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岁钱被没收和自己管理的孩子长大后差别有多大?千万别做错了

杉杉评育儿 2024-02-25 09:54:56

前几天表嫂在群里吐槽,读大学的女儿真的太不懂事了,说自己养得不是女儿而是祖宗,孩子放假在家里什么事都不做,每天睡到中午,叫她吃饭还不乐意。房间从来不整理,这就算了。今年过年女儿收了5000左右的红包,女儿全部都拿走了,表嫂想着孩子都读大学了,就让她自己管理压岁钱。

过几天学校要开学了,昨天女儿说和同学约好要出去玩一趟,到时候就直接去学校,不再回来了,然后让表嫂再给她一些钱。表嫂说过年那么多压岁钱先用,等过两个月再给她生活费,可没想到孩子已经把压岁钱花掉了一大半,现在只剩2000元不到了。

知道这事以后可把表姐气坏了,说就不该把压岁钱给女儿自己保管,而应该像以前小时候一样全部都收走。表嫂说女儿虽然读大学了,但是对于金钱一点概念都没有,去年刚开始读大学的时候一次性给了她8000元,两个月不到就花没了。后来就每个月给她3000元的生活费,也是花得一毛不剩。

表姐家也是普通家庭,夫妻两个工资加起来每个月也就15000左右,家里还有一个小儿子在读初中,每个月还要还3000多的房贷。女儿上了大学后,家里开销又变大了,但是又害怕孩子在外面会受苦,就想着这次压岁钱作为她开学前一个月的生活费。没想到孩子这么快就花了,表嫂生气地说就不该把压岁钱给孩子自己保管。

每次过完年,我相信有很多的家长也会有这样的烦恼,孩子的压岁钱到底是该由父母收走,还是给孩子自己保管。很多家长不敢给孩子自己管理压岁钱一方面是因为压岁钱其实就是“人情世故的钱”,其实也是父母的,父母收起来也是物其所用;更重要的一点是害怕孩子乱花。毕竟现在孩子的压岁钱真的是不少,那么多钱在孩子手里父母实在不放心。

但压岁钱对于孩子来说不仅是长辈给晚辈的红包那么简单,背后的意义是希望孩子健康快乐,平平安安地渡过一生。如果父母只是单方面把孩子的压岁钱全部收走,孩子会感觉到失落失望,有的孩子甚至会因此和父母闹僵,甚至是去“偷”。

其实压岁钱作为孩子所能接触到的一笔“大收入”,是父母帮助孩子给孩子树立金钱观的良好时机。拿到压岁钱,我们可以从这3方面来培养孩子的金钱观。

1.告诉孩子钱从哪里来

现在的孩子能接触到金钱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在很多孩子的认知里,要什么东西只要父母的手机扫一扫即可,很多孩子也觉得钱就是从父母手机里面来的,这种错误的金钱观念导致孩子花钱大手大脚,甚至是花大量的钱买游戏装备、给主播打赏等等。

在过年期间,孩子难道接触到金钱,我们可以告诉孩子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家里的钱是父母辛苦工作所得。也可以趁机带着孩子去感受不同工作者赚钱的不易,让孩子明白用手机扫一扫不等于“钱”。

2.让孩子明白钱不等于一切

俗话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我们不得不承认钱可以帮我们解决生活中大部分的烦恼,但是我们也要告诉孩子金钱不是万能的,它不能买一个人的健康、不能买亲人之间的感情、也不能一个人的认知………

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都希望把最好的一切给孩子,导致让很多孩子觉得拿到的金钱就可以随意使用,没了随时可以找父母索取,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我们可以把压岁钱给孩子,但是要让孩子知道这些金钱并不可以随意挥霍,告诉孩子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钱才是真正属于他自己。

3、教会孩子理财

在《穷爸爸、富爸爸》这本书中的作者曾说道:如果父母从来不跟孩子谈论金钱话题,那么孩子长大后也绝对不会明白如何管理金钱。收压岁钱是孩子开心的一件事,与其强制把孩子的压岁钱收走或者放任不管,不如利用这个机会教会孩子管理压岁钱。

但是很多家长都会觉得孩子还小根本就不懂得如何管理金钱,更别说理财了。其实这都是父母片面的认知,在《财商教育,我的孩子会理财》中就说到:5~12岁是儿童理财教育的关键时期。

这个阶段父母给孩子的财商教育,会影响孩子的一生。那么如何教孩子打理压岁钱,可以学学《小狗钱钱》里面小主人公的做法,跟孩子一起把压岁钱分成3份

第一份约为10%用来花,这部分钱让孩子自由支配,可以用来买零食、玩具或者是学习用品。让孩子认识金钱,知道金钱的意义,用自己的钱去换取喜欢的物品。

第二份约为40%作为梦想储蓄罐,让孩子把这部分钱放入到自己的储蓄罐,并为自己的储蓄罐命名。让孩子体验通过自己努力实现梦想的成就感。

第三份是50%变成可以不断下蛋的“鹅”,购买教育基金等理财产品,让孩子懂得“钱生钱”的意义,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

《小狗钱钱》的小主人公吉娅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还帮助爸妈改善了家里的经济状况。

关于孩子压岁钱的处理,考验的是父母的智慧,建议父母们带着孩子读《小狗钱钱》这本书来,培养孩子的财商,正确利用压岁钱。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0 阅读:1

杉杉评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