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的碧波倒映着杭城烟火,香积寺的铜瓦在正午晴光中流转鎏金。这座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的古刹,以“运河第一香”之名串联起千年漕运史与禅宗文化,更以铜铸梵宇的恢弘气象,成为杭州城北一道融合历史与现代的佛国奇观。
北宋初年,香积寺以“兴福寺”之名立于大运河畔,成为杭嘉湖香客经水路朝拜灵隐、天竺的首站。大中祥符年间,宋真宗御赐“香积寺”之名,取意佛经中“众香世界”的清净意象。元末战火曾令其几度湮灭,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重建的双塔,更以石雕经文与八面九层楼阁式形制,成为运河畔的信仰灯塔。近代工业浪潮中,寺庙一度沦为工厂,幸存的西塔(现东塔)默立厂区,以斑驳塔身镌刻时光沧桑,湖石塔身浮雕门廊与“慈云”匾额犹存古意。2009年复建工程启动,铜瓦金殿与复刻石塔相映,终令古刹重焕生机。新西侧以3D扫描技术复刻,与原塔对称而立,新旧辉映间暗合“历史对话”的深意。
步入香积寺,汉白玉牌坊上“精进”“解脱”的匾额与放生池的粼粼波光,将喧嚣市井瞬间隔绝。寺内建筑以铜为魂,大圣紧那罗王殿,为国内罕见全铜主殿,耗铜200余吨,也是国内唯一供奉监斋菩萨的主殿,435.78平方米的双层铜殿内,大圣紧那罗王男女身背立,庄严肃立,背光流间似有梵乐萦绕。铜瓦、铜檐、铜匾在阳光下流转辉光,朱府铜艺的匠心让传统符号焕发当代生命力,既延续“伽蓝七堂”古制,又以创新材料突破寺院美学边界。
立于大雄宝殿前,“国泰民安”的匾额与飘扬的国旗共沐晴空,香积寺的信仰早已超越宗教,成为市井民生与家国情怀的交汇点。铜铃轻响,运河舟楫旧,这座以铜为骨、以禅为魂的寺庙,正以新旧交融的姿态,续写着“人间佛教”的当代篇章——既护佑灶火温香,亦守望盛世安康。
📍坐标:杭州市拱墅区香积寺巷1号(京杭大运河畔,近信义坊)🎫门票:20元/人(赠三支清香,特定时段免费如春节、佛教节庆)🕒开放时间:08:00-17:00(农历初一/十五及佛诞日提前至07:00开放)🚌交通:
地铁:3号线“香积寺站”C口步行400米
水上巴士:1号线,2号线至“信义坊码头”,体验古运河航线
公交:76/151/188路至“珠儿潭”站步行即达
🔥核心亮点
❶ 运河第一香的历史地位
始建于北宋,原名兴福寺,宋真宗赐名“香积寺”,曾是杭嘉湖地区香客乘船至灵隐的中转站,被誉为“运河第一香”。
双塔锁运河:清代西塔为省文保单位,八面九层,浮雕展现清代建筑技艺;东塔2009年复建,重现“双塔锁运河”盛景。
❷ 铜铸奇观与宗教艺术
大圣紧那罗王铜殿:国内罕见全铜主殿,耗铜200余吨,供奉佛教“天龙八部”中的监斋菩萨大圣紧那罗王,男女双身像(女相持琵琶,男相怒目)展现独特宗教艺术。
黄铜建筑群:全寺以铜包木结构为主,金属光泽与运河波光相映,夜晚灯光下如“佛光普照”。
❸ 市井与禅意的交融
紧邻大兜路历史街区,禅寺与咖啡馆、文创店共生,可体验“上午礼佛,下午品咖”的现代禅意生活。
🌟周边推荐
香积素食:负一层原价158一位的素食自助餐,一百多道美食,精致而味美,黑松露炒饭,酥皮菌菇汤值得一试。
大兜路历史街区:明清粮仓改造的文艺街区,集合手作工坊、精品民宿。
京杭大运河夜游:乘船赏两岸灯光秀,感受“水陆双栖”的运河文化。
乐堤港商圈:现代艺术展览与网红餐厅聚集地,夜游后用餐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