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客隔江拍到真实的朝鲜,窗户没有玻璃,挂着草帘子

暴走地图 2023-10-30 17:29:33

中国游客隔江拍到真实的朝鲜,窗户没有玻璃,挂着草帘子

引言与背景介绍

鸭绿江,这条蜿蜒曲折的河流,自古以来便是东亚地区重要的自然地标。它发源于中国长白山,向西南流经辽宁省,最终与图们江汇合后流入韩国西海,全长约795公里。其在中朝边界一段约为205公里,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之间的天然边界。

鸭绿江不仅地理位置重要,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据史书记载,早在唐朝时期,人们便已经开始称呼这条河流为“鸭绿江”。

关于其名字的由来,有一种说法是因为江水清澈,犹如鸭子羽毛的颜色一般碧绿,而得名。时光荏苒,鸭绿江见证了无数历史变迁,但它自身的美丽与宁静似乎从未改变。

这条河流在中朝友谊的历史中,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那句“雄赳赳、气昂昂、跨越鸭绿江”的誓言,更是让鸭绿江名声大噪。

这句话出自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时期的一首战歌,表达了中国人民支持朝鲜抗战的决心和勇气。

这句誓言如今已经深深烙印在两国人民的心中,成为了中朝友谊不可磨灭的历史见证。

作为一名热爱旅行的人,我曾在一个金秋的季节,驾车从吉林出发,沿着鸭绿江一路向东,最终抵达了集安这个美丽的小城。

在这段旅程中,我希望能够近距离感受鸭绿江的独特魅力,同时也想通过隔江眺望,一窥神秘朝鲜的真实面貌。

途中的观察与记录

随着车轮的滚动,我来到了长白镇,这里是观察对岸惠山市的绝佳地点。白天,两岸的景色并无太大差异,朝鲜一侧的楼房和平房错落有致,与我国小乡村的风貌相似。

然而,夜幕降临后,两岸的差异逐渐显现。长白镇灯火通明,犹如繁星点点,而对面的惠山市却显得格外暗淡,仅有零星几点微弱的灯光。这种对比让人不禁感慨,同样是河的两岸,生活却有着天壤之别。

沿着鸭绿江继续行驶,两岸的田野风光渐入眼帘。碧绿的田野、散布的小树林以及山坡上散落的乡村民房,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

朝鲜一侧的房屋以斜坡式瓦房为主,墙面上涂抹着鲜艳的颜料,给人一种明快而温馨的感觉。

导游告诉我,许多房子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盖的,有些甚至是日本统治时期留下的“马尾房”。这些房子虽然历史悠久,却见证了这片土地上的沧桑巨变。

行驶至吉林集安,隔江相对的是朝鲜第六大城市满浦市。导游说,满浦市相对富裕,是朝鲜煤炭和铜的主要产区。

放眼望去,确实能够看到一些高楼建筑,但与我们国内的城市相比,仍然显得有些落后。

尤其引起我注意的是,他们的房子大多没有使用玻璃窗,主要以塑料布为覆盖,有的甚至挂着草帘子。这种异国情调的建筑风格,让人不禁对朝鲜的生活充满了好奇。

在观察中我了解到,这种建筑特点其实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在朝鲜,由于资源匮乏,制作玻璃的技术落后,导致玻璃价格昂贵,许多普通家庭难以承担。

加之房子是国家免费分配,但装修却需自费,因此许多人选择用塑料布或草帘子来代替玻璃。

这不禁让我思考,尽管两国只隔着一条鸭绿江,但生活的差异却如此巨大。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上,更体现在两国人民对生活的认知和态度上。

反思与展望

在沿着鸭绿江一路南下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朝两国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上的巨大差距。

即便是边境小城,中国一侧的建筑也更为现代化,人们的衣着也更为时尚。而朝鲜一侧虽然有高楼,但总给人一种陈旧和破败的感觉。这让我不禁思考,同样是亚洲国家,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

朝鲜人民的生活状态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但他们的脸上却总带着笑容,看起来非常满足和幸福。

在田野上劳作的农民,虽然衣着简朴,但却干得热火朝天,展现出了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正如俗语所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和奋斗精神,让我感到深深的震撼。

面对这样的情景,我不禁反思起自己的生活。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我们是否还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梦想的追求呢?

朝鲜人民虽然物质生活不丰富,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却丝毫不亚于我们。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和借鉴。

展望未来,中朝两国在经济和文化交流方面还有着巨大的潜力和空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朝两国的经济合作将更加紧密,人民之间的友谊也将更加深厚。

我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中朝两国能够实现共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总的来说,这次沿鸭绿江的旅行不仅让我领略了边境风光的独特魅力,更让我对中朝两国的差异和联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合作,中朝两国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4 阅读: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