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电视剧《清明上河图密码》播出后,许多观众的期待变成了失望。大家原本以为,这会是一部让人眼前一亮的悬疑剧,但结果却看得让人云里雾里,心头一股气堵得慌——这剧怎么就跑偏成这样了?
《清明上河图密码》是改编自同名悬疑小说的,小说本身口碑很不错,豆瓣评分常年保持在8分以上,最后的大结局评分更是飙到了9分。
凭借原著的好口碑,大家对电视剧版抱有很大的期待,心里都想着,这么好的悬疑题材,再加上《清明上河图》这幅画背景文化的底蕴,应该能拍出不少精彩的内容吧?
可谁能想到,剧一播出,问题就一个接一个地浮现出来,观众的期待瞬间被打了个稀巴烂。很多人发现,剧中的氛围和他们心中想象的完全不同,演员的表演也让人觉得有些生硬、不太自然。
主演张颂文和白百何,演技本身是没得挑的,可在这部剧里,二人的表现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张颂文饰演的赵不尤,本该是个聪明睿智、深思熟虑的侦探,可在剧中,他却被塑造成了一个满脸“怕老婆”的形象,甚至有些搞笑的味道。
和白百何饰演的温悦之间的感情戏,也被刻意地塞进去,硬生生地拉出一段让人尴尬的情感冲突。
大家看得真是如吞了一碗夹生饭,吃得直犯嘀咕:这剧情为什么要这样发展?是不是编剧觉得感情戏能加分,结果却把整部剧拖了后腿?
我在看这部剧之前,并没有看过原著,一开始对剧中的服化道和北宋风貌还挺感兴趣的。
视觉上,宋朝的气息倒是浓厚,设定也有些新意,带着些许历史感,颇具吸引力。但随着剧情的推进,心里的失望就像潮水般涌上来,越来越觉得剧中的缺陷简直数不胜数,让人不知从何说起。
人物塑造上的漏洞堪比筛子以张择端为例,在原著里,他是个对细节特别讲究的画家,参与破案时甚至会展现出犹豫和恐惧,给人一种真实而脆弱的感觉。
但到了剧中,他几乎成了一个“工具人”。本来画画是他破案的方式,可一转眼,他就成了赵不尤的助手,完全失去了人物的深度和层次感,原著中那种微妙的情感和心理描写,转瞬即逝,消失得无影无踪。
再说赵不尤,原著中的他是个深思熟虑的侦探,冷静且机智,但剧中却加了个“怕老婆”的设定,这到底是想搞笑,还是为了让人物更“立体”呢?这种改动不仅显得很突兀,而且还让原本充满智慧与深度的角色,变得有些轻浮。
就拿那场“帽妖案”来说,赵不尤与温悦之间不断的误会和酸涩情感反复出现,让整个剧情变得拖沓,离悬疑剧的核心越来越远,观众的情绪也因此不断被打断。看得多了,简直都忘了最初是因为悬疑而开始追的剧。
剧中的编排,简直让人头疼每当到了关键的悬疑情节,线索的出现就像是偶然的巧合一样,全靠剧情推进来得过于生硬。比方说梅船案,赵不尤仅仅凭借一幅画就发现了重要线索,简直像是凑巧;还有代考案,温悦仅仅因为闻到邻居家的墨水味就找到了凶手。
这样的剧情设置,完全破坏了原本悬疑的紧张感,反而让人觉得荒诞不经。线索像是从天而降一样,推动剧情的方式也让人难以信服,整部剧的悬疑感几乎荡然无存。
至于剧中的节奏,简直是个大坑剪辑和叙事的手法像是导演在故意折腾观众。一会儿紧张得让人心跳加速,一会儿又插入一些轻松的情感戏,让人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剧情,节奏乱得让人有些晕。紧张的场面刚刚开始,下一秒剧情就又切换到“欲知后事如何,咱们下回再说”的说书式过渡。
这种节奏,快得让人跟不上,慢得又让人觉得没意思。整部剧下来,时常让人觉得很迷茫,完全无法沉浸其中。
最让人失望的,还是剧中那些本该充满深度的台词原著中有些话句,背后有浓厚的历史沉淀和文化韵味,可到了剧中,却被处理得生硬而刻意。
比如墨儿好友小宋之死本该是一场悲剧,能够激发情感的冲击力,但在剧中,它却被草草带过,只是为了突出墨儿的仁义和温悦的武功。
随便一个无名衙役的死就让整件事变得空洞无力,观众看了只会觉得不舒服。这些原本能引起共鸣的情感深度,在剧版中全都消失殆尽,剩下的只是没有灵魂的台词和让人出戏的表现。
总的来说,《清明上河图密码》本来是一部好剧的潜力股,但在编剧和导演的手里,却彻底跑偏了。人物不再有血有肉,情节不再有深度,节奏也没了张力,原本可能会给观众带来巨大惊喜的悬疑剧,变成了一场令人生厌的闹剧。
演员与剧本,像是两条永远找不到交集的平行线,最终碰撞出的,只是无休止的尴尬与失望。
如果我是编剧,第一步就会重新审视原著,把书中那些人物的精髓深挖出来,让他们在剧中也能活灵活现。至于剧情,我会尽量避免那些不合时宜的巧合,让线索更自然地展开。节奏得把握得当,不再让观众一会儿紧张得喘不过气,一会儿又无聊得想打瞌睡。台词也要更加自然,不要再做作地堆砌出来,给观众更真实的感觉。这样,才能不辜负原著的精彩。
你们看完这部剧后有什么感想?欢迎到评论区跟我分享你们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