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者通过量子弦理论打开宇宙之舵盘,启动宇宙之引擎

水木长龙探索科学宇宙 2018-12-03 23:53:23

宇宙起源于何处?宇宙究竟是什么形态?宇宙万物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古往今来,一直困扰人类的三大谜题「我是谁,来自哪里,为什么会在这里」的终极答案究竟是什么?

人类不断探索,科学不断进步,对于这些问题,却似乎变得愈加迷茫了。莫不是,地球的科技文明,真的是被一种高智慧生物,给限制住了前进的脚步?曾有不少科研者头脑中冒出过这样的猜测怀疑。

「夸克」欲把人类挡在迈入微观世界的大门之外。不过人类可以绕道而行,通向微观世界的大门,不止一扇。比如,量子理论,超弦理论,可以不必经过微观世界的大门庭院,而直入微观世界的中心堡垒游弋探索。

量子力学为探索宇宙之真貌开启了一扇新窗口。只是这扇新窗口并不是完全透明化的,而是被一层半透明的面纱,若隐若现地半遮掩着人类探索的视线。仿佛为人类在探索的宇宙海洋中,树起了一座朦胧的目标灯塔,为人类迷茫的心重新燃起了希望。

量子力学中最让人着迷的便是那两个著名的实验——薛定谔的猫和单粒子双缝干涉实验的延伸实验—延迟实验(详细解析可按此索引查阅「水木长龙」或「水木长龙探索科学宇宙」的相关文章)。因为这是两个有关量子意识的科学实验,为人类从物质领域的探索,向精神意识领域的迈入探索,开启了一条新航向。

曾经,我们根深蒂固的哲学理念体系的哲学观点是「物质决定意识」。随着量子力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升华,尤其量子力学中的几个怪异实验现象,似乎都不约而同地将实验结果导向同一结论:意识可以决定物质,改变物质。这似乎在给“物质守候者”们敲磬鸣钟,给一直坚守在“物质探索航向”上的科学研究者们抹转舵盘,给迷失在宇宙海洋中的探索者们引领方向。

伟大的古先哲有言:人类的科技发展本有两条路——精神科技和物质科技。一条通向宇宙本源,一条被圈三维空间。而我们选择的是后者。

早在20世纪,有伟大的科学预言家预言:21世纪将是人类的一个全新时代,是人类有史以来在科技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人类不止会在物质领域的探索研究上取得巨大突破,也会在精神/意识领域的探索研究上取得前所未有的觉醒式飞跃。

这前所未有的“觉醒式飞跃”,是否指的就是量子领域探索研究的“精神/意识科技”之升华?

开篇前的那些谜题,或许真的能在量子力学中寻找到答案。

我们知道,爱因斯坦为了架起宏观微观的桥梁,后半生一直致力于「大统一理论」的研究,直至离开我们这个世界,也未能达成所愿。而后,“弦理论”为达成爱因斯坦遗愿,发展出了自己的一套全新理论,即为「弦理论」。也正因为“弦理论”,多维空间的概念被提出。

“弦理论”强调的是振动和频率。以弦理论的观点,宇宙整体如同一座和谐美妙的音乐演唱会。宇宙本身便是音乐演唱会大厅,宇宙中的万事万物,便是演唱会中和谐美妙跳动的音符。

「弦理论」,被当前物理科学界认为是,最有可能将宏观、微观世界连接起来的桥梁理论,即最有可能成为四种基本作用力之母的大统一理论。

在量子力学实验中,我们得出意识作用的重要性。随着量子力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升华,甚至意识可以翻身过来凌驾于物质之上。这很难被那些早已根深蒂固于思想认知中的早期哲学观念“物质决定意识”的研究学者们所认同和接受。

“我闭上眼睛,难道太阳和月亮就不存在了吗?”

“如果意识果真如此强大,我天天想着从贫瘠身变为富饶身,怎么毫无起色?”

“这简直就是唯心伪科论。”

……

在量子力学的争论中,爱因斯坦曾向自己的好友玻尔问道:“我不相信,当没有人看月亮的时候,月亮就不会出现在那里,难道你会相信?”

玻尔回答道:“你怎么向我证明,当没有人看月亮的时候,月亮还会出现在那里?”

当然,爱因斯坦无法证明。最后也无法赢得科学史上最著名的玻尔—爱因斯坦有关量子力学的科学论战。

上面的常见三个反驳,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无须争论,因为提出这样问题的本身,本就是“唯心”。我们只探讨第二个。

量子力学实验证明的“意识作用”,为什么在个人身上,很难有明显的体现?

首先,我们应该明白,宇宙自然法则之所以存在,其实就是对宇宙万物的规章制度。宇宙万物的运作,必须遵守“宇宙自然法则”才能演变发展。试想,如果每个人的个体意识,都能轻易地起明显作用,宇宙岂不乱了套?换句话也就是说,宇宙自然法则,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那么容易掌握。否则,人类又何必探索宇宙,探索科学?

既然意识在个体身上没有明显体现,又谈何意识的重要作用?这不是矛盾吗?

其实并不然。每个人的思想意识,都会对周围的环境、人和物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只是大部分都不明显而已。或许大部分人的思想意识的影响,都主要作用于微观层面,尚未在潜移默化中在宏观现实中体现出来。

或许你会问:怎样才能让它在宏观现实中体现出来呢?

前面我们提到了「弦理论」,也提到了宇宙自然法则。“弦理论”是大统一理论的预言,是四种基本作用力之母。有量子研究者指出,思想意识的作用力,并不属于四种基本作用力中的任何一种。那么,我们不妨思考一下:思想意识的作用力,是否就是四种基本作用力之母呢?

“弦理论”强调的是振动和频率,把宇宙万物都看作是各种不同振动频率的完美匹配。宇宙的每一物体,大到日月星辰,星系,星云,星系团等,小到分子,原子,质子,电子,中微子,夸克等,无不遵循着“完美频率”的匹配标准。故研究“弦理论”的学者们,习惯于将宇宙比喻成一个大型和谐演唱会。宇宙万物都是演唱会上跳动的和谐美妙之音符,每一个不和谐的音符都会被淘汰。

而每个人的思想意识频率,并不相同,与周围环境、人和物的和谐振动频率的匹配吻合度也不相同。思想意识作用力的效果,之所以不能很快在宏观现实中呈显出来,是否与此相关——没有与周围环境之频率达成完美的和谐共振——呢?也就是说,是否没有完美地嵌融到宇宙这个大型演唱会呢?

或许,这就是宇宙自然法则的苛刻之处。也正因为这个“苛刻”的宇宙法则规章制度,阻挡了“人人都想成为宇宙创建者或反向”的思想意识。

由此推测,量子理论与弦理论相结合,或许真的可以回答开篇的那几个千古谜题。有研究者据此研究表示:如果说量子理论是探索宇宙的方向盘,那么弦理论便是探索宇宙的引擎机。

果如此,这便成了科学探索的又一新课题,也是探索宇宙之真貌的一大难题,但值得欣慰的是,又向宇宙之“真貌”迈进了一步,不是一小步,而是跨越式的一大步。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对水木的支持。

本篇文章「水木长龙」原创,转载标明出处,谢谢!

1 阅读:29

水木长龙探索科学宇宙

简介:水木带你探索科学宇宙,揭开你不知道的科学宇宙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