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天上不会掉馅饼",可总有人觉得能捡到金馅饼。2017年的杭州,一个90后姑娘用针在避孕套上扎了几个洞,她以为扎破的是橡胶薄膜,实际上扎破的是自己的人生底线。
这个化名郑小姐的姑娘,当时怎么也想不到,她处心积虑怀上的"豪门继承人",最终会让她沦为每月靠两千块抚养费度日的单亲妈妈。
故事要从2016年那次航班偶遇说起。头等舱里那个谈吐不凡的杨先生,说起自己在杭州的产业时眼睛都不眨——上千名员工的车企、收藏室的百达翡丽、车库里不重样的豪车。
这些天花乱坠的吹嘘,在涉世未深的郑小姐耳中,简直比财务报表还真实。她像抓住救命稻草般攥着这张"豪门入场券",连北京的工作都不要了,屁颠屁颠跑到杭州。结果发现所谓的"公司"压根查无此地,杨先生带她去的"豪宅"其实是日租的民宿。最讽刺的是,当她挺着肚子在西湖边要跳湖时,围观群众里有人认出了这位"杨总"——原来是某小区物业的维修工。
郑小姐的"宫心计"演得越投入,现实耳光就扇得越响亮。她故意在杨先生妻子常去的商场晃悠,殊不知人家正房早就知道丈夫在外沾花惹草,根本懒得搭理。
她以为怀孕就能逼宫上位,结果杨先生听到消息后直接人间蒸发。直到法院判决书下来她才知道,这个承诺给孩子私立学校教育的"富豪",连幼儿园学费都要分期付款。那些她在朋友圈晒过的"名表礼物",全是莆田产的仿货,加起来不值两千块。
这场闹剧最荒诞的还不是骗局本身,而是郑小姐的"执迷不悟"。即便知道杨先生已婚,她还盘算着"母凭子贵";即便发现对方躲债租房住,她还幻想"浪子回头"。就像那些被PUA洗脑的姑娘,明明站在悬崖边了,还觉得是通往天堂的阶梯。有网友说得刻薄但精辟:"她不是遇人不淑,是数学不好——真富豪哪会坐经济舱搭讪陌生姑娘?"
如今带着孩子租房住的郑小姐,终于尝到了自己种下的苦果。菜市场为了两块钱跟摊主争执,母婴店盯着打折奶粉算计,这些场景跟她当年幻想的贵妇生活相差十万八千里。更扎心的是,那个每月两千的抚养费,杨先生还经常拖欠。最近听说她在做微商卖面膜,朋友圈广告词倒是很应景:"敷最贵的面膜,熬最深的夜。"只是不知道夜深人静时,她会不会后悔当年那根扎向避孕套的针?
这场"安全套陷阱"给所有想走捷径的人上了一课: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就在暗中标好了价格。只不过有些人付款时才发现,自己透支的不是信用卡,而是整个人生。现在看郑小姐的遭遇,就像看一部蹩脚的都市剧——观众早就猜到的结局,主角却演得撕心裂肺。其实哪有什么"遇人不淑",不过是"贪心不足"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