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是唐朝著名的诗人,被誉为“小李杜”之一,他的诗作以情感细腻、意境优美而闻名,尤其是他的情诗,堪称千古绝唱,流传至今。李商隐的爱情生活也颇为传奇,他曾经历过几段恋情,但最终只有一位妻子,那就是王晏媄。
王晏媄是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女儿,与李商隐是一见钟情,后来成为了夫妻。他们的婚姻虽然幸福美满,但却聚少离多,王晏媄早逝,李商隐终身不再娶。李商隐为王晏媄写了许多动人的情诗,其中有一首是他们新婚之夜所作,那就是《赠荷花》。
这首诗可以说是大唐最美的情诗之一,它描绘了新婚夫妇在洞房花烛夜的甜蜜和幸福,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和欢愉。
一、《赠荷花》全文《赠荷花》是李商隐的一首绝句,全文如下: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这首诗的主题是荷花,荷花是中国传统的吉祥象征,也是爱情的象征。李商隐用荷花来比喻自己与妻子的恩爱,表达了他们的心灵相通和相互依赖。诗中的花叶不相伦,指的是一般的花卉,它们的花与叶是不相称的,花开时叶隐,花落时叶散,没有和谐的美。
而荷花与荷叶却是相得益彰的,荷叶是荷花的底色和背景,荷花是荷叶的点缀和亮点,它们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诗中的金盆和尘土,是对比的手法,用来突出荷花的珍贵和高洁,金盆是贵重的器皿,尘土是卑微的物质,花入金盆叶作尘,意思是一般的花卉,即使放在金盆里,也不能增加它们的价值,反而会显得俗气,而它们的叶子更是无用,只能成为尘埃。
而荷花却不需要金盆来装饰,它们生长在清澈的水中,与泥土相隔,不沾染尘垢,保持了自然的纯洁和高雅。
诗中的卷舒开合,是对荷花和荷叶的动态描写,卷舒是指荷叶的形态,开合是指荷花的状态,它们随着风和日的变化,自由自在地展现着自己的姿态,不受外界的干扰,体现了一种天真无邪的气质。
诗中的此花此叶,是指荷花和荷叶,也是暗指自己和妻子,长相映,是指它们的相互衬托和依赖,也是指他们的相互爱慕和陪伴,翠减红衰,是指荷花和荷叶的颜色变化,也是指他们的生命过程,愁杀人,是指荷花和荷叶的凋零,也是指他们的离别之苦。
这首诗的结尾,既是对荷花的感慨,也是对妻子的牵挂,透露出了李商隐的不安和忧虑,他害怕有一天,会失去妻子,那将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
二、李商隐与王晏媄的相识相恋李商隐与王晏媄的相识相恋,是一段美丽的缘分。李商隐出生于河南,后随父亲迁往浙江,他的父亲是一位官员,但早逝,李商隐从小就承担了家庭的重担,他勤奋好学,有着超群的才华,但却屡试不中,一直没有考中进士,只能靠给人抄书或做幕僚来维持生计。
王晏媄出生于陕西,是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小女儿,她的父亲是一位有权有势的将领,她的姐夫是李商隐的同窗好友韩瞻,她的哥哥是李商隐的同年好友王涯。
李商隐与王晏媄是在王茂元的府上相见的,当时李商隐已经三十多岁,王晏媄才十八九岁,他们一见倾心,相互倾慕,李商隐为了表达自己的心意,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情诗《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他们初见时的情景,他们在王茂元的府上,分别坐在画楼西畔和桂堂东,虽然隔着一座庭院,但却心有灵犀,彼此相通,他们用眼神和手势传递着爱意,他们在春酒中暗送秋波,他们在蜡烛下相视而笑,他们仿佛已经忘记了身边的人和事,只有对方在眼中。
这首诗的最后一句,却又流露出了他的无奈和悲哀,他因为没有考中进士,不能得到朝廷的重用,只能听从鼓声,随着官员们去上朝,他的生活没有稳定,像一根转蓬,随风飘荡,他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会如何,他不知道自己能否与心爱的人相守。
