人一夜之间都被安排逃离。
大内久悲剧的背后,是一系列人为错误和管理疏忽交织而成的复杂链条,首先工人为了赶工期而违规操作,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
为图省事他们全然不顾安全规程,径直将一大桶高浓度得到铀溶液倾入沉淀池,从而引发了核事故。
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以及对安全规程的漠视,是酿成悲剧的重要因素。
但根本问题出在工厂管理一团糟,还有人们对安全的警惕性不够,这家核燃料厂的安全管理一直挺松散的。
他们没有制定完善的安全操作规程,也没有对工人进行充分的安全培训,对潜在风险的评估不足,以及对事故应急预案的缺失,使得事故发生后,现场一片混乱,延误了宝贵的救援时间,加剧了事故的严重后果。
人员管理和操作流程上的不细心也是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工厂没有对工人的操作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也没有建立有效的安全检查机制。
工人们可以随意更改操作流程,甚至违反安全规程,而无人问津,这种管理问题,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发事故。
事故出了以后,有关单位对谁负责进行了调查和追责,工厂的管理层和相关责任人受到了相应的处罚。
大内久也受到了经济处罚,然而治疗已经花光了他的钱财,处罚对他们家来说就是一座大山,大内久不仅要饱受身体折磨,也要经受精神折磨。
这起事故的教训是极其深刻的,它警示着所有核工业从业者,安全必须放在第一位,任何的疏忽和侥幸心理都可能付出惨痛的代价。
大内久的遭遇不只是他个人的悲哀,也给核工业敲响了警钟。
这起事故教训很惨痛,它告诉我们,搞核能,安全必须排在第一位。
要把安全意识放在心上,老老实实按照规定操作,千万别想着投机取巧。
对于工厂而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完善事故应急预案,确保安全生产。
对于监管部门而言,要加强对核设施的监管力度,严格执行安全标准,防患于未然。
做好突发事件的预案至关重要。
参考资料:
日本东海村核临界事故 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