这首诗的情感是复杂而深刻的,既有甜蜜和幸福,又有忧虑和悲凉,既有热烈和奔放,又有含蓄和克制,它展现了李商隐的才情和情怀,也展现了他与王晏媄的真挚和美好。
王晏媄对李商隐的情感也是深沉而坚贞的,她不顾父亲的反对,不计较李商隐的贫寒,毅然决然地嫁给了他,她与他同甘共苦,相濡以沫,她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她为他写了许多诗歌,她为他留下了一生的回忆。
王晏媄的诗作虽然不多,但也十分动人,其中有一首是她在与李商隐分别时所作,那就是《寄李商隐》。这首诗可以说是大唐最悲的情诗之一,它表达了她对李商隐的思念和牵挂,充满了无尽的哀愁和无奈。
三、《赠荷花》的创作背景和意义《赠荷花》是李商隐在与王晏媄新婚之夜所作的一首情诗,它是他们爱情的见证和纪念,也是他们婚姻的开端和高潮。
据《唐才子传》记载,李商隐与王晏媄的婚礼是在泾原府举行的,当时王茂元已经去世,由王涯主持,韩瞻等友人都来祝贺,他们为李商隐和王晏媄准备了一间华丽的洞房,里面摆满了鲜花和水果,还有一张大红的花轿,用来迎接新娘。
李商隐和王晏媄在众人的欢呼声中,进入了洞房,他们终于可以尽情地享受彼此的爱情,他们相拥相吻,相互赞美,相互温存,他们忘记了外界的一切,只有对方在心中。
李商隐在欣赏娇妻的美貌和身材时,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首《赠荷花》,用荷花来比喻他们的恩爱,用诗歌来表达他们的幸福。
这首诗是李商隐的一次心灵的宣泄,也是一次艺术的创造,它不仅展现了他的才华和情感,也展现了他的品位和审美,它是一首充满了浪漫和诗意的情诗,也是一首充满了生命和活力的情诗,它是一首值得我们永远珍藏和传颂的情诗。
四、李商隐与王晏媄的离别与重逢李商隐与王晏媄的婚姻虽然幸福美满,但却聚少离多,他们经常因为李商隐的仕途和流亡而分隔两地,他们只能通过诗歌来沟通自己的思念和牵挂,他们的诗歌中充满了对彼此的爱恋和祝福,也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他们的分别与重逢,构成了他们爱情的曲折和波澜,也构成了他们诗歌的变化和发展。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他们的几次分别与重逢,以及他们的相关诗歌。
第一次分别:李商隐去长安应试
李商隐与王晏媄结婚后,不久就要分别,因为李商隐要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他希望能够考中进士,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也能给王晏媄一个更好的生活。他们的第一次分别,是在泾原府,他们相依不舍,他们互相鼓励,他们约定再见。
他感慨自己离开家乡已经很久,经历了许多变故,身边的人和事都已经改变,唯有门前的镜湖,还保持着春风吹拂时的波纹,这是一种对故乡的眷恋,也是一种对妻子的思念。
第一次重逢:李商隐考中进士
李商隐去长安应试,历经艰辛,终于考中进士,他的心愿得以实现,他的前途一片光明,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到王晏媄的身边,与她分享自己的喜悦,他们的第一次重逢,是在长安,他们相见恨晚,他们相拥痛哭,他们相互祝贺,他们约定永不分离。李商隐为此写了一首诗《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首诗是李商隐的一次感慨和抒情,也是一次对王晏媄的赞美和感谢,他感叹自己与王晏媄的相见和别离都是如此的艰难,他感觉东风已经没有力量,百花已经凋零,这是一种对时光的无奈,也是一种对生命的惋惜。
他比喻自己和王晏媄像春蚕和蜡炬,都是为了爱情而付出了一切,直到死亡,这是一种对爱情的忠诚,也是一种对牺牲的感动。
他担心自己的分别,会让王晏媄的容颜改变,会让她的心情寒冷,这是一种对妻子的关心,也是一种对自己的责任。
他告诉王晏媄,他们之间的距离已经不远了,他会让青鸟去探望她,这是一种对未来的期待,也是一种对相聚的希望